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之我见
2017-06-23唐毅
唐毅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中,中学物理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凝聚了大批物理教育者的心血,构筑了中国基础物理教育不断前进的阶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高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改革
“新课改”终于开始了,随着时间的紧迫,我对“新课改”的认识和想法也越来多,当然,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研讨,对“改”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不想对“新课改”做全面的评价与探讨,仅谈谈由课改引起的几点肤浅思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物理课程改革注意的原则
中国是个大国,一个大国的教育创新不能没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否则无法与世共进。中国又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文明古国的教育创新必须继承和光大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否则无法与时俱进。因此,必须在中西教育思想观念的撞击和中华民族教育思想观念的古今流变中,去观察和思考中国的教育创新问题。承华夏传统,纳四海文明。
就物理课程而言,这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课程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科学教育的本质;继承和发展“格物致知”的思想,重视科学探究;教学内容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时代性,并为学习者提供选择的可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该交汇融合,为科学插上情感与想象的翅膀,为人文精神增添严谨与理性的光环,以有利于受教育者追求真善美的健全人格的养成。
高中物理课改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把教育者也变成了学习者,课堂教学也出现多元化,使教学过程生动而活拨,又不乏趣味性。新课改让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中了解物理,让学生尽量把认识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与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课程改革带来那些矛盾
(1)新教材降低共同必修教材的难度与高考要求未能同步跟上的矛盾。
(2)选系列还是选模块之争。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改革中出现两种模式(模式1:必修+选修系列3;模式2:必修+选修3系列中的模块)。这样就造成部分省学生物理知识的不全面性,为高一等的学府带来招生和再次深造的困惑。
(3)增加了较多的演示、分组、探究等实验与现有实验器材不配套的矛盾。
(4)增加了过去删减的内容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提高了实验数量和难度的要求,学生总学习量增加与周课时减少的矛盾。
三、面对课改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国家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课改已经取得很大成绩。我们物理教师应如何面对课改呢?面对课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
1.调整心态善待自己。
首先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了,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对待新课改,一味的只是抱怨,有抵触情绪,就可能在课改前不适应,甚至感到失落;而用积极的心态去看,课改既是困难,也是机遇。说它是困难,因为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场重大的革命,必然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困难,过去我们熟悉的有些用不上,面对新的要求,我们不适应了,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面对课改,大家都困难,但都同享成功的机会。
2.坚持学习自我超越。
(1)怎样学习呢?首先要读书,读些通俗浅显的阐述新课改理论的书籍。
(2)在工作實践中学习,我们理解在实践中学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反思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向新教育观念过渡的通道,它是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3)同道互参。由于教师之间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是教授同1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整体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我们把这种差异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同道之间的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可以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
(4)俯下身、弯下腰来向学生学习。过去,老师是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老师,而现在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载体了,课改提出“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
新课改对教师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与一部分教师实际水平还有—定距离,知识素质的差距也制约着教师角色的真正转换。这部份教师即使观念更新了,但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在部分中老年教师中,也存在观念更新缓慢,难以割舍积累多年的传统教学经验,习惯于“维持型”教学;检查或听课时,挖空心思准备一节有点创意的课,风声过后依然走着走惯了的老路,不能真正进入新课改的角色。
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防止简单化,特别是要防止对形式的片面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注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