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7-06-28陶宗华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梅戏民俗文化安徽

陶宗华,周 鸣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安徽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陶宗华,周 鸣

(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对各类民俗文化形式进行科学合理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创新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日趋完善,为数字化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开创了新的平台。通过调研了解安徽民俗文化保护的现状,指出当前民俗文化保护遇到的困境并分析数字技术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应用,并从研究方法、平台开发、传播传承等方面阐明解决措施。

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虚拟现实

安徽省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且地方特色浓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太理想。这是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安徽各地经济结构、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和人口流动,同时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引入,挤压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缺乏传承和创新,对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开发不够,使得民俗文化无法体现出应有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民俗文化内容的保护从现有技术形式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多数民俗文化形式的传承是通过师徒间的口耳相传,其次如文本记录、平面扫描、实物收藏、录音、拍照和录像等。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些手段都不利于文化的长期保存和传播,也不利于对已存资源的整合和二次开发,对文化的传播和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怎样保护这些濒临失传的传统艺术已成为政府、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亟待研究的课题。现就目前安徽民俗艺术保护现状中所面临问题,分析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可行性和在民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单位推进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民俗文化内容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演示及开发、增值等增添了新的思路。2006年北京印刷学院师生开发了“盛世钟韵”软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陈述了我国古钟的演变进程、制造技艺、声乐规律,详细介绍和展示了众多名钟,再现了我国古钟辉煌的文化。2014年Tag Design 公司开发了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榫卯”手机应用App软件,采用游戏的方式,利用3D建模的技术来构建传统木质家具的卯榫结构和诠释复杂的传统工艺,实现多角度对卯榫进行观测和探究,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得到结合。截至2015年,基于web技术和Unity3D技术的北京数字博物馆、山东省数字化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上虚拟博物馆展厅等陆续上线运行,为实现数字化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多样化路径。

为做好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好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升安徽的软实力[1],2014年安徽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专门制定并出台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从制定地方专门法规的高度保护众多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通过大力挖掘安徽各地民俗文化资源,一大批非遗项目获得国家、省、市立项保护,如表1所示。此外,2011年安徽省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上线,开发了非物质项目信息检索系统。2015年,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并开发了网上展厅功能。2016年,安徽三联学院剪纸艺术研究中心省级“非遗”传习基地获得省文化厅立项,成为安徽首家高校成立的民俗文化研究机构等等。除此之外安徽省还在筹备建设安徽省“非遗”数字博物馆。

表1 安徽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2]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民俗文化保护力度得到了提升,但现有保护和开发形式还存在很多不足,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受扶持政策和资金等限制,实现数字化的民俗文化形式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的比例不高;其次,现有的数字化民俗文化呈现形式和功能单一,民众接受程度低,仅以网页中加载图片和文字及画质普遍一般的录制视频的形式出现,展示效果弱,还原度低,艺术形式得不到完整表现,另外由于缺乏按照民俗文化类别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标准,各地的非遗网站对非遗项目的信息收集量少且呈现碎片化,资源补充慢,部分网站虽已建信息数据库但彼此之间各自独立,无法资源共享;再次民俗文化在传承上与教育体制脱离,学者在对民俗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多偏重学术理论研究,缺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去审视民俗资源整合的技术平台开发和创新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推广。

2 数字技术在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中的作用

数字化保护是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对与民俗文化内容有联系的文献、图案、表演、工艺、实物等载体进行客观真实的数字化复原。通过规范化信息采集,使得相关数据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归类检索和批量保存,从而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信息集成和保护管理的目的。而数据库和虚拟仿真系统的建立又为数字资源的再次开发提供了保障。

2.1 数字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的成熟为民俗文化数据采集存储及整合开发创造了新的开发平台。其信息获取主要包括三维扫描,动作捕捉、高清摄影、全息照相等;数字存储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网络附加存储、直接连接存储、存储区域网络及连接设备。通过数字化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可将如文字原件、图形图案、影像、实物等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格式,在统一规范处理后完成系统集成并存储在虚拟平台的数据库中。此外,为便捷资源的信息检索、管理和更新,可加载数字资源管理平台提升民俗文化数字化管理效率。

2.2 数字媒体技术集成和功能开发流程

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对民俗文化应用上的基本工作流程是:1)可利用数据管理技术对民俗文化分类建立数据库,对各类民俗文化数据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采集分类;2)利用软件技术辅助设计对老旧破损的图像和视频素材进行整理修复,将优化后的图像、视频、音频、模型数据进行功能模块划分集成后进行存储;3)通过对民俗文化数据研究分析,采用三维复原技术应用对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特色民俗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播形式等模拟情景还原;4)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对民俗文化复原后的模型和场景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多种动画演示和交互功能设置,例如沉浸式的数字化三维博物馆中对历史文物和古迹进行三维复原后实现交互体验;5)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集成后的系统平台资源进行开放和传播。数字化民俗文化展示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民俗文化展示系统功能结构

2.3 仿真交互技术为民俗文化虚拟复原提供平台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加大了民俗文化传承难度。随着数字图像处理、虚拟复原、增强现实、3D引擎等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可视的方式高度还原民俗文化,达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目的。其中虚拟复原技术可对民俗文化产生的情景及传播进程还原和展现;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浸入式设备,结合角色定位、场景生成等技术,链接三维模型、视频、交互热点等虚拟空间资源,实现访客在可视化的真实场景中与虚拟对象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展示和仿真互动,使民俗文化传播从以前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虚拟平台开发流程图如图2所示。

2.4 互联网技术为民俗文化在更大范围推广提供支撑

随着互联网以及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发展, 将众多数字化“非遗” 产品集成在数字化民俗文化展示系统之上,利用智能终端应用和互联网技术,创建网上民俗文化展示平台,例如开发出的数字化民俗博物馆系统可应用到PC端和移动端。通过网络互联,将各地非遗中心网络中的数据库资源不断充实到民俗文化资源网上展示平台。从而降低民众获取民俗文化知识的门槛,扩大民俗文化传播和受众面,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民俗文化在更大范围的推广。

图2 虚拟平台开发流程图

3 应用对策研究

民俗文化数字化的保护对先进的科技依赖性高,前期对资源分类需做好定性和定量研究,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模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黄梅戏”为例,可采用以下技术实施数字化保护。

3.1 数字视音频技术在黄梅戏艺术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应用

黄梅戏广泛流传于江淮地区,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为主,主要有彩腔、仙腔、阴司腔,唱腔甜美,并采用戏剧表演为载体进行传播,传统的磁带式录音、录像受载体质量及保存环境的影响,不利于长期存储和编辑。因此采用数字设备对传统剧目的视频和音频进行高清采集,再通过非线性编辑技术对数据(画面的色彩的真伪、光影明暗、像素深度,声音的纯度调节、噪波处理、音色控制等)进行完善,通过上述技术对黄梅戏表演的技艺及创作过程以系列化的方式进行客观真实记录,以达到对黄梅戏经典曲目和表演技艺的保护。

3.2 三维动画技术在黄梅戏艺术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应用

黄梅戏艺术发展历史悠久,传播载体丰富。既有传统舞台表演,也有电影电视剧目播出,如“女驸马”“六尺巷”“天仙配”“徽州女人”等。但传统形式对于艺术的发展和创作情景再现和戏曲的编演创作存在较大局限,通过三维仿真和三维动画技术一方面可对民俗活动和场景的高度还原,使受众能清晰了解黄梅戏艺术的应用土壤。并通过对黄梅戏艺术的标准化动作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及动态展示的动作模型数据库,另外将唱词唱腔音频编排成音频数据库,基于上述数据库资源可开发出数字化表演编排系统。除此之外可利用动画技术将经典黄梅戏剧目改编成动画作品,为黄梅戏的传播提供新的载体也能迎合当下人们对新兴艺术的兴趣。

3.3 虚拟现实技术在黄梅戏艺术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应用

构建虚拟黄梅戏博物馆可实现将黄梅戏文化所蕴含的内置文化因子进行原貌展示,还可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复制、数字出版、数字再现和数字传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对黄梅戏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文献、图像、视音频、三维模型等资源进行数字重建和资源整合,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实现虚拟可视和操作设备实现与三维仿真空间的热点响应。以构建数字化的虚拟黄梅戏博物馆可对上述信息进行集中分类展示,同时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与黄梅戏相关的虚拟文创产品和应用软件以扩大黄梅戏在周边应用领域的文化延伸和社会影响及经济效益。

3.4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据库技术在黄梅戏艺术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应用

黄梅戏演员服饰样式延续于唐、宋时期的汉服,清雅秀美,自成体系。戏服服饰图案样式丰富且体现着浓郁的传统地方文化,服饰造型图案花样制作工艺一般采用手工刺绣针法;舞台道具造型及舞台美术设计的色彩也充满徽州文化的特点,其中演员的妆容较多使用素面和头饰,小生、旦角、青衣讲究晕染,追求淡雅和清秀。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服饰妆容图案等图形样式进行采集后再创作,并建立图案数据库通过检索分类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其他设计领域,如现代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手办设计等等。

4 结语

科技的进步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智能设备的大量应用已使信息传递从传统媒介走向新媒体、自媒体和全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也可使传统的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沉浸式的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将会体验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使文化传承走向大众化,让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遗产获得活态保护和传承。

[1]人民网.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绽放铜陵[EB/OL].(2010-05-07)[2017-03-31].http://news.sohu.com/20100507/n271986538.shtml.

[2]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安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计数据[EB/OL].(2011-06-21)[2017-03-31].http://www.anhuify.net.

[3]余日季,唐存琛,胡书山.基于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以黄鹤楼传说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4):50-54.

[4]杨久俊,丁苹.现代动画与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1-63.

[5]郭慧丽.市场导向下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学刊,2012(5):199-202.

[6]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49-55.

[7]丁晓娜,余敏辉,高珍.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皖北泗州戏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4.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hui Folk Culture

TAOZonghua,ZHOUMing

(School of Art,Anhui Sanlian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For a long time,how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various folk cultural forms b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excavation,collation,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With the advent of internet er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a new platform is created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olk culture.With an idea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hui folk culture protection,the authors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pointing out troubles in the course of present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And in this paper,solutions are given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development platform,transmission etc.

folk culture;digital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virtual reality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2.016

2017-03-31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631,SK2016A0351,SK2017A0593);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ZY0801,2016JYXM0348、2016gkk00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振兴计划项目2015ZYTZ073;安徽三联学院科研平台基金项目(2015005)

陶宗华(1985—),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艺术,动漫产业文化,电子邮箱:2789399123@qq.com。 周鸣(1978—),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剪纸艺术,传统文化创新。

G127

A

2095-5383(2017)02-0073-04

猜你喜欢

黄梅戏民俗文化安徽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