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名导沦为“流水线工人”
2017-06-29董铭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铭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媒体报道,预计明年上映的《星球大战:韩·索罗外传》被爆突然炒掉导演,此事在业内外引发关注,原来在好莱坞的生态圈,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也是弱势群体,创作的自由度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比起艺术家更像是“流水线工人”,弄不好就要砸饭碗。
导演被炒并不稀奇
因《星球大战7》和系列外传《侠盗一号》的热卖,出品方卢卡斯影视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关于男主角韩·索罗的个人外传电影。影片原定由两名导演——克里斯·米勒和菲尔·劳德——一同指导。谁知拍摄工作已进行过半,两人却突然被炒了鱿鱼。卢卡斯公司对外发表声明表示,因“创作分歧”不得不遗憾地解除关系,接替工作由著名导演郎·霍华德完成。米勒和劳德并非无名之辈,他们的履历上有包括《美食天降》《乐高大电影》和《龙虎少年队》等卖座电影,专业水准无需质疑。此次事件暴露出,“导演”一职在好莱坞甚至可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打工仔”。
近年来,好莱坞有不少导演在拍摄影片途中被撤换的情况。在去年热卖的《死侍》续集中,导演蒂姆·米勒就与制作人兼男主角瑞安·雷诺兹不合而撕破脸,“有理想”的导演米勒不想纯靠“卖弄嘴炮”和“低俗幽默”拍片,想用充足的预算来实现他渴望的场面,而另一边出品方20世纪福克斯和制片人与他的创作理念大相径庭,最终只能把他调走了事。同类事件还出现在前些年的《蚁人》项目上,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因为无法忍受漫威公司对创作的横加干涉,只得带着自己的团队退出。另外,拍出《神奇女侠》的女导演派蒂·杰金斯,当年也曾接手过《雷神2》,结果半道也被片方开除。“理念不合”反映了这些出走导演与好莱坞片方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商业运作与艺术创作的差异。
“宇宙”系列电影的桎梏
近些年此类事件屡见报端,以迪士尼(漫威)为代表的大公司纷纷创造了“宇宙”的商业模式,多部系列电影同属一个整体背景设定,因此要保证其整体风格的一致性,每一部影片都不能摆脱公司的“大局”筹划。而这恰恰导致导演沦为无需个性风格的纯技术工种,一切全听制片人说了算。
这种从好莱坞大片厂制时代留下的遗风,在斯皮尔伯格等人出道的新好莱坞时代开始已然式微,近几年却又有回潮的趋势。片厂而并非导演把控电影的走向,这也是好莱坞不同于欧洲电影的一大标志。如此运作电影的好处很明显:电影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能保证基本“硬件”质量,却很难出现个性化的惊喜,如现在一年一部的“超级英雄大片”,除了铁杆粉丝外,很少有观众能记住导演是谁,也导致不少人批评这些电影大同小异。“宇宙”系列电影常常因坐拥知名IP成为卖座大片,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可导演却叫苦不迭,不少人只拍完一部就不再执导续集,而在人才济济的好莱坞,总能找到熟练工来接手,成了好莱坞电影人的一种悲哀。
好莱坞“打工仔”奋起
从导演的角度看,丧失对自己作品的控制权是一种耻辱。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以上溯到100年前,喜剧大师巴斯特·基顿因代表作《将军号》票房惨败,不得不给米高梅公司打工当个假“导演”,对选角、剧本和剪辑等重要环节没有话语权。好莱坞“扼杀天才”的例子有很多,如拍出影史经典《公民凯恩》的奥逊·威尔斯,因为和片方的恩怨导致50年代后只能出走欧洲。
目前,美国娱乐圈里也有人察觉到好莱坞对电影人的压榨,各大工会一直代表劳方与资方谈判,其著名的当属2007年的编剧大罢工,不仅造成许多当季美剧和电影停摆、金球奖典礼取消,还造成15亿美元的巨大损失。10年后,美国编剧工会再度酝酿罢工,要求资方提高待遇和福利时,好莱坞早早妥协。这对于那些被“束缚”的导演或许是个有价值的经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保证自己的创作权不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