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到华发,等你回家(节选)
2017-06-24演讲者主持人记录整理
演讲者:梁 植(主持人) 记录整理:七 月
从青春到华发,等你回家(节选)
演讲者:梁 植(主持人) 记录整理:七 月
主持人:年轻人要像本文演讲者一样,有观照世界的视野,有坚定的信念和铿锵的力量。
对一个人或一个族群而言,回家、回乡不需要理由,不回家、不回乡才需要理由。
有一个人,就因为出去打了一瓶花生油,便再也回不了家。他叫吴采桑,19岁,早上去城里帮妈妈打两斤花生油,却过了 50年才回到家。再也见不到妈妈的他,只能在妈妈的坟前添上一把土。
有一个人的新婚妻子等待丈夫拿豆花回家一起做饭,这一等,竟是 47年。丈夫叫李仁水,当年 29 岁。然而,47 后,她等到的只是一个“李仁水还活着”的消息。但这已经让她欣喜若狂。她到处寻找丈夫的踪迹,寻找那个 50多年没有谋面的男人。最后她找到的时候,李仁水已经离世。
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相同的原因,来到中国同一个只有 15平方千米大的小岛上,从青春到华发,失去了回家的可能。他们和家的距离只有 1600 米,就一道海峡,很窄很窄,却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有个人姓韩,有一天出门给身患重病的妈妈买药,被抓了壮丁,到了金门。他在金门每天的工作是站岗、瞭望。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工作。因为,他每天能瞭望到他们家的房顶——1600 米隔着他和他妈妈,但他回不去,而他兜里还揣着药。最后,他忍无可忍,在一个风浪很大的深夜,抱着一个橡皮圈跳入大海。遗憾的是,游了整整一个晚上,他上岸的地方不是厦门,而是金门。上岸的时候,对着他的是十几杆枪。“请先别杀我,让我去看一眼我妈。”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在被执行枪决之前,他见到了主审的法官。他跟法官说:“如果有一天两岸通航了,我想请你把这药给我妈送过去。请告诉他,我那天真的去买药了,就是没能回家。”
关于两岸,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我们谈了太多。我们是人啊,两岸是家。人回家不需要理由,不回家才需要理由。
1997 年 7 月 1 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去过香港,却并不影响我们热泪盈眶。1999年 12 月 20 日,我们对澳门的印象又何其浮浅,但这同样不影响我们都拍红了手掌。接下来会是哪天呢?我们会在这儿等,哪怕从青春到华发,也会一直在这儿守着,守着那些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亲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