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播音主持的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

2017-06-29欧洪乐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播音员专业技能心理素质

欧洪乐

内容提要:播音主持在我国媒体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收听效果。只要主持人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和事件,并且学会运用专业技能来提高主持水平,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媒体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立足于对当下播音主持遇到问题进行分析,为培养他们心里素质和专业技能提供对策。

关键字:播音主持;心理素质;专业技能;对策

一、当下播音主持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播音主持作为公众的重要形象,他们的举动深刻影响着广大民众的行为活动。所以,播音主持需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充分具备扎实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各种突发事件问题。当下,播音主持在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播音主持的专业能力有所欠缺,对播诵内容熟悉程度不够。对播音主持主持的要求就是能够在短时间事内对播诵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充分熟悉自己所要报道的内容[1]。例如:在CCTV节目中,央视主持人都是在进行播音前10分钟拿到播诵稿,让播音员在这短暂十分种内完成对稿子的正确无误的播诵,这就十分考验播音员的专业能力。而当下,在一些地方媒体主持人,他们在播诵过程中不断地去参照稿子来进行播诵,不断地出现播音员低头读稿的现象。甚至,在一些电视节目上,一些播音员对句式判断、节奏把握都不够成熟,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的播诵现象比较普遍。这种问题极大影响观众从播音员中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影响观众的听觉、视觉效果。导致很多群众对播音主持认可度不够高,影响媒体在民众心目当中的地位。在一些语言类节目中,一些主持人甚至出现读错字、乱用成语,给民众带来反向误导,影响知识的传播。这些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影响正确知识的传播。

(二)播音主持心理素质偏低,不能较好的掌控全局。播音主持工作环境是在“聚光灯”下工作,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不允许他们在播音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尽管播音员都时刻防备着各种错误的出现,但是仍旧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影响播音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播音过程中话筒出现故障,出现杂音和音量降低的问题;播音主持现场忘词、采访观众出现突发问题等现象,这些问题时刻出现在播音过程中。所以,播音主持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素质,具有全局掌控能力,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及时解决和化解,确保播音工作顺利进行。

二、提高播音主持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对策

提高播音主持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于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播音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2]。更好促进播音主持的发展,需要从下面方向去努力:

(一)不定期的检查播音员的专业能力,及时对播音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播音员的能力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保证在播音过程中用词准确、用法得当。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播音。这就需要对播音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通过列出播音员容易读错、用错词语的案例,让播音员全方面去检验自己的语言功底。同时,还要对播音员句式判断、对稿件的快速熟悉技能进行培训,让播音员学会快速阅读、快速记忆的能力。并且,通过邀请CCTV播音员、省市优秀播音员进行播音主持的现场报告,学习他们播音的优点和先进做法,并积极付之于实际,充分提高自己播音的基本能力。

(二)定期进行现场突发问题的模拟和演习,提高播音员基本心理素质。播音员只有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时,才能更好地实现播音主持的整个过程。这就需要播音员具有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各种现场问题。这就需要对播音员进行突发问题的模拟和演习,锻炼播音员在各种突发环境中,如何做才能更好实现对问题的解决。例如:及时模拟话筒无声音、现场观众嘈杂、采访观众过分紧张的问题,要学会调动各方面力量对突发问题进行解决。这样,播音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夠轻松应付各种突发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继娅.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3).

[2] 韩菊.主持人播音的现状与要求[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5).

(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专业技能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完形填空训练
基层播音员的自我培养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