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
2017-06-23李红磊
李红磊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知识,转变观念,提高手段等方式来改善当前自身状况,发展与今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职业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它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学习的全过程,对于当代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以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准备期,也是大学生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因此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实大学校园中,有较多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规划而出现各种就业难题,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不足,择业观尚未定型,缺乏职业感觉,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因此部分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现实。同时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盲目认为毕业后总会找到工作,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他们在找工作时,将工作待遇、工作地区等放在首位,那里工资高、那里环境好就去哪里,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眼高手低、学不致用、频繁跳槽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能力评估不准确。
自我認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只有清楚了解自身的性格以及兴趣特长,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同时对自我能力进行正确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能力评估不准确,导致就业时个人能力储备不够,对企业选择非常盲目,观念尚存偏差,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3.缺乏师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部在2008年出台文件,要求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要确保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素质高的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目前从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非职业化倾向严重。给学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就业政策、面试、简历制作等应急的择业技巧和信息。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指导不够全面,导致职业生涯指导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1.学生层面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研究。
(1)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目前受职业生涯规划普及率不高,职业指导老师能力不够,职业测评软件本土化程度不够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不高,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然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也是能否赢在起点的决定阶段,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视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准确认识自我以及外部环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准确认识自我,准确评估外部环境,从而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大学生应该从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理性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准确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准确评估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要求对自己做好系统的职业规划设计。
(3)学会职业目标的有效分解,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并评估修正。大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确定了职业目标后,大学生应该学会职业目标的有效分解。职业目标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行动计划要与大学生涯目标一致,在大学生涯目标下细分制定学业目标、生活成长目标以及社会实践目标等。根据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把握重回顾、重调整、重检查、重坚持的四大原则,不断的坚持和修正,确保计划的具体实施,不要轻易放弃。
2.学校层面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步入职场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才能谈更好的发展,这也是竞争力体现的重要层面。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个人目标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推进职业指导专业化建设,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学校应该从指导机构的专业化、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的专业化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在保障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的同时,确保能够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既要专业化又要专家化的职业规划团队,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应该在设施建设、专业测评软件方面有相应的匹配。
(3)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和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建立高校和就业市场合作的长效机制,搭建学生和企业交流平台,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应该着力从创建校企合作基地,打造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就业实习计划,修正学生职业发展方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加强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职业意识,为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打下基础。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和学校的关注,不同层次的学院也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只有学生自身能够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能实际执行,高校能够从不同层面正确引导建立系统长效机制,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成效才会日益明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