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因生态而美 百姓因生态致富
2017-06-28摄影报道亢建伟王涛
摄影报道/亢建伟 王涛
安康因生态而美 百姓因生态致富
摄影报道/亢建伟 王涛
安康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国家把安康定位为限制类开发区,但限制开发不等于限制发展,安康的路就是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这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安康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移民(脱贫)搬迁的起源地。全市已累计搬迁安置13.2 万户,50.1 万人,建30户以上集中安置社区 928 个。“十三五”期间,安康规划搬迁 13.4万户 46.9 万人,其中扶贫搬迁 8.39万户 31.8 万人。与搬迁前相比,全市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分别下降 80%和 70%,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如何既能“搬得出”,又能让搬迁群众“稳得住”“ 能致富”,全市上下可谓卯足了劲,动够了脑筋。
市委书记郭青在汉滨区洪山镇石狮村给全村党员讲党课时强调:“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扶在‘根’上。村党支部是脱贫攻坚最前沿的堡垒,要在‘党建+’上下功夫,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带头将龙头企业、创业大户、致富能人聚在党旗下,推动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弥补能力不足,获取稳定收益!”通过“支部+园区+贫困户”模式,石狮村引导高山群众向社区搬迁,高标准配套建设4000亩核桃基地,党员干部逐户指导管护;村里还引进忠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高山蔬菜超过100亩,让17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返租倒包三项受益。 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办法,2016年安康市选派1097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2427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2582户贫困户,组织251家企业与224个贫困村开展了企业结对帮扶行动,建立了安康市精准扶贫和转移就业致富带头人信息库,1848名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
市长徐启方在调研扶贫工作时强调,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履行责任,持之以恒,抓住关键,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依托各类园区,提升农村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让贫困户都能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获得稳定持续的收入,真正拔掉穷根,不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在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掉队”。并叮嘱镇村干部一定要关心孩子的教育,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一个不漏地接受义务教育,不因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宁陕县扶贫项目阶梯田
美丽安康
精准扶贫讲求“精准滴灌”,龙头企业连通了滴灌到根的“最后一公里”。镇坪县曾家镇桃花村58户贫困户168人在滕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养殖乌鸡25000余只,实现收入130万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不独桃花村,滕展乌鸡养殖基地还带动全县7个镇1100户3500人脱贫致富,其中帮扶150户残疾家庭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安康因生态而美,落实了新发展理念,百姓就能因生态致富。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全省的林业大县,有林地面积498万亩,森林覆盖率90.2%,农民人均林地达50亩,有贫困人口5113户1.34万人,是全国重点扶贫开发县,也是全国首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和全省首个生态脱贫示范县。宁陕在全国率先将306万亩集体林地落实到户,颁发了林权证,同步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实现了“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绿色森林变成了生态银行。
编辑/亢建伟
文化活动
扶贫项目-现代化大棚蔬菜
在移民搬迁社区创办服装厂 图为白河县天尔秀服装服饰公司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