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师 忆师 悟师

2017-06-30李鑫

师道 2017年6期
关键词:刘宁每节课刘老师

开学第一周有2012届的毕业生回校看望我,小姑娘现在已经是华南师范大学大二汉语言师范专业的学生,她请求再听听我的课,重温一下初中的感觉,我同意了。一节课后我与她交流,她感慨我的课堂依旧那么生动有趣,这也确实是我的风格。后来她又说了一句,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小姑娘说:“老师,感觉你现在讲课风趣的同时也厚实了,我想不到什么其他的词,总之你现在讲课比教我的时候要好。”

是吗?也许吧……我教书比五年前好?我每天也是这样按部就班过来的,如果有一点点进步,来自于哪里呢……

是夜,幼子睡去后,我又坐在书桌前读起书来。思绪纷繁,读不了长篇巨制,就抽出一本陈子善编著的散文集,书名就是《师》。这是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中的一本,编者的意图是好的,从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作品中攫取精华篇目,编了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父師兄友十多本。可是岁月流转,当年精心编出来的一大套书大多流落,成了书店的库存货。总之我是多年前在杭州一家打折书店买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2折,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买来后就一直搁在书架上,只是草草翻翻。

今日又读起,翻过几篇,就为民国那些大师的魅力和才学所折服。在这些大师的弟子笔下,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啊。丰子恺写李叔同先生,我仿佛看见他端坐在钢琴前一丝不苟地弹奏;吴组缃写朱自清先生,我眼前就浮现出一个瘦小的身影伏在书桌上忙碌;余光中写梁实秋先生,一只生动的“白象”在饭桌前与客人把酒言欢。读这些弟子眼中的师,就是读一种人格的魅力,一种学术的传承,一种时代的印记。我总觉得,现代的人看民国,有点像古代的人看魏晋,颇有心向往之而不能至的意思。其实在我看来,“师道”还是在一代代传承的。

说到这里,我自然而然的想到我大学的恩师刘宁教授。大三误打误撞,选了刘宁老师开的唐宋文选读这门课,谁知道“麻烦”就来了。刘老师每节课必定点名,30多人,一间小小的课室,想逃课那是不可能了。除了点名,每节课前还通过邮箱发讲义,让大家提前预习。最要命的是上课人手一本清代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全书无注释,讲到哪篇现场提问,答不出刘老师就会遗憾地摇摇头让你坐下,这样的“待遇”我享受过几次,真是尴尬极了。大学阶段上课会提问的教授,我只遇到过刘宁老师一位。也许正因为她的严苛,我学这门课非常认真,也有小小的收获。结课之后,我给刘老师写过一封长信,无非是谈谈感受,感谢云云。想不到很快收到刘老师的回信,其辞情真意切,让人感动。感谢这个信息时代,让我在十年之后依旧能从邮箱里翻找出这封信,贴在这里:

李鑫:

你好!非常感谢你给我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信,你们现在这么忙,花这么多时间真让我很感动。这学期班上同学挺多,但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课时看到你听讲的样子,我就感到很受鼓励。人都是渴望交流的,有时看到同学心不在焉,我就很泄气。韩柳是很丰富的人物,我怎样讲,都感到不能尽攀其峰,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去领略其中的万千风景。我读书的时候,有很多先生对我帮助很大,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我才真的亲近了古典的世界。我没有他们那样卓越的才华,但每当想起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人世,心里就有了一种传递斯文的责任感。

在如今的社会风气里,我也常常感到困惑,所以你的鼓励对我是极大的支持。我这学期对同学有时态度有些急躁,我后来想其实大学时代是开放而自由的,同学们还没有集中的精力来从事专门的思考,以后应该再调整一下讲课的方法。

再一次谢谢你的信。有什么问题和想法,我们多交流吧。

祝新年愉快!

2004年12月28日

时光荏苒,现在我还记得刘老师温和微笑的样子,也记得我回答不出问题时她那颦蹙的神情。回忆我在北师大的日子,许多先生给予我教诲,让我感悟到传道授业的可贵可敬。

如果说我这十年的教书生涯真的有一点点的进步,那是因为我一直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一直铭记师长对我的帮助,一直从先贤那里汲取养料,守护浇灌我这小小的三尺讲台。在我的影响下,我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师范专业,把成为一名老师当作理想,把校园当成自己职业的归宿。体悟其中的道理,不正是刘宁教授信中所说的“传递斯文的责任感”吗?

呜呼!师道之犹存可知也。吾辈为师,只有砥砺前行,方不负所托。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刘宁每节课刘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黄昏更氤别样韵
我会跳绳
春天的样子
跨越13年的暗恋
幽默的刘老师
农村留守儿童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专题III物质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