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三:“行不由径”与“终南捷径”
2017-06-23于钟民
于钟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1.“行不由径”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雍也》,说澹台灭明这个人规规矩矩,走路走大路,从来不抄小道。后来“行不由径”多用以比喻为人正直,行动正大光明。
2.成语“终南捷径”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说卢藏用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终南捷径”一般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到达目的的便捷途径。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题目的写作要求
这道题是一道隐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具体的写作任务,但实际上具体的写作任务已隐含在题目的要求中了。对于澹台灭明和卢藏用的不同选择,考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此挖掘拓展。
二、审题立意
1.材料解读
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首先,我们来看相同的地方:两个成语都有一个相同的“径”字,即道路;两个主人公都对自己的道路做出了选择。其次,我们来看不同的地方:澹台灭明选择走大路,不抄小道;卢藏用选择走捷径,不走大路。我们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结合两则材料的语境可知,第一则材料强调了澹台灭明的规规矩矩,所以,出题者的意图应该是让考生赞美澹台灭明;第二则材料强调了卢藏用的目的,强调做事的方法,由此可见,该材料的性质应该是中性偏贬。
考生要想将两者更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还需进一步审题。
2.细致审题
无论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新材料作文还是现在提到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最主要的立意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由果溯因”法,根据事件的结果追溯事件发生的原因。第二种是“抓关键词”法,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键词来深入分析。
我们先看 “由果溯因”法。澹台灭明和卢藏用的选择不同,也就是“因”不同,给他们带来怎样不同的人生结果呢?“果”和“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对于两人的人生结局,史料有记载:澹台灭明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后世景仰;而卢藏用,通过“终南捷径”获官,为官期间帮助他人取官而名声败落,最后被发配到偏远之地。材料并没有对两人的结局进行交代,如果考生平时缺少积累,不了解这两个人的生平是很正常的。所以,无“果”自然不易“溯因”,“由果溯因”法在这里暂时行不通。
我们再来看“抓关键词”法。材料中“规规矩矩”“走大路”“不抄小道”“为人正直”“正大光明”等词显然是在褒奖澹台灭明;而“很大的名声”“做官”“求名利”“门路”等词则隐含着对卢藏用的贬义。所以,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来展开立意。
这两则成语材料中的主人公对道路的不同选择,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法,但实际上却代表着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知,当考生在全面掌握这两则材料的含意后,便能弄清楚出题人的出题意图,进而写出佳作。
3.巧妙立意
(1)角度
我们结合审题得到的关键词,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
A.澹台灭明为人处世的态度
B.卢藏用求取功名的方法
C.当今社会,人们需要具备怎样的人生态度
(2)立意示例
A.“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
B.“做人要踏实”
C.“投机取巧不可取”
D.“成功无捷径”
E.“走捷径不要丢了人格”
……
这道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关于两个人物的材料,考生在写作时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都不能只谈材料中的某个人而不提另一个;另外也不能只谈材料中的“这一个人”,必须从“这一个”扩展到“这一类”,由“就事论事”到“即事说理”,深入剖析材料中包含的道理,这样才能写出佳作。
行大道,成大事
平南中学 李锦林
“行不由径”和“终南捷径”在材料中均指通往成功的路径。似乎这两个方法都能助人成功,前者让澹台灭明做人成功,后者使卢藏用做官得志。然而,当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时会发现,“行不由径”才是最佳选择。
诚然,或许“终南捷径”能给少数人提供一定的便利,但是否真的能助他们成功就难说了。当今社会强调实力与努力,旁门左道必会遭人鄙视,而只有“行不由径”的真君子,才是社会和时代所认可的人才,才能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成功。
人行大道,成大业。
自古能走捷径的人只是少数,广大成功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通过正面的努力。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成语早已脍炙人口,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无捷径可走,也不屑于走捷径,他们都是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获取成功的。明代大儒宋濂幼时因“无从致书以观”,只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或许“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有捷径,但想必成不了大业。只有勤且艰的宋濂,行大道,做大人,才成其美名,就其大业。
企业行大道,必发展。
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若想有大发展,必须走大路,妄想“终南捷径”者只会渐渐被时代抛弃。海尔集团以“冰箱事件”告诉世人自己的质量观念,彰显了海尔人诚信与负责的品质,他们正大光明终获成功。不少企业家如董明珠、马云、史玉柱等,正直不阿,行事光明磊落,最终带领各自的企业走上領域高峰。反观现在很多企业家与政府部门腐败分子相勾结的现象,我只能说他们的企业只是暂时获得了短期的效益,但最终必然会被依法取缔。由此可见,“行不由径”才是企业制胜的王牌。
国行大道,致繁荣。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在国际上行大道,不贪图捷径。中国在四十年前就决定不再效仿苏联,而是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国奇迹。而冰岛,曾以捕鱼为业,不少渔民为求富走金融之路,想走捷径,最终因负债过多,导致整个国家破产。可见,国之富强,离不开应有的正道。
“行不由径”,走大道,成君子,是人走向成功的路径,是企业兴隆的法宝,是国家富强的基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就应培养这种正道意识,做正道之事。我们欣赏莲君子,正是因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学习的榜样。
我选择“行不由径”,是因为它是成功的良道,制胜的法宝。
【名师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考生能由材料中的“个案”联系到现实中的“类案”,并对此做出有价值的思考,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全文紧紧扣住“行大道,成大事”这条主线来论说,从个人,到企业,最后到国家,说明“行大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层层递进,逐步深化主题。
由于是考场作文,本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即写作套路的痕迹比较明显,语言缺乏个性,缺少亮眼的句子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文采方面还略显不足。考生要想进一步提高作文质量,还需要在高考前抓紧时间做有针对性的文采强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