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李大钊一起慷慨赴死

2017-06-26叶介甫

党史文苑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张作霖李大钊国民党

叶介甫

今年4月28日是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军阀的绞刑架下英勇就义90周年纪念日。90年前,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一批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本文记述李大钊以及同他一起慷慨赴死的范鸿吉和张挹兰三位革命英烈,以此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

李大钊:

面对拷问“概不知之”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出生在河北乐亭县。1913年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16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由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李大钊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北洋军阀多次通缉、抓捕他。1926年3月底,李大釗等人接受苏联同志的建议,将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机关迁入位于东交民巷的苏联大使馆内。

1926年9月的一天,京师警察厅侦缉处警察抓到了一名在街上散发传单的中共地下党员李渤海。李渤海叛变投敌,将李大钊隐匿在东交民巷及其他党员名单供出。

1927年4月6日清晨,大批军警直扑东交民巷使馆区。枪声响起时,李大钊正在里屋伏案办公。片刻,屋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群警察和宪兵拥着工友阎振山闯了进来。一个便衣特务指着李大钊问阎振山:“他是谁?你认识他吗?”

阎振山摇了摇头:“不认识。”

侦缉处处长吴郁文走上前来,冷笑一声:“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就是李大钊!”

军警们强行逮捕了李大钊,还抓走了他的夫人赵纫兰和两个女儿。

被捕的当天下午,李大钊就被讯问。在狱中,李大钊并不是硬碰硬,而是采取迂回的斗争方式。对于提问中有关国民党方面的问题,李大钊如实讲出国民党市党部在全国设立的情况,因为即便张作霖知道了这些情况,也是无可奈何;对于张作霖控制区域内国民党的有关问题,李大钊则以简短的“说不清”来应对。

对于共产党方面的信息,李大钊在“供词”中只字未提。鉴于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袖在当时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坦然承认自己反对现政府、拥护农工利益的政治立场,但是对于中共北方区委计划“联俄反奉”等具体任务予以坚决否认。据当时报纸报道,李大钊在受审时“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承为马克思学说之崇信者,故加入共产党,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之,关防甚严”。

在李大钊入狱后的第六天,也就是1927年4月12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对共产党人大搜捕、大屠杀从上海开始了,中华大地顿时淹没在血雨腥风之中,全国充满白色恐怖。

4月28日上午11时,段祺瑞执政府特别法庭不顾各界人士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公然宣判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死刑。下午1点,李大钊等20人分坐6辆囚车,被荷枪实弹的士兵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里一个庞大的绞刑架下。

此时的李大钊身着棉袍,镇定自若地在敌人的镜头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从容地看了看风中摇曳的绞索,第一个登上了绞刑架,第一个从容就义,时年尚未满38岁。

范鸿吉:

“最勇敢的战士”

范鸿吉,1897年出生于湖北省鄂城县一个职员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18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0年11月底,北京共产党小组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被选为书记。范鸿吉是这个支部中的活跃分子,为推动北方民权运动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24年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范鸿吉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成为重建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积极分子。他认真从事国民党老党员的重新登记工作,努力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26年初,全国人民展开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张作霖的斗争。中共北方区委团结国民党左派,组织和领导了多次国民示威大会。1月初,范鸿吉发表了《起来,打倒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一文,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罪行,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打倒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

3月14日,北京举行了30万人参加的反日大会。17日,李大钊率领赵世炎、陈乔年、范鸿吉等100余人,到国务院去见段祺瑞等。卫兵不许进去,并用刺刀刺伤多人,更加激起了群众的愤怒。

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80多所大、中学校和北京市总工会、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北京学生总会等140多个团体,共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召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卖国行为的国民大会。会后,与会群众在王一飞指挥下举行示威游行,前往铁狮子胡同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李大钊、陈乔年、范鸿吉等在游行队伍之中。游行到执政府门前,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打死40多人,打伤150多人,造成“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段祺瑞执政府命令京师警察总监“严速查拿”李大钊、范鸿吉等人。4月6日,范鸿吉和李大钊等革命志士和群众60余人被捕。

范鸿吉入狱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始终没有屈服。4月28日,范鸿吉和李大钊等20人被一起绞杀。

李大钊、范鸿吉等英勇就义后,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发表悼念文章,称赞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将为中国人民“牢记不忘”。

张挹兰:

绞刑架上唯一的女性

和李大钊同时遇难的20位烈士中有一名女子,她就是中共领导下的国共合作组织——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部长张挹兰。

张挹兰,1893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五四前夕,受新思潮的影响,激发了张挹兰探求知识的愿望,不久考入北京一个私立补习学校,1924年从北大预科毕业,升入北大教育系学习。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机关转入地下。4月,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进行改组,张挹兰当选为执行委员。为了进一步开展妇女运动,他们决定在北京办一个妇女刊物——《妇女之友》和一所职业学校——缦云女校,作为妇女运动的阵地。1926年9月,张挹兰担任该刊主编。

《妇女之友》从1926年9月创刊,到1927年4月李大钊、张挹兰等被捕停刊,先后共发行12期。通过《妇女之友》这块园地,唤醒了在黑暗中呻吟挣扎、忍受痛苦的妇女,使她们团结起来,有组织、有领导地向反动势力作斗争,朝着光明的前途迈进。

1927年4月初,张作霖得知蒋介石即将背叛革命、实行公开反共,便下令调动大批便衣侦探及军警,在北京进行空前的大搜捕,张挹兰就是这样落入敌手的。4月28日,李大钊、张挹兰等20位革命者被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秘密处以灭绝人性的绞刑。张挹兰是20位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后受刑的一个。

据1927年4月29日的北京《顺天时报》记载:第三辆车为女犯张挹兰及邓文辉同坐,下车时张挹兰面现喜色,昂首挺胸而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临危不惧的英雄……那样的坚定刚毅,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对敌人充满了仇恨和蔑视,对革命的胜利流露出无限的信心。?

题图 路友于(左一)、李大钊(中)、张挹兰(右一)就义前合影

(本刊编辑部摘自《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张作霖李大钊国民党
李大钊《青春》
李大钊
快过关了
张作霖:成大业,靠演技
东北军阀有温情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作霖巧骗袁世凯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