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绿水青山

2017-06-26董莎莎

当代党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万州区春华三峡库区

董莎莎

2017年5月4日,重庆市万州区火车北站。

一出站,蓝天白云扑面而来。

这两天,重庆人的微信朋友圈又一次被“重庆蓝”刷屏。

我也忍不住“咔嚓”了几张发到朋友圈,引来不少外地朋友点赞。

此时此刻,万州区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向勇和同事们正忙着编制空气质量日报。

“今天的数据很美,又将是一个蓝天!”向勇的心情就像这天的阳光一样灿烂,“渝东北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后,三峡库区的水更清了、天更蓝了。”

相比常人用感性感知来描绘环境,向勇团队则用科学数据来理性地监测和记录环境。

一切用数据说话,是他们的铁律。

万州区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78年,后被确定为渝东北片区环境监测分中心,负责附近7个区县的部分环境监测任务。

1996年,向勇参加了工作。用他的话说,就叫作“和三峡库区一起成长”。

二十余年间,向勇和同事们以数据为笔,以天地为布,倾心描绘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全景画。

应急

2014年8月13日晚9点,向勇正在家里看电视。

电话忽然响起来。

“接市环保局指示,做好准备,支援千丈岩水库污染数据监测……” 监测站站长向迎春急急说道。

“随时待命!”向勇回答得很利索。

原来,巫山县千丈岩水库突发水环境污染,污染源来自湖北省一家洗矿厂,威胁周边5万余名群众饮用水安全。

“该水库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距离长江仅13公里。”向勇忧心忡忡。

可以预料的是,这将是一场跨区域协作的治污之战。

向勇要做的,是配合湖北对污染源进行处理,实时监测水库的理化指标。

一整晚,向勇都半睡半醒,时不时地看手机。

第二天天还没亮,电话终于来了。

于是,向勇和五位同事拎着十几斤重的仪器出发了。

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然而,当向勇等人到达海拔1700米的水库时,却不禁哆嗦起来——眺望水库,全是黑水。

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当时晚上轮流值守,盖两床被子都还冷。”向勇回忆。

经过48小时连续奋战,水库理化指标终于达到合理范围,水库慢慢清澈起来。

近年来,为科学应对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监测站建立健全了应急机制,要求监测人员24小时开机,对应急监测任务做到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和防范了污染扩展。

互动

2015年9月的一天,位于万州区某镇的火葬场被附近村民包围了。

由于火葬场火化会产生一些废气,遭到村民集体投诉。

“味道难闻,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果树都不结果子,结了也没人来买。”

…………

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在万州区民政局、当地镇政府的协助下,监测站工作人员前来取样分析。

向勇和同事祁春满到达时,火葬场已被附近村民围得水泄不通。

为验证废气成分和浓度是否超标,向勇和祁春满对火化废气进行了采样。

经分析,废气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有科学铁证,再加上相关部门安抚劝导,风波很快平息。

“这场误会,主要是因为村民对火葬场有心理阴影。我们通过科学的数据,让群众放了心。”向勇说,“这几年,群众对环境污染的举报和投诉越来越多,为做到有理有据,环境监测要快、准。”

为此,万州区环境监测站组织党员干部30余人,2016年开展上门监测服务100余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同时配合环境监察进行了87次执法监测。

拓展

2016年12月底,万州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总数据出炉。

“全年全站采集数据达到8.2万余个,比5年前翻了好几番。”向勇感慨。

以饮用水源监测为例,2012年以前,监测项目只有29项,如今有109项全项目监测。

不仅是监测范围扩大,监测频率、监测标准都在不断提高。

“以前例行监测,每年做三次,现在是每月一次,很多项目要实时监测。”向勇说。

但即便是例行监测,监测人员仍需跋山涉水。

“高空作业、下水取样,都是家常便饭。”向勇说。

一次,向勇要爬上60米高的烟囱,对污染源进行取样。在取样后下到离地面五六米的时候,他一脚踩空,摔了下来。

“刚开始高空作业时,几乎每个采样员都遭摔过。”向勇说。

由于取样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监测点多在人迹罕至之处。

一次,向勇要到云阳某饮用水源监测点取样。当车开到距离监测点几十米远的小路上时,突然遭遇巨石滚落。

“大的有几十吨重,好在有惊无险。”向勇说。

那天,由于道路被阻,向勇和同事回到家已是半夜。

“几年间,工作量翻了几番,人财物的投入也创了历史新高。”向勇说。

聚力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向勇发现,身边的年轻高学历同事多了起来。

“很明显感觉得到,市委、市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重视了!”向勇说。

“85后”室内分析员李春华就是其中之一。

2012年,擁有研究生学历的李春华进入监测站工作。

一进站,李春华就碰到了难题。

由于前辈辞职,没人教她怎么操作精密仪器。

于是,作为单位的老前辈,主要承担现场取样工作的向勇主动来帮忙。

“虽然我也不是很精通室内分析,但至少比新人强些。”向勇说。

于是,向勇带领李春华等新人加班加点联系厂家、分析仪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辈的帮助下,李春华等年轻人已成长为骨干。

“监测站先后引进研究生10名,高学历职工占比达到了30%,环境监测力量得到了很大充实。”向勇说。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硬件设施也同步提升。

“原来各种设备只有60台,最近几年一下子增加到了460台。”向勇说。

2012年以来,各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为监测站添置了土壤自动消解仪等大量设备,工作人员也搬进了实验大楼。

人财物的投入,使得万州环境监测如虎添翼。

如今,三峡库区万州段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水平,空气质量自2012年以来持续向好,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2天。在这些数字背后,“生态守望者”功不可没。

【采访札记】

这是一群守望“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环境卫士。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守绿色发展本底……

“向勇们”以守护环境的赤诚之心,确保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落地生根。

初见时,腼腆的“向勇们”话很少,但一聊到环境监测,一堆专业术语、监测数据喷涌而来。

这是一群用数据说话的人,取样、送样、分析、监测……这就是“向勇们”的日常工作,在常人看来枯燥而乏味,但在“向勇们”眼里,这些数据却很美、很动人。

因为,数据背后,是看得见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回得去的故乡——这也是重庆寻找保护与发展最大公约数的成果。

猜你喜欢

万州区春华三峡库区
木碗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待到春华烂漫时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春华而后秋实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