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2017-06-28孟二丽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高中生物教学

孟二丽

摘要:高中课堂中的生物知识可以为未来从事生物研究的学生打下基础,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文理科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质的生物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文理科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优质的生物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掌握生物课程内容,为日后的升学和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中生物创新实践教学的特点

1.探究性

探究性是生物实践教学的主要特性,实践性教学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应共同探索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单方面传授知识。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应积极展开交流,发表个人看法。双方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讨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验证个人的观点和想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事物发展规律。

2.问题性

学生可以从课本、课件以及参考书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应充分开发学生思维,营造提出问题的场景,促进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事实、查阅资料和讨论问题的方式,独立地抓住问题的实质。

3.个性化

个性化不仅仅是生物课程创新性特点,也是在新课标要求下,每一门课程都存在的特点。在创新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营造出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可以发挥个人的特长优势。同时,也应改变课堂的紧张气氛,消除部分学生对“上课”产生的恐惧感。应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文化知识的喜悦。

4.实验性

实验性是生物学科所独有的特性,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历来生物学先贤都是通过实验才有所发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应在实验活动中进行培养,实验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加对生物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生物知识的记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和灵感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过程和基础,而灵感则是创新的关键点,拥有广阔的发散性思维可以促进灵感的产生。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在学生全方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针对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甚至一句话进行探索提问。例如,食物在人类体内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不同食物是否消化时间不同?胚胎是如何逐渐发育成熟的?类似的问题启发性很强,如果可以全面准确的回答这些问题既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一类的问题,再将问题的答案安排为课后作业,要求下一次课堂上随机抽取同学解答这些问题。当基本课程结束后,如果还有部分时间,教师可讲解一些相关生物内容的科学发展前沿知识和热点内容,引发学生钻研问题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制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敢于对教材中的内容提出异议。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观点,并通过探讨得出新结论。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上,曾经被确认的事实不断地被推翻,新的知识和见解不断产生,震撼着人们的世界观,这其中就有求异思维的功劳。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材上的知识,教师应不能只作为传授知识的中间人,应作为触发学生创新精神的触发器。

3.利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生物课程中,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和学生进行实验占了课堂时间的大部分。因此,实验对于生物课来讲尤为重要。在实验的设计中,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观念,明确实验目的,预先对实验进行多次尝试,总结规律,方便教学。在课堂实验前,应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认方案的可行性。试验结束后,记录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应根据实验全程和结果对实验进行讲解,并分析部分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4.加強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

在生物课程教学中,课程实验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二者都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实验和实践都应充分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和教师讲解在课堂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但有些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适度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打破高中生活中紧张压抑的气氛,同时又可以加深书本知识的记忆。在实践活动中,例如采集生物标本或观察昆虫发育,都可以使学生接近自然,充分领略书本知识。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作出解释。

三、总结

优质的生物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高中课堂中的生物知识可以为未来从事生物研究的学生打下基础,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高中生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