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行攻略
2017-06-29
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中,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上下班通勤出行便利,而充电桩和电池的应用则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大影响因素,为了体验新能源车主在通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也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考察。
中关村
作为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中关村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工薪阶层,我们在普天大厦测试了普天APP的使用情况,进入停车场后,保安贴心告知停车前一个小时免费,后续为10分钟1元钱,收费标准则是电费加服务费。如果是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完全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此处充电,毕竟快充1小时基本可以满足下班通勤的需求。
意想不到的是,普天大厦的露天停车场光线十分强烈,我们在中午时分到达,阳光刺眼到完全看不清充电桩显示屏的内容,经过遮盖物的遮挡,才能勉强进行操作,而停车场时断时续的网络信号也令人无比抓狂,不知是不是不凑巧,我们测试时停车场内仅有的三个充电桩全部无法使用,充电以后不到三分钟便会自动断电,拨打400客服也只是将情况记录,并无立刻解决的办法。而在我们反复折腾的短短十几分钟中,暴晒在停车场上的车辆内部已经十分闷热,夏天来此充电,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东直门
星星充电APP
在吃货聚集的东直门,想要为爱车充电显然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在车辆剩余40km电量的时候开始紧急寻找充电桩,这一次,我们选择了覆盖面较广的星星充电,面对满屏幕的地图标注,我们稍稍松了一口气,随后,就开始了艰难寻找之旅,地图上不明显的标志耗费了不少电量,却始终无法按照导航寻找到充电桩的准确位置。可想而知,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遭遇这样的事情,会多么影响一天的心情。
最终我们在同一条马路上兜了三圈之后终于从侧门进入允许充电的停车场所,而充电桩的位置上却停满了未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乃至燃油型汽車,无法可循的我们只能驾驶着电量不足的汽车开启了下一充电桩的寻找之旅。
首都师范大学
高校聚集区同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一次我们体验的APP是上市公司四维图新旗下的桩家,一个号称为电车车主提供数字地图服务的平台可以说是集合了众充电桩之大成。打开APP后确实能够在地图中找到很多充电桩,但显然并没有对这些充电桩的开放程度进行标注,头次上路的小编误打误撞车行来到了首都师范大学,保安告知,此处没有通行证禁止机动车入内。
随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在桩家APP上,明确标注名称的仅有“星星充电”、“特来电”、“普天”等几款APP,可想而知,其他没有标注名称的APP明显是与桩家并无合作,因此并没有权利在此APP上留下名称。这也给以通勤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毕竟不是每一位车主都使用这几款APP进行充电充值服务,这样有选择地为时间宝贵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又何尝不是一种欺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