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在晋察冀勇“舍”敢“夺”的谋略
2017-06-26汤家玉
汤家玉
解放战争时期,聂荣臻担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属区内有多支其他部队,既有国民党的中央军,还有傅作义、阎锡山部队及其他国民党派系部队。面对复杂的情况,聂荣臻敢出奇招,在别人认为该“取”时他勇敢地“放弃”;当别人不敢“取”时他勇敢地“夺取”,显示出一个无产阶级军事家高超的军事谋略艺术。
面临大好发展机遇,聂荣臻主动相让
聂荣臻所谋的是希望,所以,他把最珍贵的军事资源——地盘与部队主动让与兄弟部队,成就兄弟部队。这样做,既是一种大勇,也是一种大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延安一片沸腾。各界人士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身在延安的聂荣臻在欢庆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华北地区是日军盘踞的重镇,远在西南、西北的国民党军队短期难以到达,这里现在是个真空,对晋察冀根据地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晋察冀根据地西起同蒲路,东至渤海;北起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南至正太、德石路。包括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多万,正规军32万,民兵90多万。但我军主要占据广大农村,交通线及大中城市都沦陷在日军手里。聂荣臻归心似箭,立即向党中央、毛泽东请求返回晋察冀根据地,乘势向日伪军猛烈反攻,努力发展人民军队,扩大晋察冀根据地。他打电报给军区,要求立即把38个小团扩编成大团,把一部分地方武装吸收为正规军。并指示全区部队立即做好部署向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大同、阳泉、张家口、唐山、山海关前进,接受日伪军投降;冀东立即抽出3个主力团组成纵队向东北进军,扩大根据地;冀晋部队抽出2个团准备夺取太原。晋察冀军区迅速行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占了张家口,将晋察冀与晋绥两大根据地联成一片。
在美军的帮助下,国民党军队迅速向华北运送6个军17个师15万人,抢占了北平、天津、石家庄、保定、山海关等大城市;阎锡山军队抢占了大同、太原等城市;傅作义部队抢占了归绥和绥东、绥南大片地区。在晋察冀周围,国民党部署了43万军队,他们以大中城市和交通线为基地,不断向我根据地推进,包围、吞食我根据地。根据地面临着严峻形势,兵力物力财力捉襟见肘。
国民党在与我抢占华北的东西,重点与我争夺东北。党中央、毛泽东出于战略全局考虑,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军事部署,把占领东北作为事关我党我军功败垂成的关键一环,要求“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并争取控制东北”。中央紧急抽调2万干部和11万部队,日夜兼程赶赴东北。
聂荣臻回到晋察冀根据地后,立即部署支援东北事宜。自1945年8月到1947年,晋察冀军区支援东北军区大的行动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1945年8月。当时,苏联红军宣布对日作战。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面进入中国东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晋察冀军区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收复了大量失地。在自身兵力尚显不足的情况下,聂荣臻仍指示晋察冀军区抽调13000多人及200多名地方干部,包括4名地委书记,由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率领出关,协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联红军对日伪军作战。他们分三路向东北进军,迅速占领了东北许多地方,扩大武装,建立人民政权。部队很快发展到10万多人,组成了10个步兵旅、2个炮兵旅和若干独立团。年底,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猛烈進攻热河。李运昌带领部队返回热河作战,只带回3个步兵旅和1个野战炮团,其余的5万多人全部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后来,这支部队全部划归东北军区,成为东北军区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
第二次是在1946年10月。1946年8月到10月,国民党军队先后占领承德、张家口,切断了冀热察、冀热辽军区与晋察冀军区之间的联系,大家切盼聂荣臻组织部队收复失地。聂荣臻却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建议,就是将这两个军区让给东北军区。这两个军区紧邻东北,交给东北军区,一方面可以壮大了东北军区的力量,便于东北军区统一指挥和使用,另一方面便于晋察冀军区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1946年10月,聂荣臻向中央提出了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中央的批准。晋察冀军区的两支重要力量在程子华、李运昌率领下,正式加入东北军区序列。
第三次是1947年。为支援东北军区对国民党军展开的夏季攻势,聂荣臻在冀东组织了詹才芳纵队,由詹才芳、李中权率领加入东北军区序列。在晋察冀军区,冀东根据地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不仅因其面积大且经济较富,人力物力财力基础雄厚。聂荣臻主动建议中央把整个冀东根据地划归东北军区,中央很快批准此建议。
此外,聂荣臻还从冀中等地抽调部分干部和部队支援东北军区。晋察冀军区支援东北军区的部队有第八、九、十一3个纵队和6个独立旅,总兵力达到十几万人。另外还有14个军分区的地方武装。与其他军区相比东北军区是新建立的军区,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晋察冀根据地对东北军区的无私支援不亚于雪中送炭。同时,聂荣臻还多次组织部队对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开展猛烈进攻,先后开展了晋北战役、大同战役、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将国民党华北部队拖在华北,使之无法入关参加东北地区作战,大大减轻了东北军区的压力。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罗荣桓说,东北的解放,晋察冀军区的支援发挥了重要作用,离开晋察冀军区的支援,东北军区不可能取得那么多的战果。东北军区力量大大增强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了东北,挥师入关加入华北地区的作战,晋察冀军区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壮大。
在旧中国有枪有地盘就是王,无论哪个军阀无不拼命抢地盘扩充军队,而聂荣臻主动把自己领导下的晋察冀根据地的地盘与军队划给东北军区,支援东北军区。这样的壮举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做到!
为什么聂荣臻会这样做?重点经营东北,是党的七大确定的战略方针,是我党我军夺取胜利的希望所在。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讲话中指出:“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抗日战争结束后,党中央作出了与国民党抢夺东北的战略方针。东北军区初创时期人员补充、物质经费等都十分困难。而晋察冀根据地经过多年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于是,聂荣臻及时给予东北军区有力的支援。对此,他真诚地说:“作为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干部,处处从革命事业的全局出发,互相紧密配合以争取胜利,这本来是应有的态度和风格。”
守城官兵士气高涨,聂荣臻果断放弃
聂荣臻所谋的是未来,所以他不计较一城一地的暂时得失与战役战斗的暂时胜负,为了未来的希望断然牺牲眼下。这样做,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深谋。
解放战争时期,张家口是塞北四省之一的察哈尔省的省会城市,是我军控制的仅有的几个大城市之一。它是塞外著名重镇,东望平津,南通中原,北接蒙古大草原,西连晋、甘、陕,战略地位和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全面内战爆发后,张家口成为国民党军队必攻的重要目标之一。守城的晋察冀部队士气高昂,决心坚决打退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誓死保卫张家口。聂荣臻力排众议,提出放弃张家口,令大家非常诧异。
为什么要放弃张家口呢?聂荣臻认为,为了未来的胜利,我军必须撤离张家口。1946年7月,晋绥与晋察冀两大军区的人民军队在贺龙、聂荣臻指挥下发起晋北战役,解放了山阴、岱岳、宁武、繁峙、原平、五台、忻口等地,歼敌8000多人。然后,我军又发起大同战役包围了大同。傅作义派出三十五军30000多人,分兵北、中、南三路前来营救大同守敌。北路由陶林向集宁进攻;南路由归绥进犯凉城;中路沿平汉线东进,攻占我卓资山后向集宁进犯。我军与傅作义部在集宁交战失利,不得不在9月12日撤离集宁,16日撤围大同。聂荣臻总结大同战役失利的教训说:“发起大同战役,有考虑不当之处。因为,大同敌人的兵力虽不雄厚,而城防设施是颇为坚固的。當时,我军既没有重武器配备,又缺乏攻坚经验,哪里有把握攻下大同?”8月28日,在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下,我军又被迫放弃了承德。从全局上看,张家口处在敌军东西夹击之中,战略态势对我极为不利。在撤围大同的当天,聂荣臻就向中央军委请示,要求主动放弃张家口。
其实,放弃张家口的这一想法萌生于一年前的绥远战役。抗战刚结束,傅作义就命令国民党军队向我晋察冀解放区发起猛烈进攻,先后占领了归绥、武川、陶林、卓资山、丰镇、集宁、兴和,威逼张家口。1945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聂荣臻和贺龙指挥晋察冀及晋绥军区部队反击傅作义进犯。我方共14个旅53000多人,傅作义部47000多人,略少于我军。如果加上大同附近的阎锡山部队以及地方杂牌部队,敌方兵力达到97000多人,多于我军。10月19日,我军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收复了集宁等多个地区,包围了归绥、包头。在我军兵力已占优势下,广大官兵虽英勇作战但付出很大代价,仍未攻下这两座城市,不得不于12月12日停止进攻,结束绥远战役。而傅作义部一旦巩固了对包头、归绥的占领,必向东扩张与我争夺张家口。华北国民党军占领热河后必向西扩张也与我争夺张家口。在敌军东西夹击的情况下张家口很难防守。因此,聂荣臻悄悄为撤离张家口做各种准备工作。根据他的指示,大量重要作战物资从张家口转移到北岳山区,重要的机器全部运进山里。仅105口径榴弹炮的炮弹就搬走了几万发。后来,二野、三野105口径榴弹炮的炮弹用完后及时得到晋察冀部队炮弹的支援,这些炮弹派上了大用场。1946年7月,陆续往涞源山区疏散人口。这就使得后来我军民能从容地撤离张家口。
聂荣臻提议放弃张家口,在部队内部领导层出现了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赞同聂荣臻的意见,认为张家口守不住,与其被迫撤离不如主动放弃,争取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军西有晋绥军区和第三纵队,东有冀热辽军区的第二纵队,又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张家口完全能守住;第三种观点认为,张家口是我军对日战略反攻以来攻占的唯一的大城市,是晋察冀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在没有经过作战的情况下怎么能主动让给敌人呢?聂荣臻找许多干部反复谈心,苦口婆心地解释道理。9月15日,聂荣臻在晋察冀中央局干部大会上作《不计一城一地得失,力争战胜敌人》的报告,教育大家,我们在四面受敌围困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地死打死保一个孤零零的城市,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完全没有必要。我们的方针是打运动战,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我们暂时放弃张家口,正是为了未来的胜利。张家口这个地方,敌人集结了大量兵力,把我们四面包围起来,我们的力量又弱于敌人,即使付出很大代价也是守不住的。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张家口,要守守不住,要走走不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张家口就变成了一个包袱,看你有没有决心把这个包袱丢掉。我们撤离张家口,就是要丢掉这个包袱,回到根据地去,摆脱被动挨打状态,争取主动,获得行动自由。聂荣臻用诗句激励大家说,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保存了有生力量,我们就有了未来,就有了希望。我们将在更大的空间里自由行动,在运动中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才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撤离张家口,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反动势力终究是要失败的。我们一定要克服悲观失望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心。”
晋察冀中央局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同意聂荣臻的意见并上报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了聂荣臻放弃张家口的请示。历史证明,我军主动让出张家口这一做法是颇有远见的。
大同战役结束之后,国民党军队从东、西两面向我张家口扑来。在东线,国民党李文兵团的第十六军、第五十三军,沿平绥铁路向怀来发起进攻;以第十三军从承德——丰宁、沽源作为配合;以第九十四军在北平地区机动,作为预备队。在西线,傅作义主力第三十五军的3个步兵师、新编骑兵第四师和骑兵纵队等部及阎锡山的暂编第三十八师,集结在大同、集宁一线,待机行动。上述敌军对张家口呈四面合围之势,而我军又连续作战,损耗非常严重,急需休整、补充,难以进行大战。我军在抵抗了一段时间后主动撤退。1946年10月11日,我军全部从容撤出张家口。聂荣臻说:“我们撤离了张家口,因为是回到根据地去,并没有茫然的感觉。相反,放下了这个包袱,我觉得更自由了!”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后,蒋介石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宣布召开伪“国民大会”。国民党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暴露无遗。事实教育了人民。广大民主党派和其他民主人士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独裁的本质,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军队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严重不足,处处设防。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我军奋勇还击,遏制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在悄然中发生逆转,张家口战役就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晋察冀军区部队撤离张家口后,在聂荣臻领导下,在广大的华北地区进退自如,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连连取得胜利,兵锋直指华北门户——石家庄。
困难重重风险空前,聂荣臻毅然夺取
聂荣臻所谋的是现在,所以,他敢于挑战困难、承担风险,当机遇已经到来,与其坐等未来,不如抓住现在放手一搏。这样做,是一种胆识,也是一种魄力。
石家庄又叫石门,是平汉、正太、石德三条铁路的枢紐,西通太原,东接山东,南接豫鄂,北通北平,是华北地区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古人认为河朔为天下之根本,而石家庄又是河朔之本,“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因此石家庄是敌我双方都必争的战略要地。
日军盘踞石家庄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国民党军队接收石家庄后,为了守住石家庄又连年加修,使其成了一个碉堡林立、沟渠纵横、明堑暗壕密如蛛网的坚固设防城市。敌军在石家庄筑起3道环形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长30公里的外市沟,沿沟配备有密集的火力和防御工事,外市沟后面是环形铁路,铁甲车可以随时机动作战;第二道防线是18公里长的市内沟,是重点设防地段;第三道防线是市区内的核心工事。内、外市沟之间挖掘了交通沟或地道,它们互通互联。在3道防线里筑有碉堡6000多个。石家庄周围是十分开阔的平原,便于机械化部队作战。国民党守军吹嘘说:“凭石家庄的工事,国军可坐守3年。”“没有飞机大炮,共军休想拿下石家庄。”这话并非完全吹牛。晋察冀部队没有坦克和飞机掩护,难以接近石家庄,如果打传统的阵地战,我军不可能夺取石家庄。在全局上看,当时我军还没有取得优势,总体上处于防御阶段,更重要的是缺乏攻打大城市的经验。晋察冀部队攻打包头、大同失利的教训,大家心有余悸。全军还没有哪个部队有攻打大城市的先例,中央军委也没有指示他们攻打石家庄,所以,1947年10月22日,聂荣臻致电中央军委,请示夺取石家庄,大多数人担心风险太大,顾虑重重。
聂荣臻十分清楚,夺取石家庄困难多风险大,但并非没有把握。第一、1947年4月,我军发起正太战役,严重破坏了正太铁路,歼敌35000多人,解放了7座县城和3个矿区,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为一体。6月,发起清沧战役,歼灭河北省保安第六、第八总队全部,第三总队大部,共1.3万余人,解放沧县、青县、永清3座县城,控制津浦铁路陈官屯车站以南80公里,从而威慑天津,震动北平。紧接着进行保北战役,12天内共歼敌8270人。10月,发起清风店战役,歼敌13000多人。在我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国民党军队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第二、石家庄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四周都是解放区,物资、人员补给困难,难以持续作战。守军只有3个团和一些杂牌部队,兵力严重不足,内部思想不统一,士气低落,厌战、畏战情绪严重。第三、我军士气正旺,又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正是一鼓作气、乘胜作战的大好时机。战机稍纵即逝,如果错失现在就已经成熟的战机,让石家庄守敌获得喘息之机,就可能为未来增加许多困难。聂荣臻说:“我们也知道石家庄是设防城市,可是设防再坚固,也要兵来守。兵不多是不行的,再说即使打不下来,也没有什么危险,四周都是解放区,何况不论从兵力上、士气上看,打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决心打石家庄是对的。”
中央军委迅速回电,批准了聂荣臻的请示。毛泽东指示说:“清风店打歼灭战胜利,对于你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巨大意义。目前如北面敌南下,则歼灭其一部,北面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10天左右,整顿队势,恢复疲劳,侦察石门,完成打石门之一切准备。然后,不但集中主力9个旅,而且要集中几个地方旅,以攻石门打援兵姿态实行打石门。”
石家庄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攻打的第一个大城市,聂荣臻十分慎重,亲自审定政治训令约法九章,指出:“力争解放石家庄与保证入城纪律严明,此为各参战部队的两大中心任务。”规定:“严禁破坏机器、工厂、医院、电灯、自来水、电话电线、玻璃及一切城市建筑和设备(除军事行动必须)。……不许自行动用与搬运一切物资资财及房舍用具,对仓库、贮藏室只有爱护的任务,报告的责任,没有动用的权利……不侵犯城市工商业,不侵占学校,不私入教堂。尤应保护城市贫民的生命财产。……严禁个别人员徘徊闲游茶楼酒馆,尤其娼寮地区,不许大吃大喝,注意军容风纪与军装整齐。”约法九章公布后,广大官兵明确了党的城市政策及纪律,进城后官兵纪律严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广大工商业者吃了定心丸,拥护、支持人民解放军攻打石家庄,减少了战争阻力。
聂荣臻还从在清风店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官兵中抽出一部分人员,经过教育,放回石家庄。他们进城后,以亲自经历说明解放区的新气象,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以及优待俘虏的政策,鼓动国民党守军放弃抵抗、弃暗投明,进一步动摇了国民党守军的士气。
完成了各项准备之后,1947年11月6日,我军向石家庄之敌展开猛烈进攻。仅用了6天时间就一举攻占了石家庄,歼敌24000多人,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为一体。朱德盛赞夺取石家庄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并赋诗一首:
石门封锁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
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
久困人民动笑颜。
我党英雄真辈出,
从兹不虑鬓毛斑。
石家庄解放后,聂荣臻全面总结了这次战役的经验,谦逊地说:“石家庄的解放与巩固,是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军事原则英明指导下,胜利作战的直接结果。”他没有一句话提及自己的功劳,把成绩归于党和军队,这正是聂荣臻军事谋略的精髓所在。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