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7-06-27吴娴清
吴娴清
一、引言
西方教育界认为,提问是思考的开始,思考越深入,越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教师怕“误事”,怕“费时”,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的思考被动、机械,教师又难以捕捉到学生真正疑难症结之处,教学没有针对性。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质疑成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和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在这方面教师可着力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二、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再加上处于“师道尊严”“众目睽睽”的紧张氛围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提问不成,反而成了老师和同学的笑柄,久而久之,他们便以不惹麻烦为由,拒绝提问。因此,要让学生养成爱问的习惯,就应先让学生拥有质疑的自由感、安全感和愉悦感。
1.留足“时空”,让质疑成为可能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操纵着每个教学环节的“收”与“放”的度,想诱发学生多发问,教师要消除心理负担,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由质疑, 时时处处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来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友爱的情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怀疑、质疑,闯闯知识的“禁区”。
2.积极回应,让质疑得以继续
教学中,教师要妥善对待学生的质疑:学生心生疑团时,教师应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鼓励他们大胆说出疑问;当学生疑问模糊或表达不清时,教师应耐心引导,和学生一起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处提问;当学生的疑问有偏差时,教师不能加以嘲笑,应肯定其敢于质疑的勇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不失面子,这样才能有后续的质疑。当然,学生的疑问,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一味夸奖的懵懂层次,应给予评论、回答。教师要评论其提问的角度对否,问题价值的高低,给学生质疑一个正确的方向,相信只要教师的语言婉转、中肯,学生是乐于接受的。教师应及时回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即使某个问题不便于回答,也应做出说明。学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天性,教师只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给予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拥有满足感,相信学生会敢于质疑、爱上质疑。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
所谓“疑出有因,触景生情”,熟悉的情景是激发学生质疑的动力、搭建学生质疑的桥梁。故而,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借助于生动的问题情境来呈现,在学习内容和求知心理之间不断制造矛盾,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助燃学生心中的疑火,促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的迫切心理。
1.寻生活知识之原型
数学知识应用广泛,利用其生活原型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唤起学生的亲切感、真实感,继而产生迫切的质疑愿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展示三种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行驶的场景,司空见惯的生活情境换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提出问题请求帮助,慢慢地去揭开圆“一中同长”的面纱。
2.融枯燥知识于生动活泼
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征,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为打开学生问题的“闸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可以用竞赛的形式拉开新课的序幕:“咱们比比看,谁能更快找到含有‘3因数的数?”在事实面前,学生会产生疑惑,激发起求知欲。
3.置平淡顺利为矛盾冲突
利用小学生“好胜、不服输”的性格,故意设置思维上的障碍,激起学生心中的疑团。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教师先出示“26+3”等不进位的题目,再出示“ 26+7 ”,此时学生被“卡”住了,思维产生了障碍,而障碍也激起了学生心中的重重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其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教师必须做到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挖地三尺”,因“材”而异,相信在精妙的问题情境下,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指导质疑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
小学生由于阅历与经验不足,仅靠敢问、想问的冲劲还是不够的,如何才能一针见血地找出实质性、关键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寻找问题的角度和质疑的方法。
1.言传身教,作出示范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提问的角度、表达方式甚至说话的口吻,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因而,教师的问题要科学设计、精心安排,注意向学生传达思考的方式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模仿、思考,学到质疑的本领。
2.旁敲侧引,寻找方法
(1)在知识的“来龙”上找。如果学生对“知识点是在哪些旧知识上派生出来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它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问题模糊不清,就可以趁机发问。 如《圆柱的体积》一课,如何将圆柱体变成长方体?圆柱体与拼成的长方体之间有哪些联系?为什么会有这些联系?一连串的疑团可以促使学生寻找连接新旧知识桥梁的途径。
(2)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时,就可据此提问。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质疑:为什么要用两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用其他的数可以吗?
(3)在知识的“去脉”上找,如果学习某知识点时不了解它的作用,也一样可以提问,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鼓励学生质疑教师与教材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3.依葫芦画瓢,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思维困惑的主要手段。可是,许多学生在质疑时,往往心中存有疑團,却表达不出来,或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该情况下教师要采取诱导、修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而且可以就一些实例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直至掌握技巧。如 :
(1)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问底,其表现形式为“为什么……?”
(2)反问法。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3)联系实际法。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打比方,从而阐述疑惑。
五、结语
当然,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彻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希望就以上的论述,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仁携手共进。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