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之子忆父亲
2017-06-26陈品
陈品
“黑猫白猫”
刘蒙,刘伯承之子,重庆开县人,少将军衔。在北京海淀区远大路的家里,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刘伯承在十大元帅里非常善于用谋略。刘蒙告诉记者,李达(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被选为宣传主任)叔叔是父亲的参谋长,他跟着父亲很多年,有一天,刘蒙说想请李达叔叔讲述一些战争年代的事,李达告诉刘蒙等人:“今天我来给你们证明一个事,一个版权问题。”刘蒙以为要有什么重大发现,结果李达哈哈一笑,幽默地说:“我告诉你们吧,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是小平跟你爸爸学的。”
据李达讲,刘伯承30年代在红大当校长的时候,除了讲先进的局势理念之外,有的时候还要讲一些孙子兵法,其实孙子在军事上的一个很大的贡献是提出来“兵者诡道也”,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达到目的。当时有人问刘伯承,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更大众化的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说?刘伯承就给他讲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句话来源于四川地区的一句俗语,后来他的这个思想在全军影响很大。
邓小平1938年2月份到了129师,也经常听刘伯承说起这句话,作为刘伯承的老战友兼同乡,对于刘伯承常说的这句家乡话,邓小平自然十分了解,他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到整个社会领域,在1962年提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
俭朴的生活
刘伯承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重,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有几件必做的事,一是念外文。“我那时还在上小学,很难想象,父亲这么大岁数了,他念外文用得上吗?他到哪儿没有翻译呀?”除了看外文和听外文广播之外,还要念。“我从事外交工作多年,深知念的最大好处是讲的时候非常流畅,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修养和爱好。”念完外文后要练习毛笔字,差不多半个小时,接着打套拳,然后就开始吃饭,开始一天正常的工作。年复一年,父亲都是这样坚持下来的,这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在生活上,父亲总是要求刘蒙要俭朴。上中学的时候,刘蒙穿的还是姐姐穿过的女式旧军装。有些同学取笑他,叫他“黄皮”。回到家里,他嘟着嘴跟妈妈说:“以后我不穿这女式黄军装了。人家都笑话我。”妈妈看了看他,也笑起来说:“是啊,你都大了,等这件衣服穿破了之后,就不再让你穿女式衣服了。”停了一会儿,妈妈想了想又对他说:“你在生活上要向爸爸学习。你看他的棉鞋穿了好多年,补了好几次,不是还在穿吗?穿着干净整齐就行了。”
过了几天,妈妈给父亲买了一件新毛衣。父亲接过毛衣看了看,把它放在桌上说:“穿着干净整齐就行了。我的毛衣补补还可以穿嘛,不要买新的。”
背《古文观止》
不仅要学外文,刘伯承还要抓孩子们的中文教育,要求背《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把自《左传》以来的所有的经典文章都选进去,所以它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本书。“其中父亲选了很多文章,近百篇,要我们背。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因为能把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引经据典的时候,能张口就来,所以父亲对传统文化还是要求挺严的。”
那时,父亲的视力已经不好了,但他的记忆仍十分准确。他青少年时期读过的《古文观止》,几乎是篇篇能背。每天早饭后,他都要检查刘蒙背书。“由于我不用功,很怕检查,就把检查叫作‘晨关。每当早饭后,妈妈告诉我父亲叫我去的时候,我总要做个鬼脸,对妈妈说一句,‘晨关难过啊!”
有一天早晨,父亲指定刘蒙背《辨奸论》。他觉得这篇文章太难了,怎么也背不顺。于是预先想好了一个借口,就跑到树林子里去玩,直到吃早饭的时候才回来。结果那天的“晨关”,怎么也過不去,就只好用事先准备的托辞,对父亲说:“《辨奸论》是苏老先生影射王安石的。王安石主张革新、变法。所以这不是一篇好文章,我不想背它。”
不料,父亲并没有揭穿刘蒙的“鬼心眼”,却对他说:“你从小就想做个勇士。在北极阁山上乱跑,说要打狼。你现在大了,应该懂得勇敢就是不怕困难,勇者不惧嘛!只要你不怕困难,半个小时后,一定能背下来。”
(摘自《法制晚报》2016.11.4)B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