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2017-06-24陈洁

当代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动画人文信息

陈洁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就是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总是以技术为核心,每节课都在完成技术目标,课堂显得枯燥且无生气,学生兴趣日益减弱,教师讲得大汗淋漓,学生学习效果却不是很好。如何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既要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要体现人文精神,即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浅显地谈谈自己一些认识及做法。

“人文”二字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涵。“人文”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中心的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人内心的素养。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一、渗透道德法制教育

[案例1]健康上网,从我做起

在高一必修课本第五章第二节(信息技术与青少年)中,笔者通过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网络论坛为突破口,通过当时沸沸扬扬的“舒淇怒删微博事件”引入、信息查阅、总结提升、师生交流、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法规学习(知识产权、肖像权等)、制定倡议书等多种环节,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讲述病毒、黑客时,不仅让学生掌握病毒、黑客的实质,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和黑客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法律、道德问题。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使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层层深入,自觉形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分析]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师要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把网络道德、人格修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传授互联网浏览知识时要注重教育学生如何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拒绝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让学生建立科学技术应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巩固,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草拟一份“健康上网,从我做起”的倡议书,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倡议书的内容要求比较简略,这一环节的实际目的是通过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带来的良好的心理感受。

二、渗透情感、人生观教育

[案例2]地震公益动画

四川雅安地震的那段时间,正好是高二年级Flash动画制作基础课结束,学生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介对灾情的严重性已经有了一定了解,随着情景导入播放的灾区新闻短片与教师产生共情。

师:相信这段时间我们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在为这片土地牵挂,每个人心中都想为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做些什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制作一个公益动画,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笔者把Flash综合练习课与国家突发的灾难事件相联系,收集了与此次地震相关的图片和声音素材,安排学生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完成为灾区人民祈福的动画。

[分析]联系国家发生的重大时事,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用自己的能力向正在遭受苦难的同胞传递关怀和问候,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正面推进作用。

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案例3] 勿忘国耻,理性爱国

2012年9月18日,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少数人打着“爱国”的旗号进行非法集会游行、打砸抢等不理性行为,为了让学生们对这段历史有个正确认识,不要盲从跟风,笔者就临时决定将理性爱国教育的内容融入到高一必修课本第三章的“文本信息的加工”这一节。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于是笔者先让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九一八事变”的具体内容,并将相关文本和图片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编辑。

[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升华,学生不但按课标掌握了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更让他们认识到国耻难忘,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也不要让悲剧重演!当代学生要以“九一八”事变中革命勇士为榜样,将它视为一种激励、一种鼓舞、一种鞭策、一种启迪,强大的祖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民族,只有团结才能抵御外侮。

[案例4]奥运会金牌统计表

高一必修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中“数据信息的加工”的内容是2012年10月中旬学习的,我国健儿刚刚参加完伦敦奥运会,取得了骄人成绩,笔者搜集了近4届奥运会奖牌分布及排名情况,用PPT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创建表格,分析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形成简要的分析报告。

[分析]在教学中选用奥运相关的信息来创设情境,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通过此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体育强国,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学生的自己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这样我国的全民体育素养才能提高。

四、渗透科普教育

[案例 5]地震来了怎么办?

在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笔者将有关地震的不同问题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上网搜索有关“地震”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为这样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做好知识储备,在这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尽量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搜集到的信息通过讨论形成资料。

[案例 6]神州九号对接

高二选修课本《多媒体应用》第四章中引导层动画的制作,笔者将书中的“小鸟飞翔”动画改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动画,极大地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模拟动画的制作,学生了解了神州九号运载火箭整个对接过程,同时向学生进行了太空科普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國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渗透人文教育,同时要求教学任务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使学生形成符合纲要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动画人文信息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订阅信息
动画迷,变身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展会信息
动画总动员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