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专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欣赏教学

2017-06-28王莉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欣赏能力音乐教学

王莉

摘要:音乐欣赏是中专院校重要的选修课程之一。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文化,激发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陶冶道德情操,并加强其音乐欣赏能力。然而,如今中专院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影响了其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本文根据中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要求,提出了几点加强音乐欣赏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中专院校;音乐教学;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作为中专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体验音乐魅力、提高音乐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音乐欣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其经过音乐家杨荫浏依照阿炳演奏,进行录音记谱制作成唱片,瞬时间风靡全国。《二泉映月》表达出旧社会盲艺人的内心情感。这首作品展现出我国独有的民间演奏技巧和风格,充分体现了二胡艺术的魅力。教师在《二泉映月》教学前,可以提前播放一遍乐曲,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带来的魅力,强化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知能力。又如《茉莉花》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哼唱《茉莉花》,使其感受作品带来的音乐美感。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茉莉花》歌词为基础,展开充分的联想,实现音乐思维的拓展,以此锻炼其音乐创新能力。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效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聆听。聆听音乐是欣赏音乐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然而,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音乐欣赏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直观感受感受音乐情感;二是学生基于多角度,尤其是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生活经历等方面,进而把握乐曲的情感。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使其形成聆听的习惯。中专生初步聆听音乐时,会产生朦胧的感觉,随着聆听的深入,就会慢慢体验出音乐的变化和特点。但仅仅聆听相同类型的音乐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聆听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激发其音乐欣赏的兴趣,使其感受不同作者、不同作品带来的音乐享受,从而提高音乐欣赏水平。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是欣赏音乐的关键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对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全身心地聆听音乐,加深其对音樂思想情感的理解。

三、开展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中专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现更多的音乐作品,并实现音乐和视频的有效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通过幻灯片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显著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乐曲前,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聆听不同的画面和音乐,使其深入感受各段音色的力度,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春江花月夜》中月亮缓缓升起、水波荡漾的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想象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整合可以拓展人文视野的音乐欣赏专题,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另外,许多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是相通的。对于这些音乐作品,教师要按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設计音乐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

在中专音乐课堂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和人文素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以上措施,教师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学习中,从而实现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欣赏能力音乐教学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增强高中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重视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探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浅析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