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应试教育还剩下什么?

2017-06-29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数理化校友清华

闫肖锋

本刊学术召集人,趋势观察家,著有《少数派》《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那天受邀参加华为在上海CES展发布会,正值高考,我就发了句感慨:中国的高考就是一场巨大的刷人竞争,目的就是刷人,不是选拔有能力者,因为985、211的名额有限。

在座的吴伯凡老师接话说,我就不要985、211的。为什么?因为他们过不了三关:合作,舍得,同理心。老吴说他聘请过不少名牌大学的,英语好,视野宽,可就是学不会这三点,不会合作,斤斤计较,不会为他人设身处地想问题,当然也就不理解客户需求。

我说,是啊,现在孩子都是“一分干掉一操场”竞争出来的,胜出的代价就是钱理群所说的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忙补充说,“不包括我们清华哦,清华这类学校还是很讲团队合作的。”

我又补充说,现在上个大学就是混了个好校友圈。比如人大的校友圈最近可把北大、清华比下去了,又是維权,又是拉扯掉队校友伍继红。其他人七嘴八舌,从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打开水了,也不轮流值日打扫卫生了,同宿舍还发朋友圈聊天,毕业后还得重新培训上岗之类的。不过大家都承认,就个体而言,中国教育的基础教育部分,尤其是数理化和编程,可以完胜西方。

我顺便问华为的理工男为什么能这么优秀。老吴把话抢过去说,他最近就要了一个前华为的员工,能干能吃苦,有合作精神,你说什么他都能条理化,做成漂亮的ppt(华为人叫胶片),因为这是被华为“虐”出来的。老吴问那位前华为员工为什么离开华为,回答是怕得忧郁症,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在这驾战车上永远战斗的。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最近,微软“小冰”出版了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让人类咋舌;柯洁与AlphaGo对垒三战三败,引来全球瞩目;高考人工智能又出来“蹭热点”,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与多位往届高考学霸同场较量,挑战高考数学题。这位特殊“考生”仅仅花了9分47秒,就完成了全部考卷内容,最后得分134分;而人类学霸组选手平均得分为135分——学霸们以1分险胜。别急,这1分优势不日将被超越。因为机器的学习能力强大,只要不拔插头,可以永远学习,直到战胜你。

科技迭代太快,人再聪明,单一能力的教育都将遭遇危机。中国的基础教育,将遭遇人工智能挖下的大坑,单一的能力优势恐怕将难胜出。

我越来越理解马云举办阿里云谷学校的初衷了,注重音乐、美术、创意能力培养,把数理化当副科,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在机器面前给人类留下一点点尊严。

云谷学校怎么与应试教育对接?云谷毕业生可以被阿里全包吗?相信不等这些孩子毕业,教育的行情就变了。应试教育不改,毕业生会全面被机器人碾压。中国的基础教育可以完胜西方,但能完胜机器人吗?

参加上海CES展之余到朋友家做客。朋友9岁的儿子上了个国际学校。他给孩子规划的未来路线图,是先到班上竞选学生会主席,至少要当上年级长,或当个辅导员,要学会关心下一级的学生。在西方,无论是求学还是求职都非常看重你的义工经历以及你的学生会经历,这表明你是一个有公益心、有组织能力的人。未来的社会组织就稀缺这类人才。

我想起了我儿子上六年级时班上选班长的事。北京的学校还是很民主的,老师从不指派班长。这是民主社会的基础。同学们最后选出的班长,既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是老师老表扬的,而是一个学习中流但特别善于和同学相处的孩子。这孩子是旁边装修公司小老板的儿子,一个借读生,从小就耳濡目染老爹怎么做生意、怎么待人接物。

既不教授美感也不教授合作,那么应试教育还剩下什么呢?除数理化知识外,就是抗打击能力。因为经历过特别辛苦的求学过程,也许其他的也就能面对了。

猜你喜欢

数理化校友清华
Notes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论高中数理化知识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引导作用
分析高中数理化学习中的整体思维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