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村两委女干部发展中的问题
——基于对云南省村两委女干部的问卷调查分析
2017-06-23谭少冰
谭少冰
(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云南昆明 650101)
·女性与社会发展研究·
如何破解村两委女干部发展中的问题
——基于对云南省村两委女干部的问卷调查分析
谭少冰
(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云南昆明 650101)
以女性自身发展状况为主题对来自云南省16个地州128个县市新换届当选的239名村两委女干部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女性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对妇联组织的认同也较好,家庭教育理念趋于理性,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对家庭教育、法律与农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与信息需求较大。然而村级女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参政议政举步维艰,农村妇女维权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多数基层女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唤醒和强化女性主体意识,健全女干部培养使用制度,提高女性参选比例,抓实基础教育,提升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才能彻底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状。
村两委女干部;发展困境;思考对策
马克思说过:“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伟大力量,是一支革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生队伍”。《云南妇女社会地位研究(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云南农村女性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比例在10年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到目前来看,女性所占比例仍然偏低,尤其是在村民小组一级,女性的比例更低,这与农村女性化、女性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不相适应的[1](P155)。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国妇女十一大精神,掌握如何围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思路,做好云南省基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笔者从2016年年初开始有计划地对云南省村级女干部进行培训课程需求的专题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她们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需求,剖析村级女干部在自身发展中遭遇困境的根源。通过对她们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能更好地为今后各类培训和课程设置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妇女理论研究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2016年9月23日,云南省妇联在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举办了为期5天的全省新一届村两委女书记(主任)暨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对象主要为新当选的村两委女干部,笔者利用担任班主任的机会,设计了以女性自身发展状况为主题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共由23个单项和多项选择题组成,内容包括女性自我意识、工作学习、家庭教育、妇女维权、心理压力与健康保健5个方面。其中共发放问卷317份,收回有效问卷239份,回收率为75.36%。通过对23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整理和统计,收集获得了来自云南省16个地州128个县市新换届当选的村两委女干部在自身发展状况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和信息。
二、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问卷显示本次调查的村两委女干部,年龄结构:19~30岁的45人,占18.82%;31~45岁的141人,占58.99%;46~55岁的53人,占22.17%。其文化结构为:小学学历的2人,占0.83%;初中学历的60人,占25.1%;高中及中专学历的89人,占37.2%;大专及以上学历88人,占36.82%。其婚姻状况为:未婚的23人,占9.62%;已婚的208人,占87.02%;离异的5人,占2.09%;丧偶的3人,占1.25%。其民族状况为:汉族122人,占51.05%;少数民族116人,其中包括彝族、傣族、白族等20个少数民族,占48.54%。
(一)女性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从回答“您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可以判定出一个人自信意识的强弱状况,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女性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问卷显示,有59人选择“很满意”,占24.68%;31人选择“较满意”,占12.97%;118人选择了“满意”,占49.37%;而选择“不满意”的只有24人,占10.41%;选择“不回答”的有7人,占2.92%。可见,绝大多数的村两委女干部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说明女性意识明显增强(见图1)。
图1 对“您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的回答情况
(二)对家庭教育、法律知识与农业技能的需求较大
问卷统计显示,在选择“您平时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时,在备选的“经济”“政治”“法律”“农业技术”“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言情”“历史”“健康保健”9类书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家庭教育”类117人,占48.95%;“农业技术”类115人,占48.11%;“法律类”100人,占41.84%。在回答“平时生活中的您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沟通技巧培训”153人,占64.01%;“农业知识培训”133人,占55.64%;“家庭教育培训”85人,占35.56%(见图2)。从这两个题选的结果可以说明,基层女干部无论在工作还是家庭中的最大需求仍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技能培训,而家庭教育、法律知识与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她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图2 对“平时生活中的您还需要哪些方面培训”的回答情况
而在选择“您所了解的失地妇女进城就业的障碍和困难有哪些方面”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业务技能缺失”,有186人,占77.82%;排在第二位的则是“知识水平低”,有176人,占73.64%;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对家庭留守成员的牵挂”,有114人,占47.69%。可见业务技能的缺失和知识水平低仍是阻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
(三)家庭教育理念趋于理性
在回答“您认为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食其力的人”,166人,占69.45%;“健康的人”,163人,占68.20%;“善良的人”,155人,占64.85%。而选择“当官的”3人、“挣大钱的”2人,只有1.25%和0.83%(见图3)。
图3 对“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何种人”的回答情况
在回答“在家庭教育中,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时,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引导”的方法,有217人,占90.79%,排在第一位;选“顺其自然”的32人,排在第二位,占13.38%;而选“粗暴”的1人、“溺爱”的3人和“放纵”的1人,人数极少,只占0.41%、1.25%、0.41%。可见,当前绝大多数承担母亲角色的村两委女干部在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上明显趋于理性。
(四)健康保健意识增强
调查显示,在回答“您定期做身体健康检查吗”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一年”(156人)、“两年”(33人)和“半年”(27人),分别占65.27%、13.80%和11.29%;而选择“五年”(5人)和“从不”(20人)的,只有2.09%和7.55%(见图4)。在回答“您所在地区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开展情况”时,超过半数的女干部选择了“定期”(124人)检查,占51.88%,排在第一位,选“经常”(22人)检查的占9.20%。两个题选表明,村两委女干部的健康保健意识都很强,身体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首要需求和追求目标。
图4 定期做身体健康检查情况
(五)妇女权益认知率高
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时,超过半数的女干部选择了“知道”,有137人,占57.32%;选“知道一些”的102人,占42.67%;选“不知道”的0人,占0%。调查数据表明,村级女干部们对与妇女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认知率高,这与近几年妇联组织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有直接的关系。
(六)对妇联组织的认同较好
在回答“您或您身边的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是怎样维权的”这一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妇联”,有175人,占73.22%;其次是“私下解决”46人、“诉讼”41人、“报警”38人和“沉默”6人,分别占19.24%、17.15%、15.89%和2.51%(见图5)。
图5 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的维权情况
在回答“在权益受到侵害后,您希望妇联帮忙解决什么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协调调解”(148人)、“以妇联名义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93人)和“倾听指导”(58人),分别占61.92%、38.91%和24.26%。最后才是“法律答疑”(54人)、“介绍律师”(9人)和“代写法律文书”(8人),分别占22.59%、3.76%和3.34%。而在回答“您所在地的妇联组织是否积极参与综治维稳工作”时,超过半数的女干部选择了“积极参与”,人数为146人,占61.08%;选“参与”的88人,占36.82%;而选择“不参与”的只有2人,占0.83%。从这三个题选结果可见,“有事找妇联”已成为广大妇女群众真正把妇联组织当成“娘家人”“代言人”的最好佐证,充分说明妇联组织在维护妇女权益、反映妇女诉求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已经被广大的基层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三、村两委女干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调查情况看,一是年龄结构偏大。31~45岁的有141人,占58.99%;46~55岁的有53人,占22.17%;而30岁以下的只有45人,占18.82%。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学历就有62人,占25.94%;大专及以上学历只占36.82%。三是汉族女干部多。汉族122人,占51.05%;少数民族116人,其中包括了彝族、傣族、白族等20个少数民族,占48.54%。问卷显示30岁以下、高学历,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干部少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基层女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云南省委组织部2007年下发的《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培训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妇女干部队伍[1](P162)。省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安排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党外干部”,以上这些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为农村女性参与管理与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尽管省级文件中明确提出,“村两委委员中至少要有一名女委员”,但还是有一定数量的村委会和党组织没有达到要求,即便是达到要求的村委会和党组织中,多数也只有1名女性[1](P163)。
(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接受培训的机会少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村两委女干部的年龄都是在31~55岁之间,这些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女干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到了25.94%,受教育程度偏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她们能力的发挥。本次新当选的农村女干部大部分是已婚的,所占比例为87.02%,她们平时一边要忙家务、忙农活,一边要管孩子、顾老人,学习时间很少,有的甚至对电视、网络、报刊这些常能接触的东西都较少看,致使知识面过窄、理论水平较低,进而导致工作能力不强。与男性干部相比,大部分村两委女干部缺乏社会实践和学习深造的机会,参加学习培训的渠道和机会少。在统计“您多长时间参加一次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没参加过”,占56.48%,超过了半数。因此,她们对处理农村复杂问题有时会束手无策。
(三)参政议政举步维艰
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您遇到的阻力来自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身、其他(闲言碎语、不信任等)和男性,分别占30.35%、26.35%和16.31%,可见因女性身份而带来的对其能力和角色的质疑仍是阻碍农村妇女参政的主要因素。农村女性受到“妇女”和“农村”双重身份的限制,被固定在传统性别的角色分工上,更加认同以血缘、亲缘为纽带,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宗法伦理关系,加上她们受教育程度较低,与外界交往较少,受外界信息的刺激也较少,从而导致其对自身权利的认知水平较低和对政治及社会参与也相对淡漠,从而在政治和社会参与上被双重边缘化[1](P157-158)。
(四)心理压力大,排解方法单一
调查显示,在回答“您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时,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工作”“知识技能”“经济收入”,分别占58.99%、48.53%、33.05%。随后是“家庭教育”“孩子沟通”“交通不便”“夫妻情感”“婆媳相处”等,分别占8.78%、8.36%、7.11%、4.18%、1.67%。数据足以说明,压力存在于她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受影响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面对压力,学习掌握科学的减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回答“当您感到压力大的时候,采用的减压方法有哪些”时,数据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忍耐”,占55.23%,超过了半数。过度压抑情绪会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摧残人体健康,而大多数村两委女干部仍旧选择“忍耐”作为自己的减压方法,说明生活中与身体的健康相比心理的健康更容易被忽略,个体的排解方式过于单一,并且缺乏科学性。
(五)妇女维权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回答“您或您身边的人妇女权益受到的侵害主要有哪些方面”时,选择“婚姻家庭权益”的占71.96%,排在第一位;选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的各占22.59%,排在第二位;选择“人身权益”“文化教育权益”的各占15.89%,排在第三位。可见婚姻家庭权益、土地承包权利、健康权利和失地妇女的基本生活保障等仍是农村妇女特别关注的话题。而部分村级女干部存在着理论水平偏低、男女平等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维权力度较弱等现象,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维权难的现状。数据显示,在回答“您是否使用过12338维权热线”选项时,大多数村委会女干部选择“没有”,所占比例高达86.19%,甚至有7.11%的女干部选择的是“不知道”有维权热线,那就更谈不上使用了。因此,在“您或您身边的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是怎样维权的”(见图5)时,选择“诉讼”的只占17.15%,而选择“私下解决”的占19.24%,更有2.51%的女干部选择了“沉默”,多数农村妇女采取了忍让、沉默态度,直接导致了今天家庭暴力、自杀等案件在农村仍然屡禁不止的现状。
四、思考与对策
村两委女干部作为基层妇女群体的优秀代表,能力如何,岗位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所以,加强其建设意义重大。
(一)抓好队伍建设,健全女性干部培养使用制度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一是完善村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的选用机制,对那些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绩显著、具备领导能力的女能人,要选拔到村干部岗位,并从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解决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消除她们能当村干部却不愿当的顾虑。二是健全激励机制,以保护和调动农村基层女干部积极性为目的,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为有能力并志愿在农村工作的女大学生村官们多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给她们想干事、能干事的平台,让她们真正在农村发挥作用,奉献自己、服务社会、实现理想。三是落实培养机制,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要大力推进《云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村级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的“三个目标”,即“村民代表中妇女代表要占1/3”“村两委委员中至少要有1名女委员、力争1/3的村有女性村党组织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兼文书)”“提倡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单设妇女委员岗位,实行专职专选”[1](P162)。相关部门要明确帮扶措施,积极为农村妇女参政搭建平台,为其营造健康的成长成才环境,建立一支符合时代要求、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二)抓实基础教育,提升农村女性自身素质
文化教育是农村妇女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的基础。一是要抓好农村女童基础教育,帮助解决经济贫困的女学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坚决杜绝因贫失学现象,确保农村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100%,不断提高农村女童接受高等教育,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2]。二是要强化基层女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注重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思想教育和实用技术相结合,要以市、县党校和省级干部学校为教育主阵地,每年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注重课程设置和培训质量,使村级女干部们更新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性别意识,拓展综合能力,提高她们抓好农村工作的方法和实用致富的技能,争当新女性,起好示范带头作用。三是要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和家长学校等农村社区活动室,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民族地区要结合民族特色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歌舞、戏曲和体育活动,帮助她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村级女干部、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为重点人群,建议开设农村女性心理咨询热线,为她们排忧解难,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争取多方协同,提高女性参选比例
提高女性进村两委的比例工作是一个需要党委政府、妇联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妇女群众多方协同、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一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提高女性进村两委比例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在制定政策措施和部署工作时,要将提高女性进村两委比例纳入村两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当中,把工作做深做透。二是妇联组织要按照“提早介入、主动参与”的工作方式,源头参与争取支持,量身定制专题辅导,要做到有比例、有建议、有动员、有推荐、有培训,做好政策宣传,为推进农村优秀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提供一个较好的政策环境。
(四)强化主体意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制度是一个由社会性别观念、男女社会和家庭角色分工、资源分配、能力及特长发展、对两性的评价、决定权的分配、两性身份与权力关系这样几个因素环环相扣、互相衍生而形成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它会作用于每一个人,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3]。男尊女卑就是传统社会性别制度的一种定势,要彻底改变这种束缚女性发展的落后观念,一要唤醒和强化女性主体意识,加快先进性别文化的建构进程,这是一种主张男女两性的人格和尊严受到同等对待,保障男女两性参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的权利和机会平等,提倡男女两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文化[4](P6)。二要宣传倡导先进性别文化,推动男女平等进程。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先进性别文化;重视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传播方式、各种文艺形式宣传性别平等理念,坚决抵制各种歧视妇女的文化现象,阻止落后性别文化的传播,努力营造有利于两性平等和谐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4](P7)。
[1] 张宏文.云南妇女的政治与社会参与[A].和红梅.云南妇女社会地位研究(2001—2010年)[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
[2] 曹华.云南妇女与经济[A].和红梅.云南妇女社会地位研究(2001—2010年)[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108.
[3] 杨晶,张宏文.云南农村妇女参政的现实与期望——基于153位在任女村官的调查呈现[A].云南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探索与研究——云南妇女儿童发展十年成就[C].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94.
[4] 陈至立.深入开展先进性别文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J].妇女研究论丛,2012,(6).
(责任编辑 鲁玉玲)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Women Cadres:Analysis of a Survey on Female Cadres in Rural Party Branch
TAN Shao-bing
(Yunnan Provincial Young Female Cadre School, Kunming 650101, China)
On the subject of female development, this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239 female cadres in Rural Party Branch who were newly elected in 128 counties, 16 prefectures of Yunnan Province. The data shows that their female consciousness is obviously enhanced,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Women’s Federation is also good, the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tends to be rational,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care is enhanced and their demand for family education, law and agricultural skills and information is relatively high.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village female cadres is not reasonable, their engagement in politics is difficult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ral women's right is still prominent. The majority of grassroots female cadres have little opportunities to be trained, so their qualifications are to be improved. Only with the joint effort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subject consciousness, perfec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female cadres, improving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candidates, solidifying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women’s quality can we completely change gender inequality.
female cadres in Rural Party Branch; dilemma of development; thinking for countermeasures
2017-05-02
谭少冰(1969—),女,云南省工青妇干部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妇女理论、妇女心理学研究。
C913.2
A
1008-6838(2017)04-00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