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探讨
2017-06-27马同勋
马同勋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之石。数学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与培养,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关键词:数学思维;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生活元素;动手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固然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数学技能,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让他们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亲自探究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的科学思维,这才是优质的教学模式。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甜蜜的牵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效率远高于处在严肃、紧张的氛围之中。小学生年龄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探究欲,这是其自身优势;反之,也正是由于年龄小,意志力、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教学容易出现发呆、走神、讲话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一实际情况,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颜悦色的教学言语,营造并把握好课堂氛围,确保学生尽可能地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另一方面,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心理上较为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肯定、表扬,从而获得心理满足。教师可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放低自己的姿态,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从喜欢教师延伸为喜欢数学。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想象力十分丰富,但过于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能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确保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喜爱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以故事性语言创设情境,能切实引导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笔者对学生说:“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牧民在阳光下歌唱,马儿悠闲地吃着青草。这时候,一只可怜的小马驹由于犯了错误,受到了惩罚。主人将它拴在木桩上,它失去了自由。拴着小马驹的绳子长6米,如果你就是这匹小马,当你饿的时候,你能吃多大面积的青草?”听完老师的描述后,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有的学生凝神思考,有的学生拿出纸笔……学生有了浓烈的求知欲,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得到顺利开展。
三、融入生活元素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光靠理论的接受、重复的练习,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引导,学生受到启发之后,在生活中进行实际的探索、感悟,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切的、实用的。例如,教学“分数”时,笔者从生活实例出发:“杯中装满牛奶,先喝掉1/2,然后注满水,再喝掉1/3,请问整个过程中,喝水多还是喝的牛奶多?”問题虽然简单,但紧密联系生活,相比较单纯的“分数加减运算”,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强了。正是由于融入了生活元素,小学生对数学问题才会感觉到亲切、真实,从而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四、亲自动手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在生活中时时可见、处处可循。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小学生年龄小,数学思维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形体”的性质变换不能在脑海中形成清晰明了的印象,需要借助直观的观察才能加深印象,深入理解。理论与实践并行,才能“有理有据”、查缺补漏。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追求卷面分数,从而轻视或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试想,倘若学生只是凭借模仿、记忆,死记硬背地套用公式、定理,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操作、观察,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又怎能得到实践的支撑?而在头脑中“虚幻”出的数学思维,岂不是纸上谈兵?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应多给他们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务实、自主的学习品质。在教学“正方形”时,笔者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剪刀、纸片,按照边长为5厘米的要求亲自裁剪,待他们裁剪好之后,学生手拿正方形,笔者再因势利导展开教学。
总之,数学思维是认识与学好数学的一种重要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吕 靖.关于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18):171-172.
[2]郑雪梅.论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69-270.
(作者单位:河北省固安县东湾乡东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