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06-28周桂渊
周桂渊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分析
周桂渊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7%,且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出现羊水过多或是胎膜早破等现象的几率就越低。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现象的发生几率。
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患者的糖代谢多数会在产后恢复正常,但是其日后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1]。如果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较重或是血糖控制不理想,会为孕妇及胎儿造成一系列危害。对于孕妇而言,会使其流产、早产、羊水过多等情况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对于胎儿来说,容易出现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畸形、死亡的情况,因此,加强对妊娠糖尿病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血糖控制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酮症酸中毒会使患者的危险程度大大增加。为了提高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36岁,平均(29.2±2.3)岁,初产妇49例,经产妇11例,单胎妊娠59例,多胎妊娠1例,其中有家族糖尿病史者15例,58例患者在26~35周发病,2例患者在36~39周发病。
1.2 方法
1.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对于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体重变化、24 h出入量、血糖值、尿糖值等,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同时每天要进行2次胎心监护,以及时了解胎儿情况。
1.2.2 补液治疗
为了纠正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去除诱因,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及时对患者进行补液。补液时应严格掌握输液量以及输注速度,原则上应先快后慢,通过补液可以使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得到尽快恢复。另外,在补液过程中要防止患者出现低血钾的情况,可在进行补液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补钾。同时还要防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降低过快而引发脑水肿。
1.2.3 胰岛素的使用
胰岛素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有效药物,持续性小剂量静脉滴注以及间断性肌肉注射胰岛素对于酮症酸中毒患者简单有效,但也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以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2.4 分娩
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分娩方式进行谨慎选择,同时在患者分娩过程中应慎用镇定剂,并做好产程观察,以防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窒息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新生儿状况良好;有效: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减轻,各项指标控制情况一般,新生儿状况良好;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甚至加重,各项指标控制效果不理想,新生儿状况较差。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经过相应的临床治疗后,显效率为65.0%(39/60),有效率为26.7%(16/60),无效率为8.3%(5/60),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7%,且研究结果表明,治疗效果越好,发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风险的几率就越低。见表1。
表1 60例患者治疗效果 [n(%)]
3 讨 论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往往会为产妇及胎儿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增加产妇胎膜早破、早产、难产等风险的同时,还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窒息、胎儿死亡以及畸形等情况的发生,因此,一旦妊娠期妇女出现妊娠糖尿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加以重视[3]。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则产妇及胎儿发生风险的机率就越低,因此,积极对此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1] 田 颖,于龙飞.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85-86.
[2] 张彩清.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8):59.
[3] 刘剑波.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1):95-96.
本文编辑:吴 卫
R714.256
B
ISSN.2095-8242.2017.21.4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