APP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辉煌再创 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2017-06-30

高校招生 2017年3期
关键词:青年人大学专业

《高校招生》:2012年初任西电校长之时您就旁听了本科生上课,除此之外您还会与本科学生面对面交流,看来,您对本科生关注颇多。您认为本科生培养应该以什么为导向?学校的本科培养具有哪些“西电特色”?

郑晓静:从我个人来讲,我其实非常喜欢也特别愿意与学生在一起,无论是上课也好还是做科研,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总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惊喜。从校长的角度看,始终必须谨记的一点就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本科教育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在三个科生培养这一方面,我们现在要求的是科研为基、教学为要。青年教师进校首先要过科研关,大牌教授更加必须上讲台,我们的学生既要有课堂学习,更要进实验室、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說到本科培养的“西电特色”,我觉得没有比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更能充分体现且更能有力说明了。从1931年建校以来,西电共为国家输送了2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既有《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李白、130余位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也有17位两院院士(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两院院士7位,位居全国前列),以及柳传志、王中林代表的大批杰出校友。《中国科学报》将此称之为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最近还有一个根据各高校就业报告做的统计数据,很有意思,作为最能代表中国IT行业发展方向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西电名列全国招聘榜第一名。这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地说明了社会对于西电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认可。

当下,我们再次站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如果将本科教育发展看作1.0、2.0和3.0等等这样的发展阶段的话。教学1.0阶段的本科教学以“教”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好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处的阶段;教学2.0需要将“教”与“学”结合,达到这个层面时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而3.0阶段,则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此时,课堂的主动权应在学生手中,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开展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可以说,这一阶段才是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本科教育回归它应有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电连续三年新增1个亿投入本科教育教学,就是希望推动从教学1.0向更高阶段的飞跃提升,其核心理念一个,就是要向教育本质回归——“以生为本、德育为先,以学为要、厚基强实”,不断构建完善基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也是我们当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高校招生》:除了按专业培养外,学校近些年开设了各种创新班,如全军首个国防卓越工程师班、全国第六个钱学森班(空间科学实验班)、信息科学英才班、教改班等,学校基于什么考虑开设了这些新的培养模式?希望通过这些培养模式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郑晓静:2014年5月19日,学校召开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主要是从青年人的角度看待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一问题,也算作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反转思考。那么青年人为什么要来读大学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首先可以帮助青年人在更广泛的层面做出职业选择;大学教育提供的专业训练可以帮青年人获取未来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学习阶段,直至创新创造的平台;可以帮助青年人学会或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思想境界;还可以为青年人成长提供了一个可尝试、可体验的,从依赖家庭到独立走向社会的真实过渡区。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这里是大学,课程更加丰富、系统、深入,与社会特别是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多渠道、多方式、多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多视角、多方位地支持“学”“创”结合、实现梦想的实验实践机会,有更多可以让青年人相对独立、非功利地思考、实践、选择和规划未来的机会。我想,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学校开设各种创新班的初衷。从另一角度看,创新班的开设既是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是基于个体差异性的考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个体,其潜在能力、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多样化都要求高校要能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打造不同的平台、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样,学校也希望通过创新班的开设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挖掘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潜质,帮助他们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西电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为例,它是面向我国航天事业的需求,结合钱学森教育思想、航天精神和西军电传统,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结合空间科学与航天科技,来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也重视实践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训体验,包括直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和丰富的学科竞赛中等一系列科研训练、系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训练。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已初见成效。2015年“钱班”5名大三本科生就自主研制成功了“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随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开展超低功率的星地通信试验。2016年“钱班”31名毕业生全部读研,2人保送清华大学,8人赴法国、美国、德国读研。在读期间,有3人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人获得全国大学生高数竞赛省一等奖,3人获得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特等奖,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一等奖,另有近20人次获得省内外科技实践竞赛奖项……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和条件,青年人永远会比我们想象的走的要远得多也高得多。不断为每一位青年学子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和平台,这也是我的理想追求。

《高校招生》:我们注意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3年底开设了终南文化书院,还入选了首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工科院校办书院,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郑晓静:首先我想说的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院校的,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更是不分文科还是理工科的。工科院校办书院,基本上都是来自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需要。什么是理想呢?对于大学来说,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流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我们办学的理想。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点必须把握,首先是培养人,不是生产产品;其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在首位。因此,大学教育绝不应当止步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扎根中国大地,着力培育青年人的精神气质、提升其思想境界也应当是大学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无形之中更加明礼、谨慎、进取,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我们开设终南文化书院的基本初衷。

此外,从现实的层面看,不可否认,从学科结构上工科院校与综合类院校相比确实存在人文气息方面的差距。我们要填补差距,但也绝不是要办成综合类大学。所以,开设终南书院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事实证明,成效显著,非常受师生欢迎。

《高校招生》: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许多省份将当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的模式改成以專业为投档单位的模式,作为一所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理工特色鲜明的院校,学校的一些非优势学科如偏文学科,是否会受到挑战?学校将如何应对?

郑晓静:新高考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全新思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首先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回归到了“兴趣”这个本原,这将更适合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往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往往更关注于是不是能上一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而弱化甚至是忽视了对于专业的考虑。这样一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所选专业并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学习起来可能也不具备优势,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削弱了。按照专业进行投档的模式下,学生首先要思考的不再是“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所院校的录取线”,而转变为“我的分数可以达到哪个专业的报考要求”,这就迫使他们在进行选择前,自发地去着手了解专业本身,结合自身兴趣进行思考,这就可以有效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新高考改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还引领了大学教育方向发生转变。对高校来说,既有机遇,也充满着挑战。以西电为例,学校的信息与电子学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比如,学校有6个本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一;2015年,信息与通信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全国第一……所以,信息与电子学科相关专业自然历来都是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招生数量占到全部招生数量的75%以上。但是,除了工科类专业,学校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其专业建设依托学校信息与电子学科的优势学科平台,事实上也非常具有“西电特色”,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比如人文学院就开设了录音艺术专业,它是教育部在理工类大学首家批准开办的,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专业技能,又塑造良好的艺术修养,体现了文理结合的重要性。而外国语学院,其英语专业的专业方向为科技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背景的科技英语学科特点,该专业的毕业生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以及IT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薪资待遇都相当不错。所以学校才能在整体上毕业生供需比1:4,一次性就业率稳居陕西省首位、全国前列。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

猜你喜欢

青年人大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专业修脚店
至善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