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作家传记学术内涵的深入开掘

2017-06-27吴福辉

书屋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术性传记文学史

吴福辉

在我的印象中,赵焕亭研究现代作家传记的时间可不短了,甚至私心里以为这研究已经停顿。我认识赵焕亭是因近二十年来在河南大学博士点的工作,豫地各种年龄、资历的现代文学研究者一回生二回熟,慢慢都熟识了。后来,她来北京读学位,曾多次听她谈起过这个题目,当时觉得还新鲜,关注点也容易集中,可是为此要读多少让人血脉贲张和并不轻松的书籍呢,劳动强度够大(翻看附录里的作家传记统计索引就知道了)。赵焕亭是个本分的人,有股子韧劲,咬住一个课题不放才符合她的性格。还好,她证明了自己,眼前的这部书稿终于被她“磨”出来了。

书稿开头便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作家传记写作形成了一个繁盛期,这标志是差不多每一位现代作家都有了一部到几部的传记;创作的多而杂,泥沙俱下,以及对它们研究的严重滞后,成了实际的状况。而本书正是立足在这个富于“中国特色”的传记写作和传记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段作家传记创作潮流的澎湃汹涌,自然就不会有今天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的传记写作已经沉淀四十年了,方有了这一领域的材料和理论的积累,有了今日的研究视野、格局、手笔,早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书中对这样的研究趋势做了分析,认为是时代的转折、新的文化环境的组成和读者趣味的导向,共同构成思想禁区的某种突破所致的。这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想补充的是,还有一代传记作者观念转换的原因。带头写作现代作家传记的,大部皆学者出身,研究作家原是他们的本行,可是过去是用僵硬的教条来衡量人的,今不如昔不能写,盖棺不论定不能写,各种限制套在脖子上,无法畅言。现在他们觉得有许多话可说,要一吐为快。此外,原来天天研究的是别人的文学创作,所写只是论证这些作家,现在等来了描述自己心仪作家的机会了,可以臧否人物指点江山了,这便是传记写作。这种写作等于是解放了文学的“生产力”,帮助他们实现了“创作”的理想。再一个方面,如果没有传记研究的现况,也就不会有本书。作者是依据当今传记研究存在的四大软肋,针对“现代传记中的作者主体性”、“传记中传主作品的呈现”、“传记中的原型考证”、“传记童年叙事的启示”这四个“薄弱”环节,来进行全书要点的设计,构思结构的。不管这四个问题抓得准确与否(可以讨论),围绕研究现状来提炼问题、铺排论证,确实为本书特色。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作家传记学术价值的有意开掘。传记写作的学术性角度被凸出了,还扩大运用了这个角度。本来,作家传记就具备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这样两个方面,研究者等于是站在两者之间。如果强调了文学,传记即为“散文”之一种,应当作为有述有评的“散文”来欣赏品鉴,作为面对人物的夹叙夹议的文体来研究。而传主及传内其他围绕传主的形形色色人物,是可以使用各种文学手段来加以刻画的。作者在全书透出的意思是认为传记并不等同于散文,它是一种尚未稳定的文类,其实就是隐隐指它内在横跨的学术品格。那么如果强调了学术呢,就可以从有关作家材料的采集、甄别、爬梳、概括,对作家传主的认识的提出、论述的步骤等方面来对待作家传记。学术性成分,明确地体现在本书的结构上。它将传記“写什么”内化了,而让“怎么写”浮出水面,从中提炼出问题给予学术评价,这便是本书的基本思路。比如纪实和虚构的关系,是传记的理论问题,在这本书的表面就几乎消失了,却在怎样处理作者和传主的关系里将作者的主体性问题浮出水面,成就为第一章(全书一共仅仅四章)。于是学术性的纪实和虚构问题,便内化为探讨客观纪实已经不是当今传记的主流,而充分发挥主体性使传记充满记述者的个性的,才是今日关注所在。由传记看学人品格、情感气质和专业特点对写作产生影响,遂成为这一章学术分析的着眼点。同样的,在其他各章里,研究传记作者如何破解、诠释作品,追溯作家的生命过程,如同文学史探究作用的一种引申,被使用着。而书中研究“考证”型传记的一章,更具学术性,如同一篇考证型论文之延长。从传记的史学特征上研究作家生平原型、人物故事原型的问题,其中以对《路翎传》的研究最有代表性,有说服力地证明了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等创作的“自传”性质;研究认为朱珩青《路翎传》的写作将考证的过程、结果,路翎出生地、年龄、生父死因、家人亲友与小说人物的对应关系,都一一写进,与传主的文学生命和创作相链接,成为扎实、鲜明的考证型传记。这就是对传记学术价值的新开掘。另,关于童年叙事和童年体验,原应是文学性很强的内容,现在归入了“文学史不大谈作家的童年,而许多传记大都从童年说起”这个范畴给予很高的地位,于是,学术性的眼光在此“童年”视镜里就显著十分了。因而说到底,本书的分析传记作者可以与分析文学史作者一样,取相似的研究态度。甚至认为,虽然作家传记和文学史有着许多不同的侧重点,但两者可以互补。明确地说出作家传记和文学史可以构成“互文”关系,初听会觉怪异,想想是有启发性,是有见地的。因为它把作家传记的学术内涵,推到了和文学史并行的地步。

全书从前到后自典型个案入手,以同类的个案结束,是结构法,也是写法。在外部,四种作家传记写作的典型现象,平摊罗列。到内部,挖掘出每一题的各个“侧面”,如“童年体验”,可分通向作家的人生走向、显示作家所写作品的文化特征、表明作家的生活哲学、表现童年记忆是众多天才作家的温床,是这样一个面一个面地合成了全像的。“侧面”包括衍生的话题,像本书作者虽然对传记的主体性大加支持,但对部分郁达夫传记的滥情写作,还是提出了不能“过度”的警告。因为假如历史事实可以随性夸张,“戏说”之风最终会将“主体性”一起埋葬。作者对于各种有代表性的传记,往往用其他传记进行比较,还用传记性的论文来做比较,从而发现背后的隐秘东西。这不是猎奇,不是哗众取宠,恰是传记的读者阅读期待带来的一条“解密”规则。传记解读作品可以揭示出被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忽略的方面,原型考证可以挖出传主思想的隐蔽角落,儿童记忆可以解开传主和其作品的原始密码,都是重视传记应有的对作家做新发现的作用的。典型个案的写法,好处是显著、集中,容易把握,但也易封闭。围着每本传记的本身转,是难以随时灵活地深向全书要旨的。读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把传记本身说得过多,转不回身来,忘记了要紧的是需指向传记写作的总体规律。

此书整体性的理论深度还可提高,但因全书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就像是流光逝音,会留下了一些发人思考的话题。只要仔细阅读,不同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发现。比如促发我做专业思考的,就有下面几条:第一,“突出作者主体性是优秀传记的标准之一”,这句话很易引起异议。不过作者有预见地补充了一句:“作者主体性突出的传记未必是优秀的传记,但优秀的传记一定是突出作者主体性的传记。”这就全面了。第二,在罗列萧红所有作品涉及儿童视角的名单时,我发现重要作品里只有较早出版的《生死场》不在列。《生死场》确实含了较多的政治写作动机(田沁鑫的话剧改编就是抓住此点发挥的),这是否暗示了政治性强的文学文本可能少用儿童视角,儿童视角不仅是叙事学问题,更是文化问题。第三,作者抓住了传记文体不确定和传记理论不深入的现况,抱怨其“不足”和“欠规范”,但这是有片面性的。它们固然不成熟,但也是一种“活跃”、“上升”的机遇,是提供理论概括的开阔空间和不被成规所拘的好时机啊。事情要从多面看。

就像文学性传记如研究不透,学术性传记的认知也会受到制约一样,这两种传记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学术性传记也罢,文学性传记也罢,都应按照各自的轨道走下去。现在被此书从传记的学术性角度推进了一步,以至于提出了作家传记与文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互文”的观点,虽不一定成熟,究竟是一家之言,是一种能够不断追踪下去的研究思路。我将这种启发性都一股脑算在这本专著的成绩单上了。

猜你喜欢

学术性传记文学史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辩证理解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真实性”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