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2017-06-24于志青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秩序实训

于志青

(河南警察学院 交通管理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00)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于志青

(河南警察学院 交通管理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000)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作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应围绕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展开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拓宽教学广度、开展问题教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组织实训、综合进行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课程教学符合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教学评价

0 引言

按照《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要求,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因此,就课程教学来讲,不管是课程方案的制定,还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课程效果的评价等都应该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具体到《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由于其处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急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学生对专业业务知识增长和专业业务能力提高的要求.

1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组织、评价是在公安部政治部2014年组编的本科规划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材涉及的知识领域宽泛,有交通秩序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有交警执勤执法的法规依据,有不同管理对象的措施方法比较,等等.这些内容是学生完成专业业务能力塑造的基础.但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直接面对。

一是如何增加公安技术层面内容.在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教材中,第二章是道路交通规划和组织,内容涉及交通管理规划的技术路线、总体结构设计、交通规划现状评价的基本方法及交通组织的具体措施方法等,这些内容在本教材中属于概括介绍,为了使学生透彻地学习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系开设了另一门课程《道路交通规划和组织》.在这样一种安排下,交通秩序管理在学科分类中虽属于交通组织控制技术领域的主干子学科[1]8-9,但管理学、法学等社科人文类课程[2]74-78的性质较为浓厚,即没有事故处理中的事故再现技术,也没有事故预防中涉及的交通安全评价技术和分析技术,更接触不到交通管理实践中获取各种道路参数的设备运用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现较弱.

二是如何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在教材编写中,出于体例规范完整的考虑,每一章的结构相对统一,但在教学中,如果每一章都按照概念、原则和方法这样一种思路来进行,即使在课堂中有一些互动和共享设计,也不足以激发老师的教学创造力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为了促进专业教学知识向实践的适时转化,现在学生利用寒暑假接触公安实际、星期日开展“假日警长”等活动已成为一种常态.但有时学生在实习岗位上接触到的内容会先于课程的教学进度,他们返回学校开始上课后,对于所涉及的已接触到的内容,往往显得较为浮躁,沉不下心来.对于这种现象,任课教师整合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成为必然.

三是如何增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实践性强[3]103-108.光说不练,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直观的感受,就学不到交警执勤执法所需要的技能.像交通警察交叉路口交通指挥方案的应用、典型违法行为的处理等内容,只有学生亲自操作,快速进入交警角色,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目前,我院实训课时占总学时数的1/3,也制定有独立的实训教学计划,但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单调,也缺乏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实训中处于观望状态,滥竽充数,造成实训教学的完成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不符合应用型警用人才的培养要求.

四是如何改进现有的课程效果评价模式.一直以来,本课程的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即笔试部分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表现、作业质量及考勤情况做出评价;期末试卷由教研室形成题库,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比较客观公正.但这种评价模式恰恰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学生对工作任务判断处理的能力游离于评价之外,这就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形成以评价促学习的良性循环.同时整个评价仍以老师个人的测评为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的民主化程度不高.

2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拓展教学广度深 挖课程技术含量

如上所述,这里提到的技术层面知识专指“硬技术”,因为在本课程中“软技术”层面的知识较多,如在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中,交通拥堵问题、停车问题、电动三轮车身份问题都成为常态而存在,涉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隶属于“软技术”层面内容.因此,我们着眼于“硬技术”知识层面的挖掘.主要方法是通过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和宽度,使学生在熟悉各种警用设备的基础上,同时了解工作原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比如现在毒驾现象凸显,而针对毒驾的检测手段还不完善,我们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参与设备的完善过程.目前对警示三角架反光性能的改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常规的三角架用塑料反光材料制成,学生通过安装电源的方式,加大了警示的反光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本课程的技术含量.

2.2 开展问题教学诱发师生双方的创造力

为了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案例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和实施问题教学法.首先使用思维导图,利用MindManager 软件对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先使零散的内容得到合理、系统的设计,然后从解决问题出发,将部分章节的知识点隐藏在问题当中来设计教学.如行人交通秩序管理一节,教学重点为行人的交通特性、行人安全管理内容及措施,因此,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行人交通秩序管理”教学设计图

通过对行人交通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逐级分解,把解决这一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根据此方式进行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和流畅.同时,在基础目标之外设计了提升目标,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从另外层面进一步研究行人交通行为,为行人交通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对行人交通安全问题的产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逐步明白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哪方面进行考虑,所涉及的新的知识点有哪些.借助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性思考工具——思维导图[4]156-157,指导学生将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最终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完成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建构.

如图2为某学习小组围绕行人交通安全问题解决绘制的思维导图,不仅将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还把问题解决的措施较为全面地罗列了出来,不仅克服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习惯,还让学生在系统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支撑下,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系统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图2 “行人交通问题”思维导图

2.3 利用校园自然资源组织安排实训项目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中很多的实践内容难以在校外道路上完成,除了实训方案制定之外,我们利用校园街区,加大模拟训练的力度.尽管校园道路环境和校外道路环境有着很大差别,但采用模拟训练方法,学生接触到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警务技能.通过角色的选配、场景的设计、模拟案例演练一系列的操作,增加了实训项目的互动性、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实训内容安排方面,坚持内容和任务需求无缝结合的原则,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组织练习,对安全防护、执勤站点站位、执法记录仪使用规则、雷达测速仪使用方法等科目进行专题讲座,并利用校园道路环境,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组织实训.

例如,目前袭警、交通事故等现象多发,造成民警受伤死亡的案事件明显增多,如何有效防范此类案事件的发生,交警在执勤执法中如何做到自身安全防护及应对措施,我们在校园内组织道路执勤模拟训练,设计如下:

实训项目:道路执勤执法

第1阶级,开设专题讲座,就训练要点进行讲授.

内容包括安全防护装备的使用、警车停放位置、警示措施、安全站位的选择.

第2阶段,安排实训项目,指出任务和要求.

项目1:学生4人一组,拟出巡逻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处置的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应进行违法行为人加速逃跑、恶意闯卡等情形的预案.

项目2:自主协调好交警、违法行为人、交通协管员的角色安排.

第3阶段,学生进行预定方案的实施.

这种模拟训练实现了教学与警务实际的无缝衔接,培养了学生的警务技能,促成了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4 多重主体参与综合评价

在教学评价实践中,第一,扩大评价的组成范围,具体操作方式为:系部成立命题小组,设计一些与职业技能形成有关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然后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分阶段对学生制作的方案与模拟实训进行指导和考核,最终取各个阶段的平均值作为实训成绩,而且实训成绩在整个评价方案中占30%,此举即改变了目前的考核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也使实践环节的考核更加注重学习过程.

考核的具体内容及分值、权重见表1.

第二,对于评价主体单一的弊端,结合公安部实施的“双千”计划,有“双千”教师参与进来,同时和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结合,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表1 学生学业评价表[3]103-108,[5]24-25

3 结语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的教学涉及诸多方面,但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改进,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也实现了质的突变.从反馈来看,进入实战部门的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符合基层的需求.目前,我们准备依托院级网络教学平台,把此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实训安排与评价更加科学与合理,更加符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 刘玉增,管满泉.道路交通秩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

[2] 汤三红.关于强化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以公安交通管理实战为导向[J].公安研究,2014(02).

[3] 李 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化教学模式研究:以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课程为例[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02).

[4] 李玉香,周艳红,谷春玲.应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0(15).

[5]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责任编辑 梧桐雨]

Teaching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ourseRoadTrafficManagement

YU Zhiqing

(DepartmentofTrafficManagementandEngineering,HenanPoliceAcademy,Zhengzhou450000,China)

As a core course of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 theTrafficOrderManagementshould focus on the training target of high quality applied police talent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broadening the teaching scope, carrying out the problem teaching, rationally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organizing practical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in which the course teaching meets the actual needs of road traffic order management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orientation.

teaching reform; course teaching; evaluation

2016-11-30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警用涉案事件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实施”(162102210324)

于志青(1970- ),女,河南巩义人,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交通管理与安全研究。

D631.5;D631.15

A

1671-8127(2017)03-0087-04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秩序实训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秩序与自由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孤独与秩序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