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鉴赏方法的运用
2017-06-27彭海娥
彭海娥
教了多年的美术鉴赏课,我感觉已被这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深深地吸引,每一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魅力,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特别是当我再一次讲到《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我顿时激情澎湃,甚至有些激动,似乎有太多太多的感悟,下面我想借助几种鉴赏方法来谈谈我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的赏析。
一、感受美术作品(感悟式鉴赏)
每当《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都会被它深深地吸引,我看到的是一位双手搭在扶椅上,半侧着身子,面带微笑的女子形象。她看起来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美丽,但她的姿态很有气质,端庄而又优雅。更令我着迷的是她总是对着我微笑,她的微笑、她的眼神让我觉得她似乎就站在我眼前的不远处,正想和我说点什么,又似乎在欣赏我。我感觉到她很友善,所以我的脸上也情不自禁地泛起了微笑以作回应。画中人似乎活了,她那优雅的姿态让我在她的面前也学会了含蓄与矜持。总之,每一次看着她,我都会浮想联翩。
二、观察美术作品(形式鉴赏)
在构图上:达·芬奇的这幅作品运用了三角形构图形式,这种构图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使人物显得既端庄又优雅。
在背景处理上:画面中的背景是一幅自然山水,其远山和河流看起来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人物置身其中感觉柔美而又宁静,这是达·芬奇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处理手法——薄霧法。
在光影处理上:达·芬奇一贯科学的态度使他对光影有着深刻的认识,用明暗变化处理过的画面增加了立体感、空间感,人物好像从画面中生动地浮现出来,画面中的明暗对比从上而下,由强转弱,达·芬奇对光影的描绘细致入微,人物显得更生动、更真实。
在绘画角度上:据记载,《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诞生之前,人物肖像都是从正面和正侧面来表现的,而达·芬奇是第一个发现四分之三侧面的美的。
色彩处理:画面中的棕褐色调,略带些青绿色相,色彩简洁而凝重。单纯浑厚的色调与人物沉静内敛的精神气质相得益彰。深暗的衣饰、迷蒙的背景将人物的脸庞及双手衬托得光亮动人,而均匀的裂纹则给人物增添了神秘的气息,让我们欣赏她时带上更多的崇敬与神往。
三、探究美术作品(社会学式鉴赏)
人们对《蒙娜丽莎》这幅作品如此痴迷,作者在作品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秘密呢?他画的到底是谁?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作品的作者达·芬奇,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也是500多年来人类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天才,他不仅是天才画家、雕塑家、发明家、建筑师,他还在解剖、数学、物理、天文、地理以及机械工程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那么这样的天才画家为什么要画蒙娜丽莎呢?这个人到底是谁?据米开朗基罗的学生瓦萨里在书中记载:达·芬奇接受了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银行家的妻子的委托为她画像,他为此忙碌了四年,最终都没能完成,这幅画现藏于法国国王名下的凤丹白露宫里。在达·芬奇的这幅作品中有着一种令人心醉的微笑,她是那样的超逸,那样的圣洁,此微笑难以捉摸,不可思议,在生活中再没有比这更具有活力的微笑了。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有研究者认为,这与达·芬奇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物的结构表现精准有关,特别是在眼部和嘴角部位表现得惟妙惟肖,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去看蒙娜丽莎,感受似乎也会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柔美而又惬意,有时又显得无可奈何,有时又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不屑。画中,光线照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另一方面,作品的时代背景值得我们探究。一幅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达·芬奇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他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率先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人、赞美人,《蒙娜丽莎》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
文艺复兴之前是宗教统治时代,西欧人经历了一千多年残酷蒙昧的封建统治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摧残,早已丧失了思想自由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现实生活的一切喜怒哀乐都被视为触犯上帝的天条,所以在中世纪的画像中,圣母、耶稣也好,普通人也好,总是那样僵硬、呆板,面部毫无表情,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一切才发生了变化,使丧失已久的笑容又回到人间,特别是回到获得解放的妇女们的脸上,那笑容里充满着新时代人们的自信和乐观,洋溢着他们对未来,对真、善、美的渴望。“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成为这幅肖像画的重要特征,还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美树立了典型,也生动地体现了这个时代人对自身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美。这幅作品也成了画家可以放开手脚倾心颂扬真、善、美的象征,成为西欧人结束漫长中世纪痛苦生活的标志,这也正是《蒙娜丽莎》历史意义所在。
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我们不仅需要投入情感去感受它,还要去观察它、比较它甚至探究它,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去认识一幅作品。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问,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