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教学如何活用自然资源

2017-06-26潘冬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

摘 要 农村幼儿园具有亲近大自然的独特地域优势,大自然中丰富的资源,有很多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材料。为此论述农村幼儿园教学从自然资源中选用教具的意义、选择和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68-03

1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笔者所在的和泰幼儿园地处农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幼儿园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不但弥补了教育教学设备的短缺,而且丰富了幼儿的学具,促使他们在学和玩的过程中发展了对家乡的情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2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说明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向。由于农村幼儿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个现实,尊重这个现实,让农村孩子在农村這个广阔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现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吃穿不愁,对于大自然中的事物,可谓“五谷不分”。因此,教师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亲近大自然,了解物种繁多、奥秘无穷的大自然,让大自然成为启蒙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最好场所。例如:什么是苦菜、荠菜、青青菜?什么是枸杞、蒲公英、车前子?什么样的鱼是鲫鱼、黑鱼、鳝鱼、白条鱼?蒲公英的特点是什么?枸杞有哪些作用?等等。引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有利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和辨别,掌握知识,激发探究欲望。

有利于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强调动手动脑的自主学习方式,这对于幼儿教学来说也不例外,而且更加重要。如在进行科学活动“有趣的泥宝宝”时,带领幼儿收集菜叶、果皮等垃圾,再埋在泥土里,让幼儿预测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活动中,幼儿动手用小铲子挖土、埋土,把这些垃圾埋在土里,并在上面撒上菠菜种,等两个月后再去观察。这样一方面促进幼儿初步了解了泥土的环保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增长了有关肥料作用的知识,提高了环保认识。此系列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玩结合”,使幼儿一直处在一种快乐激动的情绪中,效果良好。

有利于幼儿科学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新课标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为此,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学方式,紧跟教育步伐,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幼儿的科技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

1)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农村的幼儿,在家里接触最多是种植和饲养等活动,因而对种植和饲养非常感兴趣。由于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很强,因而对感兴趣的活动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如为了保护和发挥幼儿的探究精神,在区域活动中特地设了“自然角”,让幼儿从家里拿来茄子、萝卜、西红柿、黄豆等种子,分别种在用饮料瓶做成的小盆里,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和阴冷的地方。在不同季节,幼儿在自然角里播撒栽培不同的种子后,轮流给种子浇水、施肥,围在一起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如有的种苗长势良好,有的种苗不壮等。当幼儿带着问题寻求答案时,教师可指导他们动手操作,把有问题的苗和长势良好的苗倒换过来,重新栽培,再作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情况又变化了,长势良好的苗变成不好,有问题的苗却长势良好。此时,教师让幼儿把饮料瓶中的土倒出来,让他们观察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有的饮料瓶底部有个眼,倒出来的土比较松散;而没有眼的饮料瓶,倒出来的土比较湿稠。当他们产生“这与种苗的生长有什么关系”的疑问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向幼儿讲明,种子发芽和生长需要水、空气和阳光,然后再让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原因。幼儿经过分析和交流,最后终于找到答案。

这种观察—引导—再观察—再思考的训练方式,不仅让幼儿自主找到答案,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而且为以后的探究注入了动力。

2)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农村到处是田野和树林,这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丰富的素材。教师可利用这一优势,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迸发创新灵感。如在学习包饺子时,教师首先提出没有面怎么办、没有韭菜怎么办、没有擀面杖怎么办等问题,然后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经过互相交流,他们想出很多办法,如用泥土当面,用青草代替韭菜,用长条石片代替刀,用树叶代替饺子皮儿,用小树枝代替擀面杖,用小石头或废砖头儿垒锅台,用泥巴做锅,用梧桐树叶代替锅盖,用小棍儿代替筷子……这一系列的想法包涵着幼儿创新意识的萌芽,最后通过操作实践,转化为创新行动。这对于从未包过饺子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实际锻炼。

3 农村自然资源的运用方法

在农村,泥土、石子、沙子、种子、玉米芯、玉米皮、玉米须、秫秸、小树棍、树叶等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使用这些材料,既方便教师的教,也方便幼儿的学。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做游戏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普遍受到幼儿的欢迎。做游戏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这一精神。例如:泥巴响炮游戏,即用泥巴做成碗状,反过来用力扣在石板上,看谁扣得响;玉米编织游戏,即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用玉米皮进行编织,最后接起来,最长的一组获胜。

做手工 做手工就是利用身边的材料,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进行知识的构建,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例如:把种子和玉米皮合用做成鱼,再涂上颜色做成金鱼;用马铃薯代替身体和头,用小树棍儿当四肢,用玉米須当头发,做成金发娃娃;用黄泥、种子等捏成各种动物;用小棍儿和玉米芯等拼搭房子、高楼、大桥。在操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辅助课程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农村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如在数学“排序”教学时,可发动幼儿从家中带来火柴棒、易拉罐、酸奶瓶、树叶等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通过分析和比较,判断它们的异同,最后归类,可以把易拉罐列为一组,把树叶列为一组……在易拉罐中,再按大小排列;在树叶中,再按颜色的深浅排列;在酸奶瓶中,再按高矮排列;等等。这种学与玩的过程,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而且增强了与同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类型丰富、数量充足,可以给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多种选择空间,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主题活动走向深入和广阔。

1)丰富主题背景。丰富主题背景,有利于主题活动更加有趣。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祖国”时,可以利用家乡的苹果、小麦、玉米、谷子、山药、大葱、西红柿等,说明祖国的富足。

2)丰富主题活动内容。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对家乡的自然资源精心选择,给幼儿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的文化”时,可带领幼儿参观家乡最具特色的地方——花卉园,通过听和看,初步感受家乡花卉文化的特色;在小班主题活动“家乡特产”中,可特意挑选最具家乡味的水果——国光苹果,课前先让幼儿观看国光苹果的宣传片,了解林果专家和技术人员不顾严寒酷暑努力工作,为国争光的事迹,然后通过看、闻、摸、尝等活动了解苹果的特点,知道其可以用来加工成苹果饼、苹果糕、苹果汽水等好吃好喝的东西。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4 农村自然资源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卫生和安全 有很多自然资源不是很卫生,因此,在活动中需要制定一定的强制性规则,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要遵守。例如:在使用小木棒或小树枝时,要洗刷干净,不要拿着它们对同伴乱舞,更不要戳同伴;使用后不乱扔,要帮助教师整理和归放在指定位置。

综合收集 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因此在搜集材料时,不能光靠幼儿自己,而应广泛发动家长积极参与,以保证材料数量的充足和种类的齐全。要通过家长会、来校听课及参观的形式,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把生活中剩余或者过时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园,如牙膏盒、饼干桶、饮料瓶、毛线、纽扣、装修边角料等,以此形成教师、幼儿、家长的合力。

分类利用 分类利用就是根据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在使用时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特点和教学需要,使用不同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教学的有序性。

重复利用 重复利用即在引导幼儿认真使用过程中,有些目标还没有完成,或者有的幼儿还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就可以重新使用这些材料,通过指导幼儿再次使用,最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留给以后的幼儿使用。

多角度利用 多角度利用就是一物多用,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使用价值,提高利用效益。例如:可用玉米皮进行观察,寻找其线条美;也可以进行编织,编成小鸡、蝴蝶、小鸭等动物。

多层次利用 多层次利用就是一种材料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使用。如泥巴,在小班可用来捏玩具,在中班可用来上色,在大班可用来做游戏。

5 结语

总之,农村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幼儿园教师立足实际,在思想上重视,在方法上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教育教学价值,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幼儿园长期存在的教学设备、材料不足的问题,使幼儿在自主和快乐学习中玩出农家味。

作者:潘冬玲,邹平县好生街道办事处和泰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256200)。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教育资源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