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7-06-29邓翠珍丁建华雷芬芳李爱琼李沛霖
邓翠珍,丁建华,雷芬芳,李爱琼,李沛霖
(邵阳学院 护理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邓翠珍,丁建华,雷芬芳,李爱琼,李沛霖
(邵阳学院 护理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评分、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肺功能、6MWD评分以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自我管理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见于老年人群体之中,它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肺部疾病,尽管COPD属于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但是对患者的整体机能会产生严重危害,在病情的稳定期,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咯痰、呼吸不顺畅等。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我院附属二医院门诊96位COPD患者的研究得出结论,在观察组患者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附属二医院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门诊的96位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96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66-87岁,平均年龄为(71.0±3.6)岁,患者病程7-23年,平均病程(15±7.8)年。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在68-84岁,平均年龄为(70.0±5.7)岁,病程5-26年,平均病程(14.0±6.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都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规范的健康教育,并对观察组辅助以自我管理的干预模式,其中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持续干预1年。
康复锻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项是教导患者有效咳嗽,运用此种方法排除肺内容物,利用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缓解或改善通气功能[3]。进行特异性呼吸肌锻炼,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吹气球,在锻炼中,告诫患者量力而为,先从最小的点开始进行,逐渐的增加锻炼的量,当出现心率增快呼吸不畅时,立即停止锻炼,如该现象在10分钟内完全缓解,说明当前的训练强度是合适的,这一方法每天进行5次,每次控制在10分钟之内,当完全适应后,可以适当增加时长,但最长不超过30min。第二项是指导患者慢走,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这一项锻炼接近日常的生活习惯,且时间长短适宜,易被接受,可行性强。
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利用一切机会劝说患者戒烟或减少吸烟。COPD与吸烟的关系密不可分,吸烟会导致肺弹性纤维损害,破坏免疫功能,因此在源头上阻断这一致病因素,戒烟和避免二手烟的吸入,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措施[1]。其次,要让患者了解COPD的致病原理和临床基础知识。支气管的黏膜受到慢性致病因子的刺激会发生肿胀,常此以往,管壁越来越肿大,管腔渐渐收缩,再加上分泌物粘稠度增加,最终导致支气管不通畅。另外还有一些先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肺气肿。根据这一致病原理,教导患者使用一些特殊药物治疗,例如,爱喘乐、氨茶碱等长效或短效类的药物。进行放松练习以调整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治疗中往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确保饮食合理规范,按时定量服药[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评分、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和依从性。肺功能主要根据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进行评定。6MWD用来测量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分值越高,说明治疗后患者的体质越好。SGRQ评分是指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发作频数,急性发作频率=(急性发作频数/总频数)×100%。依从性主要从两组患者的戒烟率、参加康复锻炼率以及正确用药三方面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χ2检验;统计软件SPSS16.0处理数据。
2 结果
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一年时间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6MWD的数值,可以看到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情况好。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SGRQ评分和急性发作频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的对比方面,无论是在戒烟率还是参加康复锻炼和用药率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情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6MWD数值比较
表2 两组患者SGRQ评分和急性发作频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功能进行性损害是该病的主要特点,随着我国空气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4]。该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可以预防,但不能彻底根治,并发症较多,且死亡率较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资料表明,该慢性疾病在未来5年内(2020年),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5位,占据人口死亡原因第三位。我国目前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8.2%[5]。
在COPD的治疗期间,传统的药物疗法和健康宣教疗效甚微,多数患者并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导致病情不能有效的缓解,在加入自我管理模式后,患者可以很好的配合医生接受治疗,活动能力和健康意识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症状也有明显减轻,发作率也明显降低[6]。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的肺功能、6MWD评分以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中观察组的6MWD为(455±39.69)米,对照组的6MWD为(413±54.32)米,观察组在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说明自我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取得的疗效显著;观察组的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SGRQ评分为(32.19±3.8)分,对照组的SGRQ评分为(41.13±6.75)分,说明对于COPD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模式以后,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急性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7]。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在临床上取得实际的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降低,且治疗的依从性较高[8-9],值得推广应用。
[1]卢冬梅,李利.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50-851.
[2]王莹,张清,刘素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58-1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第二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第八届令国肺心病学术会议纪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503-505.
[4]万芳竹,李媛媛,崔德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55(29):101-103.
[5]苏惠清,朱钰婷,巫倩山,等.自我管理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识、信念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43-146,151.
[6]席明霞,覃琴,唐朝,等.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509-511.
[7]马伟光,郭爱敏,崔英,等.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01-905.
[8]苏惠清,朱钰婷,巫倩山,等.自我管理模式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识、信念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8):143-145.
[9]董胜莲,邢凤梅,吴庆文,等.自我效能系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4-6.
Application of self management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stage
DENG Cuizhen,DING Jianhua,LEI Fenfang,LI Aiqiong,LI Peilin
(School of Nursing,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 4220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lf-management mod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stage.Methods 9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elf-management model. The patients, pulmonary function, 6MWD score, SGRQ score, acute seizure frequency and compliance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ulmonary function, 6MWD score and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GRQ score and the acute seizure frequ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Self-management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stage , it is suitable to be utilized widely.
self management mode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stable
1672-7010(2017)03-0103-04
2017-01-08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C860)
邓翠珍(1962-),女,湖南新宁人。教授,学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研究与老年病护理研究; 丁建华(1984-),男,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与老年病护理研究。
O47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