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室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6-26于洁龚红兵
于洁+龚红兵
摘 要 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师乐于尝试但难以有效把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过去传统教室中,教师想要精确关注每个团队及团队中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十分困难的,课堂氛围常常走向极端,要么过于沉闷,要么过于活跃,效果不理想。通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教室,教师可以实现有效的师生双向互动,团队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易操作、易实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团队合作学习;智慧教室;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04-05
1 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也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和如何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合作能力是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要让学生懂得人类多样性,同时还要教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人是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从幼儿开始,学校应在教学计划中留出足够时间向青年人传授合作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交往合作训练。”[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育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纷纷提出了符合教育改革理念、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如建立学习共同体、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等。教学环境的改善、学习工具的革新、智慧教室建成以及信息素养的培训等,有力地推动了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在探索各种创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过程中发现,借助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工具,团队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未来的關键能力。
2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从此,团队合作理念风靡全球,广泛应用于企业,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在教育教学中,团队合作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学生要学会为了相同的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也要营造自觉合作的学习风气。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团队合作学习的课堂形态是将班级内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小组,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表达与分享等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并最终以团队的总体成果或成绩作为评判学习效果的依据。但是,尽管团队总成绩成为课堂评价的核心要素,教师更需要精心地设计问题和活动,以确保能够正确评量团队中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体对团队的贡献情况。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台湾教育专家梁仁楷等人提出了他的七个核心内涵[2],分别为:1)团队分组,将学生分成数个团队;2)布置问题,以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展现成果为课堂核心;3)主动学
习,让学习主动权回到学生手中;4)教师引导,教师使命在于引导与促进团队合作动力;5)社会学习,学生在社会化情境中学习,发挥大班教学的长处;6)科技辅助,教师运用科技来促进学生学习;7)看见思考,教师掌握个人、团队、全班的学习状况。
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中,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形成能够解决问题的团队;以学生自学为基础,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展现成果为核心。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社会化的情境是创建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工作环境,因为通常的工作都是需要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合作完成。信息科技可以辅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通过数据的相互传递和分析,将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并记录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方便教师掌握每个人、团队和整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教师的角色从滔滔不绝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主要精力用于活动的设计、疑难问题的解惑和关注学生。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比较其他的课堂学习模式,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优势:对教师教学而言,能够兼顾考试取向和多元取向的教育需求,实现“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情况,结合翻转课堂、问题导向的教学开展多种课堂活动;对学生学习而言,能够产生学习的安全
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促进综合、评价、创造等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实现,培养团队协作的素养与技巧。
人作为一种生动性群体,应该适应团体生活环境。王坦在研究中提出合作学习基于社会互赖理论和控制理论,即社会互赖的表现是团队中的所有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互勉、互助、互爱;控制理论则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来自于内部动机,当学生在团队中有了归属感和自尊感,满足了自身的需求时,才能学得好[3]。
因此,对学生而言,身处团队中学习相比完全依靠自己的学习,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安全感”。尤其是对于中职生而言,部分学生总是沉默寡言、羞于在班级中表达,但如果在自己信任的团队同伴面前,他们也能够愿意甚至是愉悦地交流自己的观点。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一个任务总是由若干个难度各异的子任务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争取完成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以达到“最近发展区”,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互动、思维碰撞中,将能激发学生的综合、评价、创造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更能进一步培养沟通、创造、思考、合作、问题解决等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关键素养。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因为受到来自学生升学或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对于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使用通常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尝试过几次仍旧回归到传统的讲授型课堂。然而团队合作学习经过实践验证被认为能够兼顾考试取向和多元取向的课堂教学需求,实用性强。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表达的实践增多,课堂不再是教师中心的“一言堂”。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和提高。团队合作学习也适用于开展翻转课堂、问题导向的教学多种课堂活动,因为这些教学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学、讨论、解决问题。
3 基于智慧教室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
智慧教室,是指基于环境心理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以智能终端、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信息资讯和各种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互动、智能、人机交互为显著特征,实现便捷、和谐、智慧与效能的教与学环境[4]。上海市教委在发布的《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中职校将创建若干智慧教室,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集电子课程教学、移动学习、网络教研、远程协作共享等多功能为一体。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作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教室项目首批立项的三所学校之一,于2014年11月正式建成智慧教室(图1),并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智慧教室的功能区划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智慧教室的设计,从形式上具有兼顾传统与现代、紧张与休闲。既有适合统一进度的集中学习区,也有适合分散讨论的自由学习区;既有适宜关键能力培养的训练展示区,也有适宜自主安排的休闲学习区。在功能上,智慧教室汇聚了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通过信息技术及支持服务工具加以实现,突出了“强交互、多功效、高科技、全智能”的特点。具体的功能区划如表1所示。
智慧教室对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支持 智慧教室空间环境设置合理,软硬件配置先进。既能提供相对安静的空间方便学生独立自学,也能提供适宜的场地适应学生分散讨论和成果演练,最大限度地支持了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现。
1)Team Model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室中引入了Team
Model智慧教学平台,它是一套能够协助教师在课堂中执行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辅助系统,高度整合了电子书包、IES云端补救学习平台、实物提示机、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智慧教学APP等软硬件系统,让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随时启动团队合作学习。云端系统帮助教师积累、处理和分析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当前课题的预习状态,并能有效地收集、汇总、分类学生讨论的结果,即时掌握各个团队的学习成效,并对团队和个别学生开展即时有效的指导。学习数据的交互传递通过无线网络和智慧教学APP在各个设备和平台之间实现,见图2。
2)D型研讨桌和互动茶几。D型研讨桌的设计主要是方便团队内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各自电子作品的交流展示。研讨桌中配置了小型中控系统,并延伸出VGA线和HDMI线各三根、音频传输线六根,方便与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进行画面和声音的传递。当团队中有一位学生需要展示自己屏幕上的内容时,只需要点击数据线上的控制按钮获得屏幕控制权,即可将自己的屏幕同传到D型桌旁边的智能电视上,团队其他成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并参与讨论。具体可参见图3。
互动茶几以Windows7电脑为内核,配置了可多点触控的屏幕,适合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团队成员围在茶几周围,共同学习微课视频,或者分角色在多点触控的茶几屏幕上完成一项协作任务。茶几的设计还营造了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团队成员如同家人一样围坐而谈,身心放松,更易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
3)情境模拟系统。情境模拟系统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导游讲解、航空服务课程中的客舱服务课程等需要学生个人或者团队通过语言与肢体相配合的作品呈现。在团队成员进行作品演练或者展示时,借助情景模拟系统进行录制,并对需要点评和讨论的瞬间或片段以打点的方式即时记录,既可以在作品演练结束后集中回放,也可以在作品演练过程中实时回放。借助情境模拟系统,教师能够实时记录各团队和团队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学生可以针对作品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优点和缺点即时记录,方便自己检查或者成员之间相互评价、纠正。
4 基于智慧教室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机制
团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团队出现“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局面而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况。然而,自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课堂教学之后,许多教师反映经常出现的局面是:团队中一人独挑大梁,其余成员无所事事;讨论的积极性太低,效率低下;當一个团队进行汇报展示时,其余团队忙于自己的汇报准备而无心观看。整堂课下来,教师失去了教学的信心,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因此,掌握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应用机制,是模式成功的核心。
合理分组 分组有两种: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大多数的教学研究都倾向于使用异质分组,但笔者认为,同质分组适合单一性的学习任务,异质分组适合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一堂课中可以同时采用两种分组形式。
1)同质分组。将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一致的学生编成同一个组,同一组内的成员将减少因为成绩水平、智力因素、性格偏见等产生的摩擦。班级内出现多个同质小组后,对于能力强的组,教师布置难度高的学习任务;对于能力较弱的组,教师布置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
2)异质分组。异质分组的主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再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性别、技能等专长。班级内出现多个异质小组后,教师布置的任务是相同的,各个团队的人力资源也基本是平衡的。
3)典型案例。在笔者教授的选修课“Flash动画基础制作”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直线工具、铅笔工具、钢笔工具和油漆桶工具完成简单动画场景的绘制。在课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课程基础和学习能力,首先进行同质分组,见表2。
1组是基础最弱、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由他们分别完成直线工具的学习;2组和3组属于中等能力的学生,完成油漆桶工具和铅笔工具的学习;钢笔工具任务最难,交给由学习基础、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强的4组完成。
各个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再混编成异质小组(见表3),同一个小组中学习过四种工具的学生都在,同组内每个人向其他成员教授自己所掌握的工具的使用,直到所有人都学会四种工具的使用。
精确掌握 教师能够借助智慧教室中的软硬件设备,准确掌握到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
1)课前数据分析。在课前和课后,教师可以通过Team Model教学系统的IES云端诊断补救平台中积累的学生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以便在课前即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2)课中即时关注。在课中运用Team Model教学系统的IRS遥控器,通过抢权作答、全班作答等形式,教师能够掌握各团队学生的答题速度、答对率,立即了解哪些学生需要额外帮助,从而调整自己的课堂进度、提供给学生的辅助力度。
3)典型案例。在中职数学课“线性规划的简单应用”中,教师在备课时登录IES云端诊断补救平台,检查学生对课前预习作业的答题情况(图4),发现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在顶点处取到最值”的问题。由此,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心调整为借助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顶点处取到最值”的难题。
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使用IRS即时反馈,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图5),以便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设计问题 在课前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连续抛出多个有明确答案的题目,让学生快速作答,迅速进入上课的紧张状态。在课中讨论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只有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且有一定难度或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效地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1)问题分类。教师通常提出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有明确答案的题目,如是非题、选择题;一种是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如开放性的讨论题目。
2)典型案例。在美术课上,教师利用实物提示机拍摄了四位学生的绘画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首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哪幅作品画的最好?学生通过IRS遥控器投票选择。教师对投票结果截屏记录后,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哪幅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此时,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角度发生了转变,经过投票后产生了与第一次投票完全不同的结果。之后,教师布置各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并分别提出各自的理由。
选择与表达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是:团队中是否每个人都为团队的最终成果做出了贡献。但由于性格内向、缺乏勇气的原因,班级中总有个别学生不会主动为团队做出贡献,因此,可以采用随机挑人或者主动挑人的方式,“强迫性”地鼓励这些学生回答问题,为团队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从正面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到团队学习中。
1)随机挑人。随机挑人通常使用自动化的程序实现,如Team Model中的随机挑人功能。当教师认为某个问题难度不大,但相应的知识点需要强化时,可以采用随机挑人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增加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但通常都会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2)主动挑人。主动挑人需要教师的“火眼金睛”,能够发现每个团队中哪些成员参与度不够,或者还未曾回答过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主动提出由这些学生回答,并通过鼓励和提示尽量让这些学生回答正确,然后给予正面的表扬,并为相应的团队增加积分,让这些学生体验到为团队做出贡献的成就感,从而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3)典型案例。在“清香型铁观音的台式冲泡法”课堂中,学生全部学习过闻香杯的使用之后,教师通过随机挑人功能,挑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演示(图6),并由其他学生给予点评。随机挑选出的学生和主动参与点评的学生都视作为团队做出了贡献,给予了相应的积分奖励。
激励奖励 教师设置合理的激励奖励,能够以外部刺激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1)团队激励。在开展团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要明确团队需要达到的目标,以激励整个团队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激励的形式有多种,但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积分形式。
2)个人奖励。对特别突出的学习者,对团队成绩做出重大贡献的学习者,教师可以采用奖励的形式,如評选最佳学员,将学习者的作品作为优秀学生作品收集展示等。
3)典型案例。在“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课堂中,教师设定了两个激励目标:一是全班学生总体获得50颗星;二是针对各团队,率先获得10颗星的团队将额外奖励1颗星,最终取得最多星星数量的团队,将会给予平时成绩奖励。
5 结语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智慧教室的出现,为团队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痕迹、思维轨迹都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工具予以可视化,并在平台中积累、量化、分析,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理有据的支撑。教师除了通过自我学习提升信息素养、掌握各种信息工具的使用外,更要理解五大关键的应用机制;学生也需要通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才能在相互磨合中找到团队合作的最佳组合方式,实现有效的团队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梁仁楷,张奕华,吴权威.“TEAM Model TBL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之理念与实践案例[DB/OL].[2016-10-22].http://www.habook.com.tw/eteaching/habook_epaper/2015/20150115_TEAM_Model_TBL/20150115_TEAM_Model_TBL.htm.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30-35.
[4]程玫,单美贤.关于“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3(9):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