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
2017-06-27张博燊刘宇斌吴耀华华芹
张博燊+刘宇斌+吴耀华+华芹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30例行腹腔镜的结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 另选择同时期行传统开腹术的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开腹组, 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后采集标本, 记录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5±1.16)h短于开腹组的(1.97±1.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112.1±99.2)ml, 少于开腹组的(181.2±121.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3.0±0.5)d, 早于开腹组的(4.5±0.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不增加腹腔癌细胞的种植, 而且远期疗效好, 适合在结肠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结肠癌;腹膜;远期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034
腹腔镜技术已经是一种在临床普通外科中普及的手术,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腹部肿瘤的微创切除, 目前对于腹腔镜在术后是否增加结肠癌的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少, 腹腔镜是否增加肿瘤的转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1]。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结肠癌患者腹膜粘附因子的变化, 以期对患者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评估有进一步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26例;年龄70~88岁, 平均年龄(76.7±3.8)岁。所有的患者术前均胃镜、病理确诊为结肠癌, 拟行结肠癌手术[2]。术前行胸部、腹部CT检查, 无肺部、腹腔脏器和局部转移的征象。腹腔镜组中同时患2种疾病14例(46.7%), 患3种疾病9例(30.0%);开腹组同时患2种疾病16例(53.3%), 患3种疾病7例(33.3%)。两组患者疾病种类的构成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2 方法 腹部结肠癌手术术式和腹腔镜手术参照相关手术方式进行, 采集标本和化验[3]:采集的部位统一选取右上腹部, 根据手术开始和手术结束时间采集, 开腹组在进腹腔后起算时间, 腹腔镜组在气腹充气成功后算时间。操作为同一小组人员, 两组均用剪刀取下腹膜, 立即放入10%甲醛溶液的瓶中, 做好标记放入4℃的冰箱中储存。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整合素β1的染色程度和染色细胞百分数统计阳性例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5± 1.16)h短于开腹组的(1.97±1.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112.1±99.2)ml, 少于开腹组的(181.2±121.3)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为(3.0±0.5)d, 早于开腹组的(4.5±0.8)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术前和术后腹膜组织中ICAM-1和整合素β1表达阳性率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前后腹膜组织中ICAM-1的阳性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 腹腔镜组术后腹膜组织中整合素β1的阳性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腹膜组织中ICAM-1和整合素β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欧美国家中结肠癌占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第三位[4]。尽管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诸多方法的不断出现, 但是手术切除依然是目前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人体重要脏器储备的降低和伴随的多种内科疾病, 使人接受外科手术变的复杂化, 年龄也被确定是术后出现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指标。特别是超过70岁的人往往伴随多系统的慢性疾患, 手术的耐受力降低, 作为特定的人群, 人需要特殊的疾病治疗手段。而人重要脏器储备的降低和伴随的多种内科疾病, 使人接受外科手术变的复杂化, 年龄也被确定是术后出现较高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指标。
传统的开腹手术在腹腔镜下使用内镜闭合器切断远端直肠, 会由于患者盆腔狭窄及超低位切除时, 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而采用腹腔镜下肠膜游离, 经肛外翻拖出式手术, 更轻松完成了直肠切除闭合及超低位吻合手术。克服了上面盆腔狭窄导致的手术操作难的问题, 并且在可直视的情况下操作, 又保证了肿瘤的切缘的情况下切断直肠而切缘无肿瘤, 提高了肿瘤切除的效率[5]。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患者新的选择。本研究显示, 结肠癌患者多患多种疾病, 患2~3种的百分率较高, 脏器功能储备差, 因此, 选择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小的腹腔镜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另外患者术前要控制好血压、血糖等重要指标。为顺利度过手术做准备;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术后腹膜组织中ICAM-1和整合素β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结肠癌的腹腔转移率, 这也和既往的研究相符。手术前后腹膜组织中整合素β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考虑与手术的创伤的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
综上所述, 本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不增加腹腔腹膜粘附因子的表达, 远期疗效好, 适合在结肠癌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世明.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分析.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3, 11(4):293-294.
[2] 史经汉, 谷振光, 李永传. 腹腔镜及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术中指标及预后的比较.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10):1367-1369.
[3] 左俊华.细胞膜荧光染料用于定量检测体内外细胞增殖和肝脂肪酶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南方医科大学, 2014.
[4] 谢勇, 王君辅, 李红浪.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3):276-278.
[5] 杨鹏. PKM2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粘附及炎症因子分泌的机制研究.山西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