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2017-06-26王继军
摘 要:随着普通高校教育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体育教学越来越受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从以前到现在,逐步从以社会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它的指导思想越来越人性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能体质,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参与运动,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引言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设置,在这个体育课程设置里,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体育课程是所有运动类课程的总称,它可以是拳击、散打、体育舞蹈、拉丁舞、瑜伽、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课程种类丰富,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体现,本文将根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论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一、分析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我国普通高校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并且一直在改善体育教学的各方面不足。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在大一大二的阶段,规定学生两个学年内体育课为必修课,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在大三大四的阶段,体育课程成为选修课,学生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设置在大学前半阶段,主要是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在后半阶段,考虑到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压力,体育课成为选修,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从课程种类来看,高校体育的课程种类丰富,有田径类,比如标枪、铁饼、铅球等;有球类,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有打斗类,比如散打、拳击、武术等;有舞蹈类,比如体育舞蹈、拉丁舞、街舞等;有动作操类,比如瑜伽、健身操等。这些所有的课程基本所有的高校都有开课,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样一来,体育课程突破了班级的限制,学生可以跟其他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课,可以促进全校学生的互相交流,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从教学内容来看,体育课有理论部分,有实践部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每学期都会花10%的时间在开学初讲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剩下的90%时间用来实践教学,期末考试分数比重也是把理论知识分数安排在10%。這种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教学,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体育知识层面,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得到增强。从教学方法看,教师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同是注重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把体育健身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紧扣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以健康第一为出发点,并且重视体育课程的文化内容;第二,把选择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天气和器材设施等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需要学什么,并且考虑课程的实施的可行性,争取实现丰富有趣的教学,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把科学的课程安排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教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以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促进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发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还一直遵循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颁布施行。
二、简要论述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1.把培养大学生体能体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激发了人们对体能体质这一方面的注重。分析我国现阶段普通高等体育教学,把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体能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根据2002年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锻炼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方面相较以往而言,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体重超标的学生越来越普遍,这也是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负面效果。为改善这一现象,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采取了一些基础综合的体能训练来调节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在体育课上,一般不会直接进入体育教学的状态,而是在体育课的前十几分钟,会做一些准备活动,根据不同的体育课开展不同的准备活动,有做俯卧撑准备的,有做仰卧起坐准备的,有长跑准备的,也有拉韧带准备的,等。这些都是运动的一个缓冲过程,使大学生的体内器官循序渐进的适应并且进入运动状态,这个方法可以在增强学生体能体质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纵观媒体报道,时不时的会出现大学生在军训中猝死,在跑步中休克等相关新闻,这些现象都是学生体能差引起的,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忽略了循序渐进这一过程,最后酿成了悲剧。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体能体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指导着高校体育教学[1]。
2.把训练大学生运动技能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运动技能主要是指体育项目的一些基本的、主要的动作,只有掌握了体育项目一些主要的基本的动作,学生才能继续下去这个体育项目,久而久之也能培养学生愿意运动的习惯,把训练大学生运动技能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直以来都习惯性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其实就是教会学生某种运动技能,自然而然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就是以技能教学为主。这是非常符合社会主流的一种教学,毕竟学生是以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主的,而不是纯竞技的运动员,学生学会某种运动技能,一方面是他们业余爱好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效的运动习惯,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做一些没有意义的运动。比如:大学生在篮球课上学习,老师教的是三步上篮的基本动作,学生掌握了这个基本动作,打篮球就不成问题,并且慢慢的可以从中发现打篮球的乐趣[2]。
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越来越完善,都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在践行《纲要》的目标和核心理念的同时也在创新与突破,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适应机会。
参考文献
[1] 董嘉鹏.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J].体育论坛,2009,(02):175-176
[2] 邵伟德.我国现在各种学校体育思想的比较与指导思想框架构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24):165-166
[3] 沈启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终身体育的影响[J].终身体育,2010,(26):165-166
作者简介
王继军,学历:本科,职称:助教,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10月,名族:汉,籍贯:河北清河县人,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