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内外海上风电基础型式与发展趋势

2017-06-27贾晓辉关辉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浮式吸力型式

贾晓辉,关辉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42)

浅谈国内外海上风电基础型式与发展趋势

贾晓辉,关辉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42)

本文简单介绍了海上风机的各种基础型式,较为详细地对基础型式的结构、适用的海域(水深和地质)、施工方法、优缺点、国内外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重点是对浮式和IBGS概念基础的提出,希望能够为国内同类型或相似工程的投资、设计、施工和安装提供较为多元化的选择和参考的依据。

海上风电;基础型式;浮式基础;IBGS;概念基础

国内风能从刚开始起步时的补充能源,变成现在的替代能源,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在我国陆上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近些年,随着“弃风限电”情况的出现和国家政策的实施,人们已经注意到陆上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于是将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速大、风向较稳定的海上风能。早在1990年,第一座海上风机在瑞典Baltic Sea海岸架设成功,人们已经看到了海上风电的巨大潜力。2006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成为推动我国海上风能利用的催化剂,2011年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杭州湾东大桥海上风电就是最好的印证。通过对国内外已经建成的海上风电场投资比例大数据的分析,风机基础成本约占风电场总成本的20%~30%,是造成海上风电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合理使用基础结构型式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重点。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海上风电基础型式随着各地迥异的海域、地质和天气等因素也逐渐趋于多样化,目前国内外海上风电基础型式可分为四大类:桩承式基础、重力式基础、吸力式基础、浮式基础。

1 桩承式基础

桩承式基础可分为:单桩基础、群桩基础、三脚架基础、导管架基础。

(1)单桩基础。单桩基础即单根钢管桩基础是由一个直径在3~7m之间的钢管桩构成,适用于小于25m的水域,其结构特点是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对于软土地基可采用锤击沉桩法,对于岩石地基可采用钻孔的方法,也可在岩石地基内形成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由于该基础生产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过程易控制,施工单位经验较丰富等优点,目前成为海上风机的主流基础结构。目前国内外此种基础型式结构应用较为广泛,如中国的盐城东台项目(2016)、大连庄河项目(岩地钻孔法)(2017);英国的Sheringham Shoal(2012);丹麦的homs Rev(2009);爱尔兰的Arklow Bank(2003);荷兰的WP Q7(2005)等项目。

(2)群桩基础。群桩基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高桩承台群桩基础(有预埋基础环和预埋锚栓等型式),由基桩和上部承台(包括混凝土承台和钢承台)组成,适用于5~20m的水域。斜桩基桩沿一定半径的圆周布设,对抵抗水平位移和结构受力较为有利,但桩基相对较长,总体结构偏于厚重。因波浪对承台产生较大的顶推力作用,需对基桩承台的连接采取加固措施。目前国内此种基础型式较为常见,如盐城响水项目,采用的就是预埋基础环和预埋锚栓(试验桩)高桩承台基础型式,还有上海东大桥风电场项目,采用8根1~3m直径的钢管桩作为基桩,在承台底面呈圆周形均匀布置。

(3)三脚架基础。用三根1~3m直径的钢管桩定位于海底,埋置于海床下10~20m的地方,三脚桁架为预制构件,承受上部塔筒荷载,并将应力与力矩传递于三根钢桩。三根桩成等边三角形均匀布设,桩顶通过钢套管支撑上部三脚桁架结构,构成组合式基础。该基础自重较轻,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好,适用于15~30m的水域。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项目采用三脚架式基础,如我国的南通如东项目(潮间带);德国的Alpha Ventus(2010)中的Multibrid公司的6台;瑞典的Nogersund(1990)等项目。

(4)导管架基础。导管架基础是一钢质锥台形空间框架,以钢管为骨架,在陆上预制完成,再运输到安装点就位,将钢管桩从导管中打入海底。该基础强度高,重量轻,承载力大,并能有效解决水下连接问题,适用于5~50m范围内的水域,但造价昂贵,需要大量的钢材,易受天气和海浪的影响。导管架基础是深海海域风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国内此种基础型式还在试验阶段,如珠海桂山项目,国外也处于发展阶段,如德国的Alpha Ventus(2010)海上风电场中的6台Repower机组;英国Beatrice(2006)示范海上风电场中的两台5MW机组、Ormonde(2012)等项目。

2 重力式基础

重力式基础主要依靠自重使风机垂直矗立在海面上,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其承载力小、制造工艺简单,适合岩土地基及坚硬的黏土、砂土,地基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撑基础结构自重和环境荷载等,应用于0~10m的水域。

早期的海上风电基础均采用此基础型式,国内对此基础型式还在试验阶段,如盐城响水项目中的两台风机基础(复合筒式结构),采用的就是重力式基础和吸力式基础相结合的基础结构;还有就是瑞典的Lillgrund Oresund(2008);丹麦的Sprogo(2009);比利时的Belwind(2011)等项目。

3 吸力式基础

吸力式基础又称为负压筒式基础,该基础分为单筒及多筒吸力式沉箱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工程基础结构型式,适用于地质条件为砂性土或软黏土的各种水深条件风场。由于其材料安装成本低于桩承式基础,且易于海上运输和安装而受到海上风力发电行业的青睐。

吸力式基础在海上风电场工程的应用案例较少,如丹麦的Frederikshaven(2003),由此看来,吸力式基础发展空间较大,但是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 浮式基础

浮式基础根据水深、天气和安装需求的不同,可分为TLP、Spar、Semi、Barge,是漂浮在海面上的盒式平台,再用锚泊系统锚定于海床,适用于大于50m的水域,是未来深海海域风机基础发展的趋势之一。

国内此种基础结构型式还在学习和积累经验阶段,目前还没有海上风电工程采用,国外此种基础型式已经处于发展阶段,如荷兰的Blue H Technologies公司在2008年用离岸油井的技术开发出世界第一座浮式风能发电机(80kW),安装在意大利南部Puglia外海的风电场;2009年挪威Karmoy海域的Hywind(采用Spar基础);葡萄牙Priciple Power的Wind Float(2011);University of Maine(2013)造了一个1:8的大尺度样机模型在海上进行了试验,基础配备三个锚杆和三个浮箱;在2013年,日本建造了两个样机:半潜式和Spar式基础;2017年挪威石油在位于Scotland的Pilot Park浮式风电场安装五台6MW风机,基础采用Spar基础并通过锚链固定于海床。

5 IBGS概念基础

IBGS(Inward Battered Guide Structure)概念基础由Keystone设计,并在2016年于美国境内的Block Island海上风电场正式投产,此风电场为美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投资2.9亿美元,配备五台6MW GE Haliade风机,水深23~28m,产生的电力可满足Block Island居民90%的能源需求。

如图1所示,IBGS基础类似于导管架,但整体结构却非常紧凑,性能较好,同等条件下比传统的导管架结构节省钢材,同时整个结构节点也较其减少了9个,焊接工作量低,建造方便,安装也较为简单。虽然是三腿结构,但其实是四根基桩,风机中部与中间基桩连接,这对于整体结构的稳性有较大帮助。

图1 导管架和IBGS

相关资料显示,Keystone对于飓风条件影响下的导管架基础做了很多研究,并将其专利IBGS同传统导管架进行过比较,同样的风机、同样的OP条件,在强度、固有频率都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IBGS比传统导管架轻20%,安装成本低20%。IBGS已经在英国作为测风塔基础进行了建造安装,如果真的能够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无疑将在海上风电基础型式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6 结语

本文介绍了桩承式基础、重力式基础、吸力式基础和浮式基础以及相应的基础型式的结构、适用的海域(水深和地质)、施工方法、优缺点、国内外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再到IBGS概念基础的提出,体现了风机基础型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利于业主方成本化和合理化投资,又有利于设计方因地制宜的设计和参考,更有利于施工方对本工程风机基础的施工、安装和学习。

[1]陈达.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

TM614

A

1671-0711(2017)06(下)-0131-02

猜你喜欢

浮式吸力型式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ROV在海上吸力桩安装场景的应用及安装精度和风险控制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关于浮式防波堤消能效果及透射系数的研究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基础频域动力响应分析新技术
ROV搭载吸力泵安装大型吸力锚方案设计与实践
不同动力型式的巡飞弹总体参数对比分析
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相关技术专利报告
超强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