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作文语言生动性浅探
2017-06-27欧阳小勇
欧阳小勇
我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26年,致力作文教研教改,大胆尝试“快速作文”“ 创新作文”“兴趣作文”等课改新模式。一直以来,我深感学生作文缺乏生动性,缺乏打动读者的亮点,语言干枯,毫无神采,很难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不会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基于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语言的生动性进行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写出生动的文章,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想象力
众所周知,阅读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能丰富语言词汇,而且能培养想象力。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文章有语言生动、文质优美的散文,如《春》《天山之夏》;富有文化内涵的寓言神话《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有充满情趣的童话《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语言凝练、情感丰富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日》,等等。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并结合小练笔训练。另外,教科书中还有不少课文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狐假虎威》《乌鸦和狐狸》等,教师就要利用这些文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地进行续写……
除了课内阅读,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在班上要求每个学生每期拿一本不一样的课外书来,这样班级的图书就会越来越多,让学生在班上相互传阅。为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在班上给学生创设交流展示的平台,每周开展一次讲故事比赛或谈读书体会活动。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展想象力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事物,如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鼻去闻、用手去摸等,去全方位感受。例如,三年级上册作文训练中描写一种花。我就布置学生先认真观察喜爱的某种花,教他们观察花及花瓣的形状、颜色,闻一闻花香,并观察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这样,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中,想象的翅膀自然展开了,于是,在作文中就创造出许多优美语句“桃花的样子很可爱,有的像太阳,有的像烟花,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桃花有五个花瓣,一层一层的像小朋友手牵着手”“闻着桃花香味,好像自己也是桃花了,风一吹,我仿佛与桃花一起跳舞”……
又如,五年级作文训练写《身边的老人》,我先布置学生在家里仔细观察爷爷奶奶头发、脸部、双手等外貌特点以及体态、说话表情及动作。于是,学生創作了许多传神的语言“布满老茧的双手,像枯树皮一样粗糙”“爷爷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眼角的皱纹像水面上的波纹”“奶奶背驼了,显得越来越矮,走起路来很吃力,还用手撑着膝盖”……
二、训练语言写作技巧,触动灵感
1.多添加修饰语,让句子圆润动人
有的学生作文,语言总是干巴巴的,如果能恰当加以修饰、充实,语句就会绽放异彩。比如《难忘的一天》作文中,有学生第一段起初这样写“今天,我和爸爸坐车去乡下老家。”我指导他修改“今天,天气晴朗,清晨鸟儿就在树上唱歌啦,我高兴地和爸爸一起坐车去美丽的老家,开始愉快的旅行。”又如,“我同爸爸赶集,买了一棵白菜。”可以修改为“我同爸爸高兴地来到乡下集市,买了一棵青翠欲滴的大白菜,爸爸笑眯眯地说,乡下的白菜就是不一样,看着都舒服,吃起来更美味。”
2.活用修辞手法,让语言神采飞扬
修辞用得好,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例如,我上《快乐的课间活动》作文课,这篇作文的题材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如吹泡泡、打乒乓球、跳绳、摇呼啦圈、捉迷藏,等等,学生们自然有话写,关键是如何把语言写生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首先训练学生放开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将乒乓球、羽毛球、一串串泡泡等物体拟人化,看成是可爱的小伙伴,惹人喜爱;并活用比喻,乒乓球像小精灵,羽毛球像小仙女,跳绳的同学像蝴蝶……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就创作出许多美妙的句子。
例如,“那摇呼啦圈的女同学,笑容灿烂,像一朵盛开的桃花”那吹出来的肥皂泡泡可有趣啦,有的像可爱的冰糖葫芦,有的像亲密无间的朋友在窃窃私语,有的像一朵朵白云在空中飘呀飘,“乒乓球左一飞,右一飞,在空中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当然,提高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很多,技巧也很多,笔者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在此文中略作探索,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