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戎平:《地域的文化立场》
2017-06-27
罗戎平,2004年出版文学评论集《收回评论权》,2015年获“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
罗戎平的文艺评论集《地域的文化立场》,以“序跋文本之对话”“战争前沿之锋芒”“和平时代之解读”等八个篇章,分别对本地域的民间文化、通俗文艺以及小说、诗歌、戏剧、绘画、书法等多种文艺形式进行了“有意味”的评价,侧重于对镇江本地域作品的评述,书中闪烁着睿智的思想光芒。
包建国(镇江市文联主席):首先对罗戎平评论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他不仅对镇江乡土文艺做出评价,还关注到当下文坛,涉及当代小说、诗歌、散文、影视的评论,比如对铁凝长篇小说的评论、对董桥散文的分析、对诗人西川的评价等,希望他今后在评论创作上获得更大成果。
庐山(镇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文艺评论创作不仅在镇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薄弱环节。罗戎平从事民间文化工作,评论创作对他来说是另外一个战场,它需要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而读者看评论就是看你的思想火花,看你不同于常人的文学才情和艺术鉴赏。有人说评论集有点“杂”,我倒不认为,因为“地域的文化立场”应该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建筑风格、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经济、政治条件中形成的,这二十几年来他的刻苦和付出没有白费。
殷国平(镇江市文广新局党委委员):文艺界现在缺少批评的声音,特别是在美术界书画界都是好评如潮。其实,真正中肯的切中要害的批评还是有助于文艺创作發展的。要想中肯的和批评的声音多一点,首先我们所评论的东西就要多一点,有了这个土壤我想迟早这些积极的一面、中肯的批评会更多一点。
王红蕊(镇江市文联创研部主任):罗戎平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评论家,他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客观到位地评判作品,他的评论涵盖面很宽泛,既有文学的也有书画的,他不是应景写作,是精细阅读,认真分析,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直抒己见,有独到见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敢怠慢、对精神之源的坚守。我希望他的评论在今后有更大突破,更有棱角锋芒,更细腻更尖锐,不是平常中很文气的面貌,很期待有新的超越。
史戈挥(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在这样一个时代,罗戎平能坚守文艺评论阵地二十多年,精神可嘉。他的评论集涉及门类众多,这得益于他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他始终置身于鲜活的文化现场去发现问题,无论是有影响的名家,还是普通作者,他都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可谓是有立场有价值的良心批评。作为镇江市第一任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我特别希望他能一如既往地关注高原也追踪一些潜力股,为我市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高峰的诞生继续呐喊助威。
葛文斌(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戎平的评论目光聚焦在本土文艺样式、文艺成果、文艺人才的身上,他给我们文艺评论家协会立足于本土的文艺评论工作做出了好的榜样。他很有激情,文艺人最怕没有激情,他的宝贵就是说真话敢说话,这是评论创作应有的态度。
裴伟(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是读书到写书的视域转换。罗老师运用了许多评论语言,其话语转换非常成熟,读书面之广令人赞叹;二是文艺到文化的领域兼收。他对文学、雕塑、影视等文艺领域包括其生态都有兼收,而我们当下的文艺评论对象不平衡,只集中在一二个领域;三是真山真水的地域根脉。他始终紧扣镇江人、镇江事、镇江史,乐于当吹鼓手,其评论已拓展到全国视野,因而他有豁达的胸襟。另外,镇江能不能产生一个文艺流派,是值得思考的。
张坚强(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罗戎平的评论旗帜一直竖在这里,坚持到今天,体现了他的乡土情怀。他的评论视角是多元的,涉及到众多文艺体裁和很多学科事业,从文学到艺术的跨界评论,表现了他的理论功底和学养,他不受其它因素左右,坚守评论创作,表现了他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他从事非遗文化工作,那能否在本土资源中提炼出有分量的东西开展研究、出版成果,从历史到当代,从雅到俗,它们并不矛盾。
王景曙(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我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是担当。这些年来罗戎平以坚守文艺批评的方式极大地推动和引领了区域文艺创作的发展,其评判视角与价值体系是开放式的。第二是文本。评论中的宏论和小议,无论思想境界还是表达水准我认为都是极高的。第三是共鸣。对他创作上的酸甜苦辣,以及书中比比皆是的好标题有共鸣。他所评论的《快乐推销员》,我也写过评论,有共鸣;另一个就是期盼,戎平可能要面临创作上的转型,但我期盼他能坚守评论创作,继续我们的交流。
江宁(镇江市文广集团主任记者):罗戎平做人很朴实很真诚,他的评论也体现了他做人的特点,他善于发现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勇于去评论、去发声,创作过程令我尊敬,他拥有的评论能力、勇气和眼光是他作为本土文艺评论家的特殊身份决定的,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很专注地确定目标,知道自己是什么,能做什么,对于一个目标明确、兴趣专一,又舍得花时间的人来说,怎么会不成功呢。
戴建平(镇江市文广集团主任记者):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八年,深感一个好记者最难得的就是做到两点,一要做杂家,什么知识都要学习和掌握一点,尤其是前沿科学知识;二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以“人民的名义”为先,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文艺评论和新闻传媒有很多互通之处。
徐长顺(作家、诗人):从文本而言,罗戎平的评论很有学问,他耐得住寂寞,在家泡书房,家中有不同品种的书。他不仅评价文学作品,还评论美术作品,他是站在学者的高度来写,会扬长避短,所以评论很多都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这也告诉我们坚持一个方向的创作是对的,而积累很重要,这本书是他多年来系统式积累的一个收获。
王平(山河艺术设计工作室画家):这本书我是装帧设计的。我搞美术,但对文学很喜爱,我用文学的思想来充实美术。装帧设计,就要把书的内容和它的主题表现得更加贴切。早期想设计尖锐一点,后来决定还是走平和一点、文气一点的路子。谈到书中评论,这么多评论写出来,罗戎平的付出是艰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