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2017-06-27杨大同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杨大同

摘 要:和谐社会所强调的是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其所构建的是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状态。新时期下,关于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重视,和谐社会理念的形成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造成了强烈冲击,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更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以和谐社会建设为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设和谐社会视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建设和高校的教育管理。对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鉴于此,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能有效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成效。[1]

一、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对此,作为培养高等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应加大对思政教育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学生正确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引导。此外,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着“思想引领”作用,相信通过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能够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2]

二、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与和谐社会相融合的大学生

大学生的人生观、思想价值观和取向与学校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教师、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时,必须要贯彻好“人本理念”,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并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强化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引导。首先,教师需要立足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去学习思政知识,并在学习中认识到如何去发展。其次,在具体的教學引导过程中,教师要用新鲜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理念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此外,在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利用日常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活动,引导他们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2.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注重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和谐社会是一个宽泛的理论范畴,其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的意蕴。一所和谐的高校需要这种意蕴,而思政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同样需要这种意蕴,缺乏了融洽和谐意蕴的思政教育,必然是与时代脱轨、缺乏人情味的。负责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方法,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告别过往单一的“呆板、生硬”模式,尝试引入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手段更加的多元化和人性化,使学生在政治素养得以发展和培养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里所说的和而不同,实质上所指的是在教育目标上倡导和而不同,防止目标人人“一个样”。首先,学校要坚持以德立人的根本目标,在实施教育活动时,确保学生可以学习党的先进性,并在学习人类发展历史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善于从国情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性权衡行为的对错。其次,要坚持以能力立世、能力立信的目标。这要求教职人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能够在确保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了解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课本中的政治、道德等理论知识加以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科学、和谐的价值观。

3.重视文化的育人功能,实行无意识教育、有意识引导

文化氛围的营造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高校应从本质上认识到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性,并在营造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精神层面进行突破,培养和谐型人才。当然,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高校在营造文化氛围时,应将其落实到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价值观上。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强化教育理念和思想文化建设,来明确思政教育在和谐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以达到促进文化建设的目的,从而从思想上实现思政教育与和谐理念的融合。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人才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夯实思想文化内涵,进一步开发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利用文化的渗透教育功能,潜移默化、点滴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无痕、熏陶有成的巨大作用。[3]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高等教育改革环境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重要任务,有关教育人员必须要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南,增强思政教育有效性,培养与和谐社会相融洽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秦伟明;;哲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蓝蔚;;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