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积极语言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17-06-28肖德润

神州·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文管理课堂

肖德润

摘要:面对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多,管理难度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幸福感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若能采用积极的语言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有效减少课堂问题行为,从而提高我们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师生幸福感。

关键词: 语文;课堂;管理;积极语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向大众化普及,招生门槛不高,现在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因部分学生自身存在的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浓、不良行为习惯多等种原因,课堂上常出现睡觉、玩手机、随意讲话、不完成学习任务等问题行为,课堂管理难度大,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幸福,亦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幸福感。课堂管理问题的解决涉及到较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其中,语言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我们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若能采用赏识性、激励性的积极语言可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有效减少语文课堂问题行为。

一、积极语言介绍

积极语言主要是赏识性、激励性的语言,如“我欣赏”、“有新意”、“有进步”、“试试”等话语,它能够有效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同时,发现和激发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形成,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

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工具,恰如其分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点燃学生的激情,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面对学生难管理、教育效果不佳等实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职业枯竭感,幸福感低,且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漠视性、侮辱性、惩罚性的消极语言,它将影响师生关系和降低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积极的语言,如“有进步”、“我期待”、“会成功的”等激励性语言,它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反之采用漠视性、侮辱性、惩罚性的消极语言,如“笨”、“混蛋”、“讨厌”等,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愉快情绪,导致产生抵触,教师所期待的行为不被增强,反而会被减弱。因此,我们教师要采用积极的语言,它将给自己和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提升师生幸福感。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语言的应用

1、积极语言应用的基本思路

积极语言应用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对学生有积极期待——从情境中找学生相關闪光点——教师使用积极语言把闪光点与期待联系起来,激励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积极品质或期待形成的积极品质——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学生去做期待达到某种品质的行为,鼓励学生将这些行为能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积极语言,使学生想行动并行动起来,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2、积极语言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教师在应用积极语言时,要根据预想或期待的各项品质的积极特征,给予学生正向、具体、有目标效果的指导,使预想、期待的积极品质可操作化,体现为微小而具体的积极行为。学生有了积极的行为后要继续坚持使用积极语言,并最终将积极行为养成好习惯。

(1)激发“厌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的语文课堂问题是由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所致,故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如对课堂常见的“睡觉”现象,首先,教师应期待学生有学习热情,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特别是优点。其次,教师要采用积极语言如“你趴着是身体不太舒服吗?若是,休息一下。”使学生体验到老师的温暖和关怀,给学生以亲切感。然后再进一步有选择和针对性地讲“你的学习潜力很大,可以实际行动去展示你的才能。”“你积极参与,并坚持不懈,是能够进步的。”“学习有困难可跟老师讲,没关系,老师很乐意帮助你。”等积极语言,它是治愈自卑情绪和厌学心理的“良药”。对于厌学情绪比较重的学生而言,只要学生“动”起来,就是教育成功。对有“动”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继续实施积极语言,如“最近,你的学习进步比较大,很有发展前途,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努力!”“你的思维很灵活,要养成勤奋动脑、大胆创新的习惯哟,试试看。”等,让学生看到进步的希望,使学生充满力量去继续努力,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积极发言。语文课堂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未参与教学活动,常常出现教师提问时,台下鸦雀无声。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发言。首先,教师要采用积极语言和奖励分等措施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言。其次,对于学生的积极表现,可以说:“××同学读音准确,声音哄亮,同学们掌声鼓励!”“大家把掌声送给他,谢谢他的精彩分享!”等。要及时地采用积极语言将积极表现与期待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

3、配合积极行为的应用可提高效果

教师在使用积极语言时,若能配合相应的积极行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待,又能提高使用效果。如教师讲话时或回答学生问题时,要面带微笑、语速适中、语气委婉、语调抑扬顿挫,让学生感到亲切。当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身体微微前倾,侧耳倾听,以示尊重,同时要关注对方的眼睛。若对方是异性,可将目光集中在面部,不要一直盯着对方眼睛,并适时点头回应或给以鼓励的眼神。当学生上课睡觉、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时,教师应走到学生身边,用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伏在学生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当学生代表小组展示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这些行为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心情放松,喜欢教师,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努力,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不仅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是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发挥自身潜能和优势、树立自信心的重大转变。积极语言使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既能减少课堂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师生的幸福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管理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写字大课堂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管理的另一半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