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过渡语设计初探
2017-06-26张琼
张琼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过渡语在教学中运用恰当、及时的话,整节课便会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上完课后,自己也久久沉浸在刚才的课堂中,回味无穷;反之,整节课便拖拖拉拉、气氛沉闷,让人懊恼不已。无独有偶,在平时的听课中也发现有许多的同仁不太注意教学中过渡语的设计,致使语言干巴、贫乏,教学效果差;有的新任教师根本就不会设计教学过渡语。
那么,何为过渡语?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或教学环节完成后,要进行下一个问题或教学环节时,需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衔接、串联,从而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这些话语便是过渡语。它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能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别样的魅力。如何设计过渡语?我以小学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效果较好。
一、熟识学段目标,为开发、设计精彩的过渡语奠定基础
四年级位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中段,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迈进的过渡年级,它既有别于其它年级又与其它年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解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这个学段的的阅读教学不仅要继续落实识字、写字、学词的要求;还要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逐步培养学生对文本做出解释的能力;重点是以段的训练为主,加强段的教学。但三、四年级对段的训练侧重点则不同:三年级以自然段的教学为主;四年级以结构段为主,要教会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段式。所可见,只有熟识学段目标,才能制定出准确、恰当的学习目标,从而做出最佳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过渡语才有基础可寻。
二、依照文体特点,紧扣语言特色,挖掘与之相媲美的过渡语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下两册收录了古诗、诗歌、寓言、散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多种体裁的文章,它们因体裁的不同而在布局谋篇、写作手法、遣词造句上各成千秋,尤其是许多名家的名篇,更是在表现手法、语言上彰显着作家的特色与本色。教好这些文章不易,要设计好其间的过渡语更是难事。
我一贯主张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与文章的体裁、语言相匹配,才能使学生、老师、文本、课堂有机的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习得语言,得以内化提高。而过渡语便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部分,要设计好它,就要依照文體特点,紧扣语言特色,使之在深度、温度上与文章相媲美。如作家李天芳的《种一片太阳花》,就是一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借物喻人的散文。作者借赞美太阳花,赞美像太阳花一样不遗余力把自己的光和热贡献给社会的人。紧扣文本这样的感情基调,在设计本课几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时,我也力求自己的语言很好地和文本进行对接,如在师生共同感受了太阳花的外在美之后,我这样说:“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随着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你会发现太阳花更多的美。”这些称赞学生、赞美花的话语,激发了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和心理期待。在联系生活,拓展感悟环节,我这样启发:“这普普通通的太阳花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和力量打动着我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像太阳花一样,他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的建设中去。”这些语言由物及人,点明作者的行文目的,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结束教学时,我这样总结:“太阳花是美的,具有太阳花精神的人更美。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朵小小的太阳花,也希望今天的这一片太阳花能常驻同学们的心田。”短短数语,长辈的殷切希望萦绕耳畔,回荡心间。这些过渡语的挖掘都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而步步深入的,它以与文本语言同样的温度与深度使学生在学文中既得意,又得言。
三、遵循作者思路,把握重难点,设计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的过渡语
过渡语就如同一根红线,各个教学环节恰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有用线将它们穿起来,才能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穿?我的做法是:遵循作者的思路,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设计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过渡语。
还是以《种一片太阳花》为例。这篇文章作者按照种太阳花的过程来叙述,前半部分写太阳花,后半部分赞人,教学的重难点都在后面的“喻人”部分,即文章的8.9.10自然段。8自然段将太阳花与其它花做对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太阳花喜爱阳光的特点;9自然段写一朵单独的太阳花虽生命短促,但却不遗余力,尽显生命中最美的色彩;10自然段写太阳花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原因。这部分作者按照花——一朵太阳花——一片太阳花的顺序层层推进,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紧扣8.9.10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在8和9自然段间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太阳花是如此的喜爱阳光,可作为一朵单独的太阳花,朝开夕谢,生命短促,那每朵太阳花是怎样度过自己短暂的生命呢?”在9和10自然段间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这太阳花多么令人感动啊!它知道自己生命短促,所以日出前,积蓄力量,充分准备,等待开放;日出时,即刻开放,不遗余力,开出最美的自己;日落后,虽不再开放,但无私奉献,孕育后代。那第二天呢?”这两段过渡语都是紧扣上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引起下一自然段的教学,有铺垫,有引导,做到了环环相扣,使这节课的教学浑然天成,效果极佳。
总之,过渡语的设计只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但它在课堂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以上几点是我在长期语文教学中的一点认识与做法,尤其是针对小学中学段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