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7-06-28扈俊红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扈俊红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改革的重点。但是在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阅读教学拘泥于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成了高中语文改革的重点。但是在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阅读教学拘泥于形式等问题。笔者在本文中,试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文本内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式阅读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诱发积极感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动力功能,能驱动主体投入学习客体,并对学习客体进行研习和体认,最终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

如教学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我注意调动诵读这一手段,教师先绘声绘色地勾画荷塘月色之景之情,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荷塘月色之景,然后有感情地朗读4、5两段。当学生情感处于积极昂扬状态之时,文本学习就能有效展开,学生充分想象,并通过品味其写景方法来体会荷塘月色景色之特点,感知第4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文中运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融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感知第5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之美景,了解该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二、解析文本言语,感知情感

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领悟和生成虽然与灵感和直觉的产生有关,但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要以理解和联想作为基础。

如《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如何理解“内心的生存”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全文细加揣摩,联系生活经历深入体验。教师适时提示:“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它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的“内心”深处丧失“生存”的依据,那么就会油然而生一种空虚和一种漂泊,正如现代有些人产生那种所谓的“精神的流浪”。由此感知、体验人本作者显现的那种难得的对乡村、对生活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教学时还结合文本中的“证据”、“村庄”、“家园”等词语,让学生比较分析各自蕴涵着的多层意思。

又如教学《神的一滴》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梭罗以及他的作品以及他对后人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然后抓住有关语言进行解读,促使学生理解人的心灵需要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譬如文本所显示的那湖光山色那楼台亭阁。学生通过联想,了解到即使现代的物质化社会把人们推向今天的生存空间,但是人们永远也难以割舍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让心灵在自然的天空中纵横驰骋。正因为如此,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瓦尔登湖畔淡泊宁静而又十分艰难的生活,旷野是他唯一的精神营养,这种自然的道德生活方式充实着梭罗的生命,他所构建的这种“诗意”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释放的空间。我还让学生结合作者经历,从文中找出富有意韵的相关语句,体会《神的一滴》所描绘的境界以及这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如“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挥霍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的阳光后,伐木工人竟大砍大伐起来。”“火车从来不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他们多少会留心这些风景的。”“对它,就算只是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梭罗《神的一滴》中的一些語句很有哲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加体味。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联系现实生活从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再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如何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有关语句引发学生探讨,最终明确:荒野中万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三、联系学生生活,深化感性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身的生命体验,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经历,诸如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来解读文本,力求解放教学主体的精神。教师要准确地寻找到能将学生经历与文本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的契合点,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感性体验,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凭借自己的思想感情阅读文本,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中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阅读教学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求学生借助多重对话、思想碰撞、心灵交流,通过阅读与鉴赏、体验与感悟、融合与升华来发展思维水平,丰富语言能力,充实个体精神,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为此我们尚需深入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人格优化的最佳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