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力,爱上作文也不难
2017-06-29杨娟
杨娟
生活中不少学生读了很多书,能说会道,可是写起作文来却是满面愁容。究其原因是因为读写分离,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探索出读写的最佳连接点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学写提示语,培养学生习作洞察能力
一次外出学习,管建刚老师的习作讲评课是关于提示语的,让我深受启发。管老师说如果不用表示说的提示语会更好,随即他创造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写话,让学生描述情景,提醒学生神态动作都可作为提示语,通过管老师的点拨,不仅学生思路大开,我也是豁然开朗,觉得提示语不可小觑,学习归来后在阅读中移植管老师的做法,学生习作语言精彩多了。如教学苏教版五上练习6的童话故事《浪花与礁石》时,因为通篇是浪花与礁石的对话体现人物的形象,所以我灵机一动,决定学习管老师变换提示语来说话写话。学生思维活跃,说话滔滔不绝,想象丰富有趣。
例如:礁石像是打了败仗的士兵,它有气无力,无精打采,难以置信地说:“没想到,我,竟会败在你的手里”。(高钰淇)
浪花不停地跳跃着,奔跑,唱着歌儿向大大小小的石塊冲击。
毛毛棱棱的礁石顿时怒火中烧,对着浪花大发雷霆:“小小的浪花,你不停地碰撞我,难道就不怕粉身碎骨吗?”
小浪花笑了笑“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怕什么阻力。”
“哈哈,世上竟有你这么不自量力的家伙!”礁石十分得意,对着浪花的冷嘲热讽,“不怕,就来吧!”
“那咱们就比试比试!”浪花坦然应战。
不仅是课内,课外读书时我也提醒学生多关注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揣摩其心理,长期训练提示语用法,学生习作中的语言精彩纷呈。
二、做读书笔记,训练习作思维能力
读书我们往往只注重读,却几乎不检测学生读书思不思考。做读书笔记无疑是检测学生读书的最佳方法。我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从三年级开始要做到读书做记号,用不同符号标出优美词句、不懂的语句等,选择部分优美词句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四年级开始,除读书做记号外,适当增加摘抄、批注及三五句的读书感悟,注意养成学生思考习惯;五六年级起读书做批注成常态化要求,单独成篇的读后感一学期也要能写2-3篇,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作文能力。
对于批注和读后感的要求,可以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思维能力逐步加深加高。起初可以即兴发挥,在书页旁边空白处做批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地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收获,最终要求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如四年级下学期班级阅读交流《青铜葵花》这本书时,有几个学生读后感的题目就让我眼前一亮:《插上坚强的翅膀》、《有个哥哥真好》、《人间最美的亲情》等。只要学生们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何愁写不出来好作文呢?
三、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习作创造能力
平时学生学习的很多课文,阅读的很多故事都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由此我们可以从书本向创作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改写、和写等。续写可分为片段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如学完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学生们明白了在小红马看来小骆驼身上难看的地方其实是沙漠行走必需的“装备”,我启发学生想象当小骆驼再次遇到小红马时,它会说什么?它还会伤心委屈吗?如果小红马和小骆驼一起来一场沙漠旅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实践证明,小骆驼和小红马的这场沙漠之旅学生们写得非常精彩。
四、互相批作文,提高学生习作综合能力
从五年级开始,我就尝试着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试着从读者的角度、老师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同学的作文,这样学生就能跳出当局者迷的圈子,做到旁观者清,学着用全新的视角重新评价自己的作文,从评改的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和欣赏水平的目的。最初互相批改作文时,老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一般是当堂示范,出示好、中、差三种水平的作文模本,全班一起阅读、品味、修改、谈阅读感想。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如何从构思、中心、重点、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对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如何格式正确地写眉批和总评。不时把批改得比较好的学生的评价语范读表扬,再辅之以加分加星等激励措施、评选十佳评语和十佳评改能手等活动,学生逐渐掌握了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由此他们的评改能力不断增强,欣赏能力也不断进步,相应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只要语文老师做教学的有心人,多从学生的角度巧借力发展学生,写好作文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