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综述

2017-06-27郭晓玲

产经评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合谋效应竞争

李 凯 郭晓玲

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综述

李 凯 郭晓玲

产业链之间的横纵整合已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重要发展模式。垂直整合是指通过兼并生产、分销等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以达到外部交易内部化的经济目的。由垂直整合策略引发的反竞争效应和效率增进效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从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述近几十年来关于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主要动因,综合考察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正反双重效应及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社会福利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纵向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最后,在对已有文献总结凝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的新视角,以促进相关领域的理论深入与研究。

产业链间; 垂直整合; 反竞争效应; 效率增进效应; 市场圈定; 绩效

一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并购浪潮的不断深化,产业链之间的横纵整合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扩张的主要发展模式。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行业内横向整合产生的竞争效应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看法比较统一,认为横向整合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规模经济效益(Peteraf,1993[1];Cai和Obara,2009[2];Zschille,2015[3];李怀等,2011[4])。然而,对于产业间纵向垂直整合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福利效果影响,长期以来理论界未能达成一致的观点*垂直整合体现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关系,包括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纵向一体化和非完全性的部分整合。国外研究中将“垂直整合”与“纵向一体化”统称为“Vertical Integration”,但实质二者有区别。在国内的研究中,垂直整合被称作“纵向整合”或“纵向一体化”,本文研究中的“垂直整合”具体指广义上的“纵向一体化”,而非狭义上的合并。。从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献来看,垂直整合产生的社会福利效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具有抑制作用的反竞争效应和具有积极作用的效率增进效应。前者认为垂直整合通过市场圈定与合谋策略增大兼并方的市场势力,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和最终产品价格,从而导致整合企业的利润增加,社会整体福利下降;后者认为垂直整合可以消除双重加价带来的市场价格扭曲,使交易成本内部化,在降低最终产品价格的同时增加联合利润和消费者福利。各国反垄断机构是禁止还是批准某一具体行业的垂直整合行为,主要取决于垂直整合到底是造成垄断还是带来了效率,权衡该垂直整合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效应。

在实际生活中,垂直整合的案例层出不穷。2016年美国主要的电信运营商之一AT&T收购时代华纳就是典型的垂直整合策略案例。强强联合后的整合使双方市场势力增强,很可能通过市场圈定拒绝向其他渠道供货,破坏竞争的公平性,抑制竞争会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另一典型垂直整合案例是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Shell)2015年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这一举措成为近10年来能源行业的首次大型并购案。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这种后向整合可以使外部交易内部化,不仅可以降低寻找新油田储备的成本和风险,压缩供应链成本,还可以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归总如上垂直整合案例,可以看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何同一策略行为在不同的案例中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整合结果?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垂直整合策略是出于什么原因?如何权衡两种经济效应的大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什么?以及政府制定相应的规制政策依据标准是什么?以上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以往关于垂直整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数研究将两种社会福利效应割裂开来,即在特定的垄断市场结构或者连续的双寡头市场结构下独立进行探讨,鲜有文献将两种效应同时加以考虑。此外,已有关于垂直整合的研究综述视角比较单一,主要关注产业组织理论视角下垂直整合产生的动因和反垄断政策的演变,从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垂直整合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综述的较少(芮明杰和刘明宇,2006[5];黄建军和李英,2012[6])。鉴于此,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归纳并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垂直整合策略的动因、社会效应及福利影响等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同时还从实证角度总结了垂直整合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为纵向关系理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

下面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梳理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动因;第三部分对垂直整合策略反竞争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评述;第四部分对垂直整合策略效率增进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评述;第五部分对垂直整合与企业市场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评述;第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展望垂直整合策略未来的研究动向。

二 产业链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动因

纵向关系是指处于同一产品的生产、分销等不同生产阶段上的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对纵向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纵向约束(Vertical Constraint)和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的社会福利效应及企业策略分析。纵向约束是指通过契约或其他形式对同一产业不同环节的交易关系实施限制的竞争行为,如:转售价格维持(RPM)、排他交易(Exclusive Dealing)、独占区域(Exclusive Territories)、搭售(Tying)等。垂直整合是指通过兼并生产、分销等产业链的不同阶段,以达到使用企业内部交易形式来替代市场外部交易的经济目的。

随着经济发展主流观点的不断变迁,早期产业组织学派从不同角度对垂直整合产生的动因给出了多种理论解释。二战后初期,以Mason和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基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垂直整合通过垄断势力延伸进而限制竞争(Bain,1956[7],1968[8])。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Stilger和Demsetz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逐渐取代哈佛学派成为美国反垄断法的主流经济学基础。芝加哥学派从价格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垂直整合是由效率机制引致的市场结构的改变,因此其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Stigler,1996[9],1955[10],1957[11]; Demsetz,1973[12],1999[1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Shapiro和Baker为代表的后芝加哥学派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经济学和博弈论思想,认为垂直整合既可能出于市场势力的动机,也可能出于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应当通过动态博弈分析,综合权衡垂直整合行为的反竞争效应与效率增进效应(Shapiro,1999[14];Baker,1997[15];泰勒尔,1997[16])。后期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形式等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相关的主流经济理论也不断演化和变迁。总结以上所有观点,本文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经济效率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六个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垂直整合产生的原因及其经济收益,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垂直整合动因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该图由作者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总结绘制而成。

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认为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通过垂直整合获取市场势力,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实施歧视性定价等手段对产业链上的非整合企业进行纵向控制,达到排斥竞争对手和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Bain,1956[7],1968[8])。产业组织领域的哈佛学派从SCP分析框架出发,将垂直整合与垄断动机紧密相连,着重强调垄断势力导致的垂直整合会破坏竞争性市场结构,对社会福利和市场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外部来观察垄断或竞争等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作用,而以 Coase(1937)[17]和Williamson(1971)[18]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则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优势角度出发。Coase(1937)[17]认为市场组织经济活动是有成本的,企业内部也存在组织经济活动的成本,因此企业的边界将取决于这两个成本在边际上的比较。Williamson(1975[19],1985[20])在Coase的基础上,从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角度出发,认为资产专用性是企业进行垂直整合的重要决定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提高企业绩效。Klein et al.(1978)[21]进一步指出,垂直整合在避免资产专用性导致的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特征的可占用性准租(Appropriable Quasi Rents)出现的同时,可以增加双方的投资效率,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交易费用理论主要从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出发,把企业垂直整合归因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随着产权理论的发展,Grossman和Hart(1986)[22]在交易成本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理论,该理论认为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权利包含着事先不能界定的剩余权利,即认为垂直整合产生的动因是在不完备契约中未规定的事情发生时拥有上下游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一种策略。产权理论从激励角度研究垂直整合的成本与收益,认为垂直整合本身就是对所有权的控制。这种策略行为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资产专用性所造成的机会主义风险。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由Stigler(1951)[23]提出,主要从优化规模经济结构的角度考虑垂直整合行为,该理论认为垂直整合水平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当产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市场规模增大时,专业化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企业会选择纵向分离;当产业处于幼稚期和衰退期,市场规模收缩时,难以支撑部门独立生存运营,企业会选择垂直整合。因此,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垂直整合策略与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密切相关。

无论是产业组织理论还是交易费用理论均把企业当作“黑箱”来分析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原因,而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技术或能力等内部异质性特征对企业运营战略的重要性。以Posner(1976)[24]和Bork(1978)[25]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了技术经济效率理论,该理论认为垂直整合产生的原因仅仅是技术效率,因为整合前后并没有涉及任何更多或更少的垄断,即垂直整合并不会增加企业的纵向控制力量,而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技术环节有机整合可以提高生产技术效率,使得参与整合的企业有利可图(Afuah,2001)[26]。因此,垂直整合的产生源于整合后由效率改善带来的技术经济效应。技术经济效率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是由技术决定的。

随着新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优势从单个企业竞争逐步延伸至纵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能力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从企业组织结构和协同效应角度考虑垂直整合行为,认为垂直整合可以使企业内部与外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组合起来,在提高整个产业链运作效能的同时,产生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以更好地实现生产效率的改进和经营效益的提高(Barney,1986[27];Loasby,2006[28];波特,2005[29])。企业能力理论从竞争优势内生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发展模式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垂直整合是企业通过相互协调、资源共享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手段。

从市场势力的攫取、交易成本的节约、资产所有权的控制、产业生命周期的界定到技术效率的改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纵观上述种种理论,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垂直整合动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每一种理论解释均仅从单一视角的静态研究出发,忽略了企业内外部多种动因相互融合、共同作用的多视角动态研究。此外,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的经济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相关规制政策的调整和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

三 垂直整合的反竞争效应

垂直整合主要通过市场圈定和合谋促进两个途径产生反竞争效应。早期的市场圈定理论认为垂直整合可以使整合后的厂商因市场势力增强而拒绝与其上游或下游的竞争对手交易,或者通过价格歧视排挤非一体化企业,破坏企业间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福利。Tirole(1988)[30]首次对市场圈定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市场圈定指的是一种商业行为,该行为限制若干买者与一个卖者接触的通道(上游圈定),或者限制若干卖者与一个买者接触的通道(下游圈定)。Rey和Tirole(2003)[31]进一步指出,市场圈定是上游主导厂商通过适当的方式拒绝竞争对手获得其生产的关键性投入品,其目的是形成上下游垄断势力,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利润*Rey和Tirole(2003)[31]在《产业组织手册》第III卷中又称市场圈定(Market Foreclosure)为纵向排斥(Vertical Foreclosure),并给出了一个全面的文献综述。他们认为纵向排斥是占主导地位的厂商以各种方式阻碍自己生产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出售给相邻生产环节的企业的一种特殊行为。。

合谋促进是指垂直整合通过消除破坏性买方、提高价格的可监控性和促进信息交换,而使上游市场或下游市场更容易形成合谋,或者使已有的合谋更稳定、更持久的情形。

(一)纵向市场圈定效应的研究综述

市场圈定又可以理解为市场的排斥竞争效应。早期学者对于垂直整合的反竞争效应主要从市场圈定视角展开,并通过严格的数学模型对垂直整合的排斥效应进行了分析。

学者Salinger(1988)[32]基于上下游均是连续双寡头的线性需求模型首次提出了“市场圈定”理论,假设上下游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数量竞争,研究了同质产品市场中上游垄断厂商对下游进行垂直整合的价格效应,认为垂直整合会对下游独立的竞争对手产生不利限制,导致其最终产品数量和价格均有所下降,而参与整合企业的最终产品市场份额和价格上升,这种市场排斥效应称为“市场圈定”。虽然Salinger证明垂直整合会导致市场圈定效应的出现,但其并没有对垂直整合的动机和内在作用机理给出完整的理论解释。随后,Ordover et al.(1990)[33]围绕“垄断效应”与“效率效应”之争,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OSS模型,认为由垂直整合产生的市场圈定效应导致整合后的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增加,而对竞争对手产生了限制。OSS模型假设厂商在一个连续双寡头的垂直市场结构且最终产品同质化的条件下进行伯川德价格竞争,讨论了上游垄断厂商的垂直整合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整合通过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和最终产品价格来弱化市场竞争,导致被圈定厂商利润、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降低,而参与整合企业可以从中获利。与Salinger(1988)[32]不同,Riordan和Salop(1995)[34]在模型中假设下游企业具有垄断市场势力,下游垄断企业的垂直整合会导致市场上最终产品价格上升,但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成本优势弥补因价格上升导致的福利损失。Baake et al.(2002)[35]在分析了市场圈定的起源与策略类型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圈定战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游企业完全拒绝向独立的下游企业提供中间产品的完全市场圈定战略;另一种是整合企业虽然向独立企业提供中间产品,但会实行歧视性定价,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市场圈定战略。Loertscher 和 Reisinger(2014)[36]在上游生产同质产品且下游进行古诺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研究垂直整合的动机以及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整合会导致市场圈定现象的出现,对竞争对手产生排斥作用,且市场集中度高的行业更倾向于实施垂直整合策略。

随着产权理论和契约理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有学者从交易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角度研究垂直整合的反竞争效应(Rey和Tirole,2003[31];Hart 和Tirole,1990[37])。Hart和Tirole(1990)[37]以降低交易费用和不完全市场两个角度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更加广义的市场排斥模型(H-T模型),在上游为一个垄断厂商且下游为双寡头的市场结构假设下,对垂直整合前后两种模式下的市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未进行垂直整合的情况下,上游垄断者不能完全实现垄断市场势力;而当上游垄断企业兼并一家下游企业形成一体化模式后,垂直整合企业通过实施差别定价对竞争企业产生市场圈定效应,提高最终产品价格,降低消费者福利。H-T模型是分析市场圈定现象的代表性模型,标志着市场圈定效应在理论模型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Rey和Tirole(2003)[31]从契约理论和承诺问题角度出发,解释了垂直整合的市场圈定效应,认为垂直整合使市场交易内部化,降低了机会主义风险,但其通过价格歧视或排斥交易行为从根本上维护了上游厂商的市场势力,增加了整合企业的利润和产业链上下游总利润,减少了竞争对手的利润,对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纵向市场结构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市场圈定效应的研究视角不断细化,基于技术策略选择和产品差异化视角下的市场圈定效应分析逐渐增多。Avenel和Barlet(2000)[38]认为上游垄断厂商面临潜在竞争对手时的垂直整合利润主要取决于上游整合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且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选择过程可以看作是纵向市场排斥的另一种途径。Beard et al.(2001)[39]构建了一个上游企业为具有市场势力的主导厂商和下游企业存在产品差异化且进行伯川德竞争双寡头的纵向市场结构,考察监管规制条件下,垂直整合对价格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企业实施整合后,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垂直整合会产生“破坏”作用,不利于市场竞争。Heeb(2003)[40]研究了互补品市场的垂直整合问题,结果表明,垂直整合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降低了竞争对手的利润,这种策略行为有助于必需品垄断者维护其垄断地位。Economides(2005)[41]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双寡头伯川德竞争模型,假定在中间产品具有互补性且最终产品具有可替代性的前提条件下,考虑存在产品差异化特征情况时的垂直整合问题,结果认为垂直整合是否具有市场排斥效应取决于产品的互补和替代程度。

国内同样有许多学者关注垂直整合效应,并得到一系列相关理论命题。张地生和陈宏民(2001)[42]在一般性假设下进行了下游企业实施垂直整合策略的社会福利效应分析,认为以获取垄断市场势力为目的的纵向市场圈定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且参与整合的下游企业的效率与社会总福利正相关。井辉和郇志坚(2007)[43]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对上下游厂商内生一体化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垂直整合可以降低自身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利润和社会福利;但会增加未进行垂直整合的厂商成本,从而通过价格歧视或市场圈定等策略性手段减少社会福利,不利于产业的发展。黄健柏和兰勇(2009)[44]基于中国铝业公司并购的具体案例,构建上游寡头竞争且下游完全竞争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垂直整合效应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案例剖析,结果表明,上游中铝并购下游电解铝市场时产生了明显的排斥圈定效应。

以上关于垂直整合下市场圈定效应理论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上下游完全垄断或者是连续双寡头的特定纵向结构下进行的分析,且大部分研究中都不考虑企业在中间市场的行为,默认企业不参与中间投入品的市场竞争。虽然以上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市场结构的假设具有一定局限性,但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反垄断政策角度来看,垂直整合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产生具有排斥竞争的市场圈定效应,从而抑制竞争,是产业链上下游市场势力延伸的体现,应该引起足够的社会关注。

(二)合谋促进效应的研究综述

垂直整合带来的反竞争效应除了体现在市场圈定效应上,还体现在合谋促进效应上。合谋促进效应是指同一市场中厂商间通过严格遵守某种非公开的协议,来提高竞争对手成本,降低市场竞争程度,使合谋厂商的产量或价格达到垄断水平下的最优,实现利润最大化。

合谋促进效应主要受市场结构性因素(市场集中度、行业壁垒、下游买方势力)、市场环境因素(需求供给环境、信息传递与信息不对称、产品差异性、价格的可观测性)和价格规制契约(转售价格维持、最优价格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而垂直整合作为一种有效的纵向控制手段是促使企业间通过合谋动机来获得市场势力进而增加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垂直整合合谋效应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合谋理论是伴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兴起的。Stigler(1964)[45]最早提出合谋促进理论,认为信息交流是维持合谋的重要因素。随后,William(1967)[46]首次分析了纵向市场结构下厂商的合谋动机,认为垂直整合能够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来促进厂商间的合谋,同时认为垂直整合也是导致技术异质性条件下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势力产生的重要原因。Reitman(1994)[47]证明无论企业之间是进行价格竞争还是数量竞争,产业链上下游实施垂直整合策略等同于企业在上游或下游进行合谋,产生一种反竞争效应,最终会削弱市场竞争,破坏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消费者剩余。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垂直整合产生的反竞争合谋效应的研究逐渐细化,衍生出不同研究视角。Riordan和Salop(1995)[34]从信息流角度,用一个非正式模型说明垂直整合是如何通过信息交换来促进合谋动机实现的。Nocke和White(2007)[48]在上游企业采用两部收费制的非线性定价策略下,系统研究了垂直整合策略产生的合谋问题。研究发现,企业之间的合并动机是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当上下游企业进行垂直整合时,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批发效应(Outlet Effects)和惩罚效应(Punishment Effects),作用于上游企业之间的合谋行为。无论下游企业之间进行古诺数量竞争还是伯川德价格竞争,“批发效应”均会大于“惩罚效应”,所以任何形式的垂直整合都会促进上游厂商间的共谋和勾结,除此之外,他认为下游买方势力越大,合谋效应带来的破坏性越强*文中的批发效应(Outlet Effects)指抑制非整合企业的背离动机;惩罚效应(Punishment Effects)指提高整合企业的背离动机,具体内容参见Nocke和White(2007)[48] 。。不同于Nocke和White(2007)[48]的非线性定价模型,Normann(2009)[49]基于下游线性定价模型,分析了上游企业垂直整合效应对下游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两部收费制模型下的效应一样,上游企业的垂直整合行为对具有反竞争效应的合谋动机具有促进和巩固作用,但线性模型下的社会总福利是非负的。

国内对于垂直整合产生的合谋效应的相关研究较少。吕忠禄和唐要家(2009)[50]从医药纵向市场结构视角出发,分析了“医药合谋”现象出现的原因。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具有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的市场特点,当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医药经销商形成代理关系促成合谋局面后,会使药品价格虚高,进而损害了消费者福利,且下游买方市场势力越大,合谋现象越严重,这与Nocke和White(2007)[48]得出的结论相一致。白让让(2016)[51]以汽车配件行业中“日资企业”的价格垄断案为背景,结合市场结构与利润的关系,构建了一个纵向关联结构下投入品价格合谋和集团内转移定价的理论模型,对垂直整合与合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汽车配件领域,日资企业之间的竞标价格合谋具有利润转移和纵向圈定的效果,即纵向关联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具有因合谋而产生的反竞争危害。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上游主导的还是下游主导的纵向关联市场结构中,垂直整合具有提高上下游企业间各自横向合谋动机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或防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的目的,最终产生反竞争效应。

综上所述,尽管垂直整合效应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关于其反竞争效应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大多学者认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垂直整合行为有可能通过市场圈定和合谋促进两种主要的策略手段来排斥竞争对手,维护其垄断地位。

四 垂直整合的效率增进效应

垂直整合的效率增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消除双重加价、节约市场交易费用、规避不确定性和促进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

在早期研究中,垂直整合带来的效率增进效应具体指消除双重加价(Double Marginalization)或者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效率优势。美国经济学家Spengler(1950)[52]最早在对产业组织理论分析过程中指出,假设在一个连续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上下游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为了实现各自利润最大化,会对每一阶段的边际成本实施一次加价,这种双重价格扭曲不仅使整个行业的利润低于整合时的企业利润,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之后,Greenhut和Ohta(1979)[53]将研究进一步扩展到连续寡头市场,更为细致地考察了垂直整合带来的效率促进作用,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垂直整合可以避免价格扭曲,消除双重加价问题,而且使产品产量增加,价格降低,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率。可以说,垂直整合为企业带来资源优势的同时,节约了交易成本,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Buzzell(1983)[54]认为,当依赖于外部的市场交易被认为是危险或不可靠的,垂直整合可以通过外部交易内部化降低资源配置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垂直整合能够激励产品创新和促进产品差异化,提高在信息交换和组织结构方面的效率(Porter,1985)[55]。

随着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探讨垂直整合效率增进作用的视角也逐渐扩展。以往研究垂直整合效应影响的文献中,主要关注企业的产量、价格、利润和社会福利等生产性行为,随着企业更加重视以创新为主的非生产性策略以后,越来越多学者将创新理论纳入研究框架,考虑纵向市场结构对企业合作研发激励、创新投资效应的影响。Brocas(2003)[56]考察了在上下游均为寡头厂商的市场结构中,垂直整合行为与上游厂商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整合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在促进上游厂商增加研发投资的同时,通过收取较低的许可费使下游厂商获得技术创新。Buehelr和Schmutzler(2008)[57]建立了一个上下游均为寡头厂商的理论模型,分析垂直整合对下游厂商研发投资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在非对称的纵向市场结构下,垂直整合能够促进下游企业的创新研发投资。

国内研究产品市场结构与创新研发的相关文献很多,但是多数研究集中于横向市场结构与创新激励以及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以垂直整合为背景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研发研究相对较少。霍沛军和宣国良(2000)[58]分析了垂直整合前后上下游企业合作与不合作的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垂直研发合作有利于促进厂商进行R&D投资活动,最终产品产量、产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水平均有提高。刘志迎和李芹芹(2012)[59]基于一个上下游垄断的两层纵向产业结构,探讨当下游制造商进行技术创新时,上下游企业进行垂直整合与非垂直整合下的策略选择和利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合作在降低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创新技术水平和总利润。垂直整合模式下的合作创新是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最优的一种双赢策略。吴刚和朱勇(2013)[60]在一个连续的双寡头市场结构中研究垂直整合对于下游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上下游企业垂直整合产生的市场排斥作用会抑制下游独立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但参与整合企业的创新投入将受到激励,利润总额增加。

上述研究均基于同质产品的假设条件下,针对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分析垂直整合带来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这与目前产品市场呈现出的质量差异化特征不符*创新分为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而产品创新的结果是产品差异化,具体包括产品种类多样性(横向差异化)和产品质量提高(纵向差异化)。文中的产品差异化具体指产品纵向差异化,即产品质量上的差异。。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纵向差异化模型,从质量内生视角出发,分析垂直整合对厂商产品质量创新的影响效果。Economides(1999)[61]在双边垄断市场结构下,考察了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垂直整合对下游产品质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纵向质量差异的情况下,垂直整合会激励下游兼并企业产品的质量改进。Farrell和Katz(2000)[62]假设上游市场由垄断厂商和竞争厂商共同构成,分析垂直整合对上游厂商质量创新的激励,结论表明,垂直整合行为能够增加上游整合企业的产品创新投资。国内学者吴刚等(2010)[63]假设在上游垄断且下游双寡头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下,考察垂直整合对非整合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下游独立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质量创新增加差异化程度,达到消除市场排斥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由于垂直整合策略本质上是外部交易内部化的过程,而产权的统一又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因此,以信息流动为研究背景,考虑垂直整合策略下的产业链创新与合作研发问题应运而生。Hughes和Kao(2001)[64]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了“防火墙”对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防火墙”降低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然而,他们发现“防火墙”增加了参与垂直整合企业的利润,即垂直整合行为带来的信息流动会对下游企业的创新产生正面影响。Milliou和Petrakis(2012)[65]基于上游完全垄断且下游双寡头垄断的纵向市场结构,通过控制信息流动来研究垂直整合对下游竞争对手研发信息披露的激励,结果显示,在信息披露机制下,垂直整合企业会将自己的研发信息分享给竞争对手,在增加自身创新研发投资和产出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下游竞争对手的创新研发激励和利润空间。

综上所述,垂直整合作为一种竞争策略,除了可以消除双重加价、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投资效率之外,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激励上下游企业的创新研发行为。此外,把信息流动作为中间变量来研究垂直整合的创新投资激励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部分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垂直整合策略会促进研发竞争效应,进而达到效率增进的目的。

五 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属于市场结构的变化,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这种结构性变化必然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前文所述,企业实施垂直整合的动因有多种,但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绩效。

价值增加值法(Adelman, 1955)[66]、主辅分离法(Gort, 1962[67]; Perry, 1989[68])和投入产出表法(Davies和Morris, 1995)[69]的提出,标志着垂直整合指数测算方法的逐步完善。为检验理论命题对现实产业的解释力,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出发,基于某一具体行业研究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由此,关于垂直整合的实证文献大量涌现。这里将垂直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绩效的生产效率和间接影响绩效的创新研发两个角度来梳理。

(一)垂直整合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

虽然学术界进行了很多关于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但对二者的关系却持不确定的及不统一的观点,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行为与绩效不仅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还受到产业链纵向关联的上下游市场环境和行业具体特征的影响。

Barrera-Rey(1995)[70]对美国石油行业的垂直整合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垂直整合虽然可以增加行业的稳定性但却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Buzzell和Gale(2000)[71]运用PIMS数据库中450家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证实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一种近似“U型”的非线性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垂直整合程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市场份额因素影响较大。Chipty(2001)[72]基于美国1991年有线电视产业数据分析垂直整合对产品多样性和价格的影响,并比较了整合和非整合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垂直整合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自身效率提高,消费者福利上升,但垂直整合明显对竞争对手产生排斥作用。Bhuyan(2002)[73]对美国食品制造业的43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利用国家投入产出表计算垂直整合指数,进而在控制市场集中度、研发投资、广告费用和市场需求等与绩效有关的影响因素变量的基础上,研究垂直整合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垂直整合程度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负面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垂直整合未能创造差异化优势,如成本节约,也可能是由于委托代理导致的企业非效率。Peyrefitte et al.(2002)[74]从企业管理者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基于美国50家计算机硬件制造商的数据,研究垂直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阶段内的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而跨阶段的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不相关。Hastings和Gilbert(2005)[75]基于美国1997年汽油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汽油市场垂直整合前后批发价格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整合行为会增加下游独立企业的批发价格,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市场排斥效应,这一结论印证了垂直整合行为具有提高下游竞争对手投入成本的策略性动机的结论。Mansur(2007)[76]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垂直整合对于美国电力市场的重要性,得出了垂直整合策略会使上游企业通过制定高的批发价格来增加美国电力市场的反竞争行为的结论。Hortacsu和Syverson(2007)[77]搜集了美国水泥和混凝土行业34年间的产业数据,考察了垂直整合行为与市场圈定的效应,结果表明,该行业的垂直整合行为并没有产生市场排斥作用。此外,规模较大、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垂直整合,且垂直整合不仅会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还会提高下游非整合企业的生产效率,认为垂直整合具有效率促进的作用。Lu和Tao(2008)[78]基于200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内生决定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垂直整合对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和人均劳动生产率均呈现负面效应,但提高了最终产品价格。Forbes和Lederman(2010)[79]研究了美国航空公司垂直整合前后的绩效问题,研究发现,整合后的航空公司的机场执行系统优于非整合的航空公司,企业绩效显著增加。此外,对于航线和铁路等具有网络性特征的行业,在恶劣天气和客流拥挤的情况下,垂直整合策略有助于实时调整决策的实施。

国内关于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基于钢铁行业和制造业。吴利华等(2008)[80]以27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研究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钢铁上市公司的垂直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即实施垂直整合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绩效。李青原和唐建新(2010)[81]以我国2002年1566个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垂直整合程度的决定因素及其是否能够改善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价格不确定性、政府的管制政策和契约实施强度是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垂直整合决策的重要因素,且垂直整合程度与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显著负相关。雷辉和杨丹(2012)[82]选取我国2005-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垂直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与垂直整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企业规模与企业垂直整合程度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规模越大的企业其业务范围越广,提高垂直整合程度的空间就越小。叶建亮和林燕(2014)[83]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在控制企业个体特征和宏观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垂直整合策略如何通过技术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与李青原和唐建新(2010)[81]研究结论恰好相反,叶建亮和林燕(2014)[83]认为垂直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企业技术效率均为“倒U型”关系。这可能是因为研究中控制变量和数据选取不同,也可能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所处的差异化市场环境影响。

总结以往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四大趋势:第一,受行业特点和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所研究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电、石化、钢铁、整车和食品制造业等上下游关联性较强的代表性行业;第二,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说明垂直整合对行业既可以带来市场排斥的反竞争效应,也可以带来积极的效率促进效应,至于是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要根据具体行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来综合决定;第三,就国内对于垂直整合策略的相关研究而言,存在着时间跨度较短,样本数据较小和垂直整合指数测量不准确等问题;第四,由于大部分研究结论显示二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与垂直整合相对应的纵向分拆和外包等与纵向边界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

(二)垂直整合对企业创新研发的实证研究

有学者从传统SCP分析框架出发,将垂直整合和创新研发分别视为市场结构(Structure)和市场行为(Conduct)的变化,即垂直整合引发了上下游企业的创新研发,进而间接地提高了企业绩效。即从创新研发角度研究了垂直整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Buehler(2005)[84]在上游垄断和下游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以铁路服务业等大型网络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垂直整合与纵向分离对于创新激励问题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纵向分离相比,垂直整合能够促进下游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投资,增强上游企业的创新激励。Karantininis et al.(2010)[85]利用2000-2005年丹麦444家食品制造企业的相关数据,在考虑市场势力、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的产业链阶段和出口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垂直整合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丹麦食品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垂直整合行为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显著的影响,且下游企业前向一体化行为对创新的影响要小于上游企业后向一体化行为对创新的影响。李宇和王俊倩(2014)[86]从知识共享、产品关联和风险共担三个角度出发,基于213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下的创新驱动通过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认为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创新驱动以及协同创新都有积极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垂直整合程度越大,创新驱动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

综上所述,垂直整合策略下产生的创新研发效应会间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且与行业内横向整合网络的创新行为相比,产业链的纵向垂直整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六 总结与研究展望

就现实经济发展来看,纵向关系确立垄断地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纵向市场结构下的垂直整合不仅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边界,还具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企业绩效等作用。因此,权衡垂直整合的反竞争效应与效率促进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虽然垂直整合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非常丰富,但迄今为止,鲜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垂直整合两种效应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梳理,因此,深入讨论并明晰垂直整合策略的动因、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能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反垄断机构经济规制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一)现有研究评述

首先,从研究内容和结论上看,通过对相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的探讨发现,虽然两种社会效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达到正向促进企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目的,但是其产生动因、作用机理以及福利效果却截然不同。垂直整合的反竞争效应是通过市场圈定和排斥竞争策略提高市场势力,致使企业的利润和绩效显著增加,但其损害了社会总福利;而垂直整合的效率增进效应则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节约生产和交易成本、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技术研发和投资来提高企业绩效和社会总福利。不同形势下的特定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通过对研究文献不同角度的系统化梳理,本文认为垂直整合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从理论角度上看,是由模型分析的前提假设不同导致的,具体哪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取决于不同的市场结构和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从实证角度上看,是由产业所处的市场结构、行业内在特征和外在市场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明确模型假设、市场结构和环境特征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对于垂直整合产生的两种经济效应的分析,仍以特定市场结构下的理论模型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的实证研究均基于垂直整合较明显的特定行业进行,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均有一定局限性,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对相关规制机构的政策制定指导缺乏广泛的适用性。

(二)未来研究展望

垂直整合作为纵向控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产业链上下游福利效应和整个流通产业的经济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关于垂直整合经济效应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国反垄断规制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通过系统化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

(1)虽然现有理论研究涵盖了成本、价格、福利和产品策略等相关内容,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在外生给定纵向市场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的,今后研究中应更多关注纵向市场结构内生化。

(2)目前关于垂直整合的理论研究多在封闭的经济模型中进行,而现实产业链经济流通过程中,垂直整合往往涵盖上下游多部门之间的关联性业务,且特定行业的产业链纵向关系形式选择往往受周期性特征、市场供求波动及产业规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基于具体行业实证研究垂直整合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现实市场环境、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3)企业的横向兼并与垂直整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产业横向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的提高是产业链实施垂直整合的先决条件,但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文献大都将其分开研究,因此,在未来研究企业垂直整合问题时,应囊括产业链垂直整合与行业内横向兼并共同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4)垂直整合往往伴随着买卖双方市场势力不均衡而产生,因此,垂直整合与上下游企业市场势力、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也是未来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重点。

(5)目前国内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主要集中于上下游产业关联性较强的行业,例如,以石油、电力和煤炭为代表的能源行业;以汽车、钢铁和铝土矿为代表的制造业;以零售业、医疗业和物流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宽相关行业研究领域。

[1] Peteraf, M. A..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 1993, 14(3): 179-191.

[2] Cai, H. B., Obara, I.. Firm Reputa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J].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 2009, 40(2): 340-363.

[3] Zschille, M.. Consolidating the Water Industry: An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Gains from Horizontal Integration in a Conditional Efficiency Framework[J].JournalofProductivityAnalysis, 2015, 44(1): 97-114.

[4] 李怀, 王冬, 吕延方. 我国产业整合趋势、 机理及其绩效分析——基于2003-2008上市企业并购案例的微观视角[J].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10): 27-39.

[5] 芮明杰, 刘明宇. 产业链整合理论评述[J].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3): 60-66.

[6] 黄建军, 李英. 纵向一体化: 理论与公共政策[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0): 18-22.

[7] Bain, J. S..BarrierstoNewCompetit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8] Bain, J. S..IndustrialOrganization[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68.

[9] 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中译本)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10] Stigler, G. J.. Mergers and Preventive Antitrust Policy[J].UniversityofPennsylvaniaLawReview, 1955, 104(2): 176-184.

[11] Stigler, G. J.. Perfect Competition, Historically Contemplated[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57, 65(1): 1-17.

[12] Demsetz, H..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 1973, 16(1): 1-9.

[13] 哈罗德·德姆塞茨. 所有权、 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译本)[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14] Shapiro, C.. Exclusivity in Network Industries[J].GeorgeMasonLawReview, 1999, 7(3): 673-683.

[15] Baker, J. B.. Contemporary Empirical Merger Analysis[J].GeorgeMasonLawReview, 1997, 5: 347-361.

[16] 泰勒尔. 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7] Coase, R.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1937, 4(16): 386-405.

[18] Williamson, O. E..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rket Failure Considerations[J].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71, 61(2): 112-123.

[19] Williamson, O. E..MarketsandHierarchies[M]. New York: Free Press, 1975.

[20] Williamson, O. E..TheEconomicInstitutionofCapitalism[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21] Klein, B., Crawford, R. G., Alchian, A. A.. Vertical Integration, 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TheJournalofLaw&Economics, 1978, 21(2): 297-326.

[22] Grossman, S., Hart, O..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86, 94(4): 691-719.

[23] Stigler, G. J..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51, 59 (3): 185-193.

[24] Posner, R. A..AntitrustLaw:AnEconomicPerspectiv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25] Bork, R. H..TheAntitrustParadox[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8.

[26] Afuah, A.. Dynamic Boundaries of the Firm: Are Firms Better off Being Vertically Integrated in the Face of a Technological Change?[J].The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 2001, 44(6): 1211-1228.

[27] Barney, J. B..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Science, 1986, 32(10): 1231-1241.

[28] Loasby, B. J..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firm Relations[J].Metroeconomica, 2006, 45(3): 248-265.

[29] 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中译本)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30] Tirole, J..The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8.

[31] Rey, P., Tirole, J..APrimeronForeclosure,HandbookofIndustrialOrganizationIII[M]. New York, 2003.

[32] Salinger, M. A.. Vertical Mergers and Market Foreclosure[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 1988, 103(2): 345-356.

[33] Ordover, J. A., Saloner, G., Salop, S. C.. Equilibrium Vertical Foreclosure[J].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90, 80(1): 127-142.

[34] Riordan, M. H., Salop S. C.. Evaluating Vertical Mergers: A Post-chicago Approach[J].AntitrustLawJournal, 1995, 63(2): 513-569.

[35] Baake, P., Kamecke, U., Normann, H. T..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 Foreclosure with Convex Downstream Costs[J].JournalofEconomics, 2002, 75 (2): 125-135.

[36] Loertscher, S., Reisinger, M..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J].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 2014, 45(3): 471-494.

[37] Hart, O., Tirole,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 Foreclosure[J].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Microeconomics, 1990, 22(2): 205-286.

[38] Avenel, E., Barlet, C.. Vertical Foreclosure, Technological Choice, and Entry on the Intermediate Market[J].JournalofEconomics&ManagementStrategy, 2000, 9(2): 211-230.

[39] Beard, T. R., Kaserman, D. L., Mayo, J. W.. Regul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Sabotage[J].The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 2001, 49(3): 319-333.

[40] Heeb, R.. Innova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Complementary Markets[J].JournalofEconomics&ManagementStrategy, 2003, 12(3): 387-417.

[41] Economides, N.. The Incentive for Vertical Integration[J].WorkingPapers,NewYorkUniversity, 2005.

[42] 张地生, 陈宏民. 纵向兼并的效应分析[J]. 系统工程学报, 2001, 16(6): 425-449.

[43] 井辉, 郇志坚. 相继产业链条件下的内生纵向一体化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07, 21(2): 10-14.

[44] 黄健柏, 兰勇. 上游垄断条件下纵向一体化的排斥效应——中国铝业公司案例分析[J]. 系统工程, 2009, 27(5): 13-18.

[45] Stigler, G. J.. A Theory of Oligopol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64, 72(1): 44-61.

[46] William, S. C.. Vertical Mergers, Market Power and the Antitrust Laws[J].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67, 57(2): 254-265.

[47] Reitman, D.. Partial Ownership Arrangements and the Potential for Collusion[J].The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 1994, 42(3): 313-322.

[48] Nocke, V., White, L.. Do Vertical Mergers Facilitate Upstream Collus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 2007, 97(4): 1321-1339.

[49] Normann, H. T.. Vertical Integration, Raising Rivals’ Costs and Upstream Collusion[J].EuropeanEconomicReview, 2009, 53(4): 461-480.

[50] 吕忠禄, 唐要家. 纵向医疗市场与医药合谋行为分析[J]. 中国物价, 2009, (1): 36-39.

[51] 白让让. 纵向结构与投入品竞价合谋的悖论分析——日资配件企业“垄断协议”案的若干思考[J]. 财经研究, 2016, 42(5): 111-122.

[52] Spengler, J.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1950, 58(4): 347-352.

[53] Greenhut, M. L., Ohta, H..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Successive Oligopolists[J].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79, 61(1): 137-141.

[54] Buzzell, R. D.. Is Vertical Integration Profitable?[J].HarvardBusinessReview, 1983, 61(1): 92-102.

[55] Porter, M. E..CompetitiveAdvantage[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56] Brocas, I..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Incentives to Innovat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2003, 21(4): 457-488.

[57] Buehler, S., Schmutzler, A.. Intimidating Competitors-Endogenous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Downstream Investment in Successive Oligopoly[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2008, 26(1): 247-265.

[58] 霍沛军, 宣国良. 纵向一体化与R&D投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0, 34(11): 1562-1565.

[59] 刘志迎, 李芹芹. 产业链上下游链合创新联盟的博弈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6): 36-41.

[60] 吴刚, 朱勇. 垂直整合及排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 软科学, 2013, 27(8): 100-103.

[61] Economides, N.. Quality Choice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1999, 17(6): 903-914.

[62] Farrell, J., Katz, M. L.. Innovation, Rent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in Systems Markets[J].The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 2000, 48(4): 413-432.

[63] 吴刚, 李传昭, 吴丙山. 垂直整合对下游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J]. 管理工程学报, 2010, 2(2): 83-93.

[64] Hughes, S. J., Kao, L. J..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trategy, 2001, 10(2): 277-299.

[65] Milliou, C., Petrakis, E.. Vertical Integration, Knowledge Disclosure and Decreasing Rival’s Cost[J].UniversidadCarlosIIIEconomicsWorkingPapers, 2012.

[66] Adelman, M. A.. Concept and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J].BusinessConcentrationandPricePolicy, 1955, I: 281-330.

[67] Gort, M..DiversificationandIntegrationinAmericanIndustr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68] Perry, M. K.. Vertical integration: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J].Handbook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1989, 1(89): 183-255.

[69] Davies, S.W., Morris, C.. A New Index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Some Estimates for UK Manufactur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1995, 13(2): 128-140.

[70] Barrera-Rey, F..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on Oil Company Performance[J].OxfordInstituteforEnergyStudiesWorkingPapers, 1995.

[71] Buzzell, R. D., Gale, B. T.. The PIMS Principles-linking Strategy to Performance[J].JournalofMarketing, 2000, 53(2): 301-312.

[72] Chipty, T.. Vertical Integration, Market Foreclosure, and Consumer Welfare in the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J].AmericanEconomicReview, 2001, 91(3): 428-453.

[73] Bhuyan, S.. Impact of Vertical Mergers on Industry Profitability: An Empirical Evaluation[J].ReviewofIndustrialOrganization, 2002, 20(1): 61-79.

[74] Peyrefitte, J., Golden, P. A., Brice, J. Jr..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Managerial Capability Framework[J].ManagementDecision, 2002, 40(3): 217-226.

[75] Hastings, J. S., Gilbert, R. J.. Market Power,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the Wholesale Price of Gasoline[J].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 2005, 53(4): 469-492.

[76] Mansur, E. T.. Upstream Competi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Electricity Markets[J].TheJournalofLawandEconomics, 2007, 50(1): 125-156.

[77] Hortacsu, A., Syverson, C.. Cementing Relationships: Vertical Integration, Foreclosure, Productivity, and Pric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2007, 115(2): 250-301.

[78] Lu, Y., Tao, Z..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UniversityofHongKongWorkingPaper, 2008.

[79] Forbes, S. J., Lederman, M.. Dose Vertical Integration Affect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Airline Industry[J].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 2010, 41(4): 765-790.

[80] 吴利华, 周勤, 杨家兵.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下降的一个分析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5): 57-66.

[81] 李青原, 唐建新.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决定因素与生产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3): 60-69.

[82] 雷辉, 杨丹. 企业以往绩效对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影响[J]. 系统工程, 2012, 30(7): 15-21.

[83] 叶建亮, 林燕. 纵向一体化与企业绩效的分解——基于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2014, (3): 114-159.

[84] Buehler, S.. The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Restructuring Network Industries[J].GermanEconomicsReview, 2005, 6(2): 205-228.

[85] Karantininis, K., Sauer, J., Furtan, W. H..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Agri-food Industry[J].FoodPolicy, 2010, 35(2): 112-120.

[86] 李宇, 王俊倩. 产业链垂直整合中的创新驱动与创新绩效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7): 36-42.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Industry Chain

LI Kai GUO Xiao-ling

Vertical integration is a process to internalize transaction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merging different stages lik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etc. Both the anti-competition effect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ffect generated from vertical integration are emphasized in reviews academic studies. After analyzing the motivation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we mainly investigate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strategy on social welfare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The paper further review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view,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study and policy practice in this field by offering some reference.

industry chai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ti-competition effec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ffect; market foreclosure; performance

2017-0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消费者偏好背景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172150,项目负责人:李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抗衡势力背景下产业链纵向控制的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472032,项目负责人:李凯)。

李凯,管理学博士,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等;郭晓玲,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

F062.9

A

1674-8298(2017)03-0081-15

[责任编辑:郑筱婷]

10.14007/j.cnki.cjpl.2017.03.007

方式]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综述[J]. 产经评论, 2017, 8(3): 81-95.

猜你喜欢

合谋效应竞争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死海效应
感谢竞争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对象合谋的成因探析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