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点浅谈

2017-06-27陈娅莉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本特点文学语言研究

摘要:语言是我们用来表达情感、沟通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文学语言不同于法律语言、经济语言以及科技语言等,其可以穿透现实语言,触摸到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故本文就文学语言的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学语言之美。

关键词:文学语言;基本特点;研究

1.前言

文学语言属于规范性书面语,其构成主要借助艺术手段将文字重新进行组合排列[1]。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不相同,其无法直接传达信息,不具有传达工具性能,不过从本质上来看,文学语言属于自足性语言文字,在生成发展过程中和民间用语息息相关,是时代滋养而成的,其高级形态是具备创造性和隐喻性的文人语言,特点较为明显。

2.文学语言特点研究

2.1形象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形象性特点。无论在叙事上、描绘景物上还是在抒情上都具有事物的具象性以及体验性特点,形象性特点为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也是最首要的特点,能够满足文学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基本需求,其形象性特点能够产生具体可视化效果,比如在《天净沙秋思》中,詩词中通过多个景物融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在这些景物当中无不透露出哀愁和悲凉,将诗人凄苦漂泊以及愁楚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简单的景色形象描写却意蕴深远,引人深思[2]。又如《虞美人》中诗人也将内心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不复还。文学语言中常常将静态的事物借助动态事物描写来展现,将思想情感等抽象的事物使用实际事物描写来展现,令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文字感染力。

2.2隐喻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隐喻性特点。不过这一个特点主要是相较于现实语言的,所谓的现实语言就是能直接传达信息和现实意义的语言,如常用的日常用语就是现实语言,通过表象只能表达出感性经验,通过理论性语言也只能将知性经验以概念的方式进行传达,现实语言无法揭示人的生存体验和人生真谛等,而哲学性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揭示出人的生存价值,不过却无法将具体鲜活的体验展现出来,只能将这些体验抽象化、虚拟化[3]。而文学语言不同,其能够将人的生存体验完完全全描述出来,还能够映射出人生哲理。文学语言的超越性让其能够穿透现实语言的框架和限制,让文字含有多层隐喻意义。如贾岛诗人的《寻隐者不遇》,从表面上看,诗词中只是描绘了简单的寻找隐士却扫兴而返的故事,但是在诗词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人生感悟,如诗人对于隐士的高洁风骨有钦慕之情。虽然自己也想追寻,最终还是一无所获。又如《长恨歌》中,表面上诗人是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委婉动人,但是在诗词背后也揭示了正是这份爱情酿造出了安史之乱这一苦果,如果不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荒淫无度,不思进取,罔顾朝纲又岂会导致安史之乱,这首诗正是用以垂诫后世的君王的诗。文学语言的隐喻性赋予了其无限遐想。

2.3蕴藉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蕴藉性特点。即在文学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特别是在古代诗词作品里这一特点展现得最为明显,最初意蕴一词出现在《美学》(黑格尔)翻译里,和王国维所说的意境意思相近,我国文学主要特征就是含蓄美,而象征手法是我国文学作品常用来表达意境的手法,如在朦胧诗里面,主要将某样具体事物或者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形象来象征人的主观情感或者对社会的认知态度等等。即使用具象事物来展现出抽象的事物,让文学语言充满意蕴。具体如《双桅船》,诗歌中的双桅船主要是一种象征,纵观全诗,其目的并非描写客观存在的双桅船,诗人只是借助这一个具体形象来将自己的复杂情感以及双重心态表现出来,在诗歌里面的“风暴”、“岸”以及“灯”都具有象征意义,如“风暴”主要暗指诗人所遇到的不公平境遇,“岸”主要暗指女性最后的归宿,也为爱情归宿,而“灯”则暗指了诗人的光明信念。又如《雨巷》里象征色彩同样十分浓郁,诗人用狭窄寂寥的雨巷暗指当时沉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在那个社会中没有欢喜也没有阳光,只有压抑的令人透不过气来的阴雨,在诗歌中反复提到丁香般的女子暗指诗人的美好愿景,不过诗人也清楚这美好愿景非常难以实现,因为那“女子”很快便消失在雨巷中,徒留下诗人在现实里彷徨。

2.4时代性特点研究

文学语言具备有时代性特点。不同时代的特征变化会使得语言也随之改变,文学语言让时代具有时代性,而时代给予了文学语言新的色彩,如楚国著名的诗人屈原,其所处战国时代,楚王昏庸,朝政黑暗,群小猖獗,诗人虽有美政的理想,但是仍不敌内外政客排挤,最终被贬流放,屈原所作诗词中,如《离骚》和《怀沙》里既有面对残害流放的苦闷和感伤,又有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誓死与黑暗现实作斗争的情感,即使是最后一首《怀沙》中,屈原也希望能借助自己之死激励楚王,唤醒国民,希望楚国能够摆脱黑暗迎向光明。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岑参在写出这一作品时身处大唐盛世,因长时间在边疆生活,对于征战和塞外风光见识较广,所以所写诗词意境鲜明,气势磅礴,展现了塞外送别的情景,一句“千树万树梨花开”艺术感染力十分强,在诗词中没有屈原诗词里的无奈和挣扎,这便是不同时代背景所成就了诗词语言。

3.结语

文学语言除了上述的形象性、隐喻性、蕴藉性以及时代性之外还有许多特征,如情感性、音律性、借境性和精确性等,不过想要一一挖掘其中之美并非一朝一夕,毕竟文学语言千变万化,所蕴含的哲理,所传达的思想、生存体验复杂而曲折,需要仔细感悟和深思,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故本文仅分析文学语言的四个基本特点,供读者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荣启.论文学语言及其构成[J].美与时代(下),2012,482(10):81-86.

[2]安茹静.论文学语言的情感表达[J].民营科技,2012,143(02):72.

[3]黄伦生.论文学语言解读与文学意义的发生[J].学术研究,2013,(02):117-120.

作者简介:陈娅莉(1964.02)女,汉族,籍贯:湖北省仙桃市,职业:教师,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单位:湖北省仙桃市教师进修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特点文学语言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抗战时期我军军事法制建设的基本特点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现状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