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概念解读

2017-06-29郑保卫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约气候变化气候

作者简介: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

2016年12月17-18日“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期间,应邀参会的《采写编》杂志总编白太明先生表示,在其刊物上开辟“气候传播”专栏,以此来表示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的支持。白总编的表态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当前,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逐渐显现,并严重威胁到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園。世界各国都在对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绿色”“低碳”等理念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生态、环境等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整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将其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此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成果在逐年增加。

基于这一情况,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都期盼《采写编》“气候传播”专栏的设立,能够为全国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研究提供一个固定的平台,大家借助这一平台能够更好地交流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行动实践。

研讨会期间,一些与会代表在发言和研讨中提到了一些与“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联的概念。许多朋友反映,这些概念内涵相近,不太好区别,容易导致认识上出现误区和混乱。

准确认识这些概念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做好理论研究和开展实际工作十分重要。因此,笔者根据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这些概念作些解读,谈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供大家参考。

一、何为“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不等同于“天气变化”和“气象变化”,它是一个特定的、专门性的概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将气候变化定义为:

气候状态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其特征的平均值和/或变率的变化予以判别(如利用统计检验),气候变化具有一段延伸期,通常为几十年或更长时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2]第一条中将气候变化界定为: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这一定义强调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改变”。因此,我们可以把“气候变化”理解为:主要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异常、改变和极端天气变化现象。

二、如何认识 “气象”“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我们所说的气候变化中的“气候”,与“气象”和 “天气”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包括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各种天气现象在内的一切大气物理现象。

“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它既可以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可以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简单说,它是指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这其中,“天气现象”,指的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一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温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而“天气过程”,指的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气候”,是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是所给定的某一地区天气状况和天气发展所显示的变动着的大气状态。“气候”与随时变化的“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其时间尺度一般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它通常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以某一较长时间中天气的平均值和离差值作为表征。

比较上述几个概念可以看出,“气象”是个统称,它包括“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天气”是瞬间或过程的现象,指的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它可以指某一天气现象,也可以指某一天气过程。“气候”是天气的平均状态和规律,它所显示的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其时间跨度通常是以月、季、年、数年或数百年以上来计算的。而“气候变化”则是平均状态和规律的变化,它是对大气物理特征长期平均状态所呈现现象和规律的一种表述。

我们现在所用的“气候变化”概念,其基本含义主要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改变现象。它是依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UNFCCC)所作的解释得出的。

气象专家、中央电视台气象主播宋英杰先生指出,目前大家所说的气候变化,是特指除了自然变率之外的,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那一部分气候变化。以前气象学科传统上认为,气候变化应当包括自然变率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气候变化。现在在此问题上,气象学界也已形成共识。

由此,我们可以把“气候变化”解释为:主要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异常、改变和极端天气变化现象。

三、如何认识“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胡锦涛曾说过,“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将气候变化问题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了一起,是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很高的性质定位。由此推论,气候传播所涉及的也不仅仅是环境传播问题,而是范围更大的发展传播问题。

所谓“发展”,包括了社会发展、民族发展、国家发展、世界发展、人类发展。正是站在这一高度才形成了气候变化需要社会共治和全球共治的国际社会共识与诉求,才有了让全世界愿意共同遵行、落实和推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3]。

四、如何认识“应对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是气候变化理论研究和行动实践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人们为遏制全球变暖而采取的应付气候变化的一切思维、举措和行动,其中包括了“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

所谓“适应气候变化”,指的是增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采取积极行动改善季节性天气预报,保障粮食和淡水供应,提供饥荒预警、救灾应急和灾害援助等,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害,使之最小化。

所谓“减缓气候变化”,是指在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气候变暖趋势无法完全控制和难以根本逆转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過一些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使得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放慢,危害减少,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继续扩大、发展和蔓延。科学研究表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可以使气候变暖的速度下降,并最终停止变暖,因此人们对此应充满信心,并努力通过全球共同治理与公众自觉参与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就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拟定了一系列国际性公约,如《京都议定书》[4]《生物多样性公约》[5]《臭氧层保护公约》[6]等,以及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等,为遏制全球变暖,减缓气候变化都起到积极作用。

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保护地球家园,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路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需要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

五、何谓“气候传播”

“气候传播”,亦可称为“气候变化传播”。它指的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

简而言之,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与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因此,它既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舆论表达方式,也是人们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可以借助的一种无以替代的信息传播手段。

六、如何认识“气候传播”与“环境传播”等相关概念的关系

由上所述,“气候变化”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相对于“发展”,“环境”“低碳”“生态”“绿色”等是更具体的,特指某一具体事物的概念。

正是有了气候变化问题,才衍生出了“环境”“低碳”“生态”“绿色”等一系列问题。

“环境”,主要指的是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物质因素。而“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而“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要尽量减少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生态”,通常指的是生物的生活状态。“生态建设”,主要是指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是人们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系统自然规律,通过自然和人工的结合,达到生活状态的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绿色”,其基本含义包括自然、环保、和平、宁静、生命、希望等,它意味着环保、清洁、美好,而“绿色发展”则意味着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

由此看来,这几个概念都有其特定内涵,也都可以同“传播”构成“环境传播”“低碳传播”“生态传播”“绿色传播”等概念,而且可以在特定的语境和环境下单独使用。

然而,由于它们都与气候变化有关,而且都是由其派生和引发出来的,因此,笔者主张还是用“气候传播”,将其作为一个更具概括性和统领性的概念来涵括或替代“环境传播”“低碳传播”“生态传播”“绿色传播”等相关概念。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凡与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今后还是以“气候传播”命名为好。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在特定语境和环境下单独使用“环境传播”“低碳传播”“生态传播”“绿色传播”等概念。(下转第138页)

七、如何认识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中“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行为主体框架

近些年来,笔者一直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气候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建构包括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在内的“五位一体”的行为主体行动框架。这其中,政府是主导者,媒体是引导者,NGO是推动者,企业是担责者,公众是参与者。

实践说明,要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主导、媒体的宣传引导、NGO的推动助力、企业的责任承担和公众的行动参与。尤其要注意调动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引导企业和公众自觉投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文明的行动之中,特别是企业,要促使其积极承担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主体的责任。

在2016年12月17-18日举行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上,笔者在总结发言中提出要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行动,就需要在形成“五位一体”的气候传播行为主体行动框架方面有所进展,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让作为主导者的政府更加主动;作为引导者的媒体更加尽心;作为推动者的NGO更加积极;作为担责者的企业更加尽力;作为参与者的公众更加自觉。唯此,才能使得气候传播能够形成更大气候,能够为国家、民族、社会和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理论探讨提倡学术自由,上述意见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注释:

[1]英文名称缩写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研究。

[2]简称《框架公约》,英文名称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国际公约,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每年都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迄今已举办了22届。在第21届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

[3]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由17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文件。该文件承诺要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2016年12月举行的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落实该协定通过了行动宣言。

[4]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1999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5]是1992年6月2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的,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该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6]是1985年3月在维也纳召开的“保护臭氧层外交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公约,截至2000年3月,参加该公约的缔约国有174个。该公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导,旨在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来保护臭氧层,防止由于臭氧层的耗损造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损害。

猜你喜欢

公约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图书借阅公约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同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