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7-06-28郭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理想信念道德

郭艳

“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家的强大和发展更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人生德操高下、品性优劣的特殊阶段。而当下教育“侧重智育,轻视德育“的现状,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极为重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使学生的成长环境也随之变化,对他们的个性品德的形成造成极大的影响。应该说,当代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主体意识明显,总体呈积极向上的态势,能够“识善恶,知美丑。”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不少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学生道德缺失的表现

1、基本道德情感缺失

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学生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怀疑与背离,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从而缺失正义。做错事、违反纪律拒不承认;撒谎、借别人东西不还;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在部分学生中相当普遍。

2、日常行为规范缺失

一些学生缺乏公共道德意识,破坏公物,粗言秽语,随地吐痰;生活上追求享乐;学习上不思进步,有的同学认为考不上高中或以后考不上大学等于白学,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

3、自我为中心过于突出

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成了家庭的“中心”,并且将这种“家中我为王”的观念,带进了学校,带进了社会。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至于宁可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很少考虑事情所造成的后果。

二、影响学生道德缺失因素

1、自身客观条件限制

由于学生还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性的心理,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在诱惑面前往往把握不住自己。

2、社會不良氛围影响

社会上存在不讲信用、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现象,这些给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不少高年级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沉迷,越陷越深直接影响学生的“三观”形成,甚至有人因此走上歧途。所有这些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对学生思想道德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

3、学校德育教育偏差

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对这一代中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应试教育的存在仍导致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升学率依然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学校所开设的德育课程往往是流于形式,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单一,一般老师讲课就是照本宣科,片面强调理论灌输,所讲的内容并不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忽视实践教育。

4、家庭教育误导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儿童的思想和心灵接触到不正义的事情时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迈向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的一个台阶”。而我们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父母、长辈行为不检,言传身教差,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应对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措施

根据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寻求适合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以优化成长的环境,为促进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1、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提升德育教育工作

(1)学校是德育工作直接施行的地方,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并指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实施,讲究教育艺术,做到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

(2)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教师,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时刻都在观察着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并以老师作为自己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教师的无声行为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

(3)要严格按照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并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各科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4)注重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乡土德育资源:比如我市的日本侵华遗址,可以对学生进行反法西斯的爱国主义教育;烈士陵墓,可以让学生学习先烈的为祖国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5)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教育。“理想信念是道德之基,动摇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道德准则,人的思想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就会蜕化变质。”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小学生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所以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加强他们的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家长以身作则,优化家庭教育

(1)家长是子女成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孩子的品德形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观察学习而来的。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做表率。

(2)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他们思想认识。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

(3)家长应当指导孩子看一些内容健康的书籍、电影或电视节目,引导孩子培养辨明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方面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开办家长培训学校,有计划地向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父母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并与学校密切联系、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德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从哲学角度上说,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和波浪前进的,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困惑与阻力。正是这些困惑、阻力的羁绊与锤炼,人才能提高心境,增强毅力,不断成长。当然,若被这些困难俘获和击倒,人的成长也无从谈起。而支撑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就是他的“德”。所以,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乃至是否能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对这个时期的学生抓紧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之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理想信念道德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跟踪导练(五)(2)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