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6温健文

黑龙江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哮喘通气

温健文,苏 鸿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18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科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气道中的慢性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的参与,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若及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80%患者可得到较好的控制[1-2]。若持续的接触致敏因子、处理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哮喘的恶化,发展为重症哮喘,此时由于严重的肺通气障碍常并发呼吸衰竭,有较高的死亡率,需及时治疗[3]。现为了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特选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进行急诊抢救疗效的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4-06—2016-06间接收的8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6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发绀,焦虑,烦躁不安等),气流阻塞的程度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均符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且均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储留。排除患有其他脏器衰竭,以及精神异常,妊娠,恶性肿瘤的患者。所有患者中患有糖尿病者11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15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将所有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为(54.2±7.4)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为(3.4±0.5)年;观察组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为(56.2±8.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为(3.6±0.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的程度以及伴随基础疾病等基本临床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开始之前向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述本次试验的过程,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取得更好的配合,使试验额结果更加具有客观性。

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详细的检查,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的水平,并监测其动脉血样分压以及24 h的液体出入量;为了进行抗炎平喘:给予40 mg的甲泼尼龙进行静脉注射,每次持续12 h,持续治疗3 d,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每次10 mL,持续20 min,每天吸入3次,并联合给予异丙托溴胺进行雾化吸入,剂量为每次2 mL,每天3次持续20 min,合理安排两次雾化吸入的治疗,错开时间。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按照2~5 L/min剂量,以治疗患者的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对于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

观察组患者则在以上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急诊的抢救治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将患者的体位调整合适,将呼吸机调节为S/T的通气模式,设置呼吸频率为15 次/min,控制呼吸比在1.5/1.0~2.0/1.0之间,另外调节为加压通气的模式,采用呼气末正压的通气方式进行通气治疗,参数可设为15 cm H2O,将呼气末正压通气调整为5 cm H2O,另外将加压支持通气设为7 mL/kg,按照上述的调节模式进行通气治疗,每天至少6 h,若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通气时间方案。

1.3 疗效评定标准[4]

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h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HR、RR、PO2、PCO2),并进行治疗前后和两组的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重症哮喘的缓解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h各项生命体征水平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R(26.4±2.7)次/min,HR(112.5±14.6)次/min,PO2(74.3±7.9)mmHg,PCO2(54.3±7.1)mmH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RR(30.3±4.2)次/min,HR(133.5±11.6)次/min,PO2(70.2±5.8)mmHg,PCO2(67.3±11.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h各项生命体征水平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缓解情况的对比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缓解率为69.77%,与对照组41.86%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缓解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哮喘的发生与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介质的参与有密切关系,气道的慢性炎症可引发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在遇到相应的变应原时,可出现喘息、气急等相关症状。不及时治疗,反复发作可引起CO2的严重潴留,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以及酸中毒等情况[5-6]。据临床观察研究,重症哮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症状较重,患者烦躁不安,以及呼吸困难严重,对其应采取紧急抢救,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7-9]。

重症哮喘经过临床的常规药物等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但是在临床中发现,仍有患者在应用适量的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后,症状仍不缓解,可能是由于患者的支气管气道炎症呈现进行性加重状态,其可在气道内出现广泛性的痰栓,使气道发生普遍的阻塞,也加重了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的情况,从而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烦躁不安,意识昏迷,呼吸衰竭等情况[10-12]。此时如果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缺氧状况,为其提供迅速且持续的呼吸支持,从而也改善了患者组织缺氧。另外机械通气也可缓解患者呼吸机疲劳,减少呼吸肌的做功,扩张塌陷的肺泡,也可增加肺的顺应性[13-1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RR(26.4±2.7)次/min,HR(112.5±14.6)次/min,PO2(74.3±7.9)mmHg,PCO2(54.3±7.1)mmHg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RR,HR,PO2,P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比

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缓解率为69.77%,与对照组41.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治疗,急诊抢救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其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哮喘的发作,并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情况,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1] 石佳泉,徐招柱,饶广浩,等.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 例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20):81-82.

[2] 王祖棣.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3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 128-129.

[3] 叶龙彪.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32 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9): 21-22.

[4] 向丹.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4(5): 675-676.

[5] 戴文玲.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2(39): 156-157.

[6] 尹建宏.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3(21): 2918-2919.

[7] 肖洋.探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 86-87.

[8] 何洪文.综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医疗装备,2015,28(18):79-80.

[9] 张波.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02-104.

[10] 林鸿儒.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34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16):89.

[11] 陈先养.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341-4343.

[12] 童锡宝.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26 例诊疗分析[J].内科,2014,9(5):566-567.

[13] 徐国华.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 例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4677-4678.

[14] 张瑞兰,沙利塔娜提·沙尔克提汗.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策略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3):8.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哮喘通气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