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旅 海洋探秘
2017-06-23
危险中的森林
破坏森林的事儿并不是今天才有。我们的祖先早在1万多年以前就学会了农耕和养殖,为了耕种田地和放牧,他们开始焚烧和砍伐树木。今天的情况仍旧如此:给森林带来威胁的和能够拯救森林的,是同一伙———人类。
催人警醒的节奏
在近10年里,人们估计世界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0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9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被摧毁!受影响最大的是热带雨林。毁坏了森林后,人们修路或者种田。砍伐下来的树木用来造家具、建房子或者焚烧取暖。
今天,欧洲的森林基本上处于健康状态,它每年以88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在法国,森林的覆盖面积已经重新回到了中世纪的水平。虽说如此,欧洲的森林还面临着不少危险。
污染
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污染以酸雨的形式落到地面,能够杀死树木。森林被破坏同样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即当前气候变暖的元凶。
火灾
森林大火是令人恐怖的破坏者。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只要一点儿火星,就能点燃干木和针叶树。每年欧洲南部都会有20万公顷的森林因火灾而化为灰烬,而位于亚洲的西伯利亚泰加森林每年则有近700万公顷毁于森林大火。
风暴
飓风会给森林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护林人员、博物学家和科学家都尝试从中吸取教训。人类以后更应该顺应自然,更好地利用森林所天然具备的再生能力。森林应该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这样它才会更有活力,容纳更多的生物,更好地应对污染或者极端天气的侵袭。
森林里的人
热带雨林当中还有一些算得上是原始森林,而欧洲的森林则不折不扣是人类劳动的结果。森林一旦没人养护,人就难以通行;死去的树木堆积,荆棘也会疯长。
大树林还是矮林
大树林也许是再伟岸不过的了。它由年长的树木组成,它们的树干直冲云霄,竞相争夺阳光。这些树木都是由种子生长而来。
矮林由小个子的树木组成。它们需要定期修剪,使得新枝芽从树木根部长出。
森林中的“园艺师”
我们的森林大多数都有人固定养护和开发。这项工作叫作森林学。护林员负责确保森林再生,也就是通过自然的播种或者人工种植来更新森林。他们也进行采光砍伐,也就是砍去部分年轻树木,好留出必要的空间供最直最壮的树木生长。这种砍伐也为人们提供了所需的木材。而这项工作可以持续100~150年!所以说,护林员从来都不是在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前人的工作让他们获益,而他们则在为未来一代做着准备工作。
护林员的工作
护林员的工作遵循自然的节奏。春夏秋冬,他们要完成维护森林的任务。
秋
伴着鹿鸣,树叶落地,水果和谷子到了收获的时节。秋天对于护林员来说是重要的季节:他们要赶在冬天前做好森林更新换代的必要准备。这也是出售木材的时候。
冬
森林似乎睡着了。有些动物冬眠,树木则在休憩。在这个时候,护林员得为明年的收获做准备。伐木工人和搬运工人忙着砍伐木材。
春
春天花朵盛开,树木生长,鸟兽出来走动。护林员忙着照顾小树和盘点森林里的财富。
夏
树叶繁茂。在山林里,护林员会完成一些这个季节才能做的任务。此外,他们还要监控森林,予以保护。
森林里的故事与传说
很久以前,人们都把森林看作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里面布满了危险。确实,古时候熊、猞猁还有狼的数量很多,时不时会攻击牧群。除了野生动物外,穿越森林的旅行者还有遇上强盗的危险!
强盗和法外之徒
在中世纪,森林曾是盗贼和其他法外之徒的老窝。旅行者要赶在夜幕降临前走出森林,以免与贼人遭遇。在英国的舍伍德森林,著名的绿林好汉罗宾汉就曾打劫富人来救济穷人。
是谁害怕大灰狼?
以前,狼的凶残被说得太过夸张,甚至于有时候把狼比作恶魔!狼自己呢,也为这种可怕的传说做了贡献。1765年左右,在罗泽尔的森林里,出现了著名的“热沃当怪兽”,是当时人们着墨颇多的话题。它夺走了100多人的性命,但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也许是一匹体型巨大的狼。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当属“小红帽”了。但这个故事主要还是用来吓唬小朋友的,因为一般来讲,其实是狼怕见着人。
令人惊奇和不安的故事
在神话故事里,森林是仙女、恶魔还有矮人的领地。我们甚至还会碰见食人魔,就像小拇指的故事里讲到的:一位伐木工人因為没法养活家庭,决定把孩子抛弃在茫茫森林里。为了不迷路,机灵的小拇指一路往地上撒石子……这些都是关于森林的传说和故事。
海狮还是海豹?
我们人类的视觉很容易就会把海狮和海豹这两种可爱的鳍脚类动物搞混。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其实属于两个很不同的家族。
海狮的拉丁学名叫作Otarriinae,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tis,意思是耳朵。对,这就是用来区分它们的最简便方法。因为海狮有突出的小耳朵,而海豹没有。但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这两种动物的姿势:海狮的鳍可以变成四只爪子,让自己站立起来,而海豹在陆地上的时候总是躺着。
出色的潜水能力
海豹和海狮都是哺乳动物,它们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与陆地上的远祖一样,它们拥有食肉动物的牙齿,四肢也齐全,只不过都变成了鳍脚。海豹和海狮拥有一些令人惊异的特征,让它们能够在海下“精彩表演”。比如,它们能够潜到好几百米深的水下,能够承受那里强大的水压达数分钟之久。它们之所以能把深海潜水当作日常运动,是因为它们下水以后的反应与我们不同。我们人类下水前会在肺里吸足空气,而海狮和海豹则是排出肺里的空气(好比是放了气的气球),而这样一来就不必担心水压了。即便如此,它们体内还是储存了充足的氧气,因为它们血液中的红细胞比我们多得多。
繁殖:回归本源
每年都有一项活动能唤起它们的陆地本性,这就是繁殖。海狮或海豹都必须回到陆地上交配和下崽。幼崽在族群栖息地的中心得到哺育和培养,接受名副其实的教育。它们要学会自己觅食,学会在地上移动,然后再学习游泳。小海狮在大海低潮的时候,会把礁石之间的咸水池塘当作它们的天然游泳池。
家族肖像
海象的象牙长得令人难以置信。年长的雄性海象可能拥有一对长达1米的尖牙。在求偶期,长牙是战斗中震慑对手的武器,可以造成很严重的伤害。长牙还能帮助海象在陆地及冰面上移动,所以说也有“登山者的冰镐”的作用。但它们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寻找食物,因为有了这副长牙,海象就可以掏出藏在水底的软体动物,美餐一顿。
大洋中的生活
生活在海底和海面之间,一生都接触不到陆地——这就是成千上万鱼类、软体类,还有甲壳类动物的宿命。所有生活在大洋当中,远离海岸和海底的动物,都叫作深海动物。
对于我们这些“可悲的陆地生物”来说,能够这样生活真是一种能耐,就如同终生都在天空中飞翔却从不停下来的鸟儿。
水中呼吸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可以通过肺从空气中吸收它们需要的氧气。鱼呢,则是从水中吸收氧气,這是因为它们有着一种特别的器官——鳃。如果说我们是在呼吸空气,那么也可以说鱼是在“呼吸水”!你不妨去水族馆看一看。每当它的嘴巴张开,它的鳃就会闭上,反之,嘴巴闭上时,鳃就会张开。这种交替运动使得一直有水流经过遍布血管的鳃,溶解于水里的氧气由此直接进入到血液中。
在深海中漂浮
每当潜入水中,我们的身体都会有上浮的倾向。鱼类在深海里却没有这个问题:它们不会浮上来,也能保持不动。这都要靠一种特殊的器官——鳔(biào)。鳔里的空气含量可以随时改变,从而改变浮力,以此来调节鱼在水中的位置。潜水艇就是根据相同的原理设计的。头足纲动物(比如章鱼和乌贼)的身体构造,真可谓是一台反作用力推动器。它们有漏斗状的体管,会往前喷水,从而让自己迅速……向后移动。
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本领
在水中如何定位?如何寻找食物和躲避掠食者?鱼虽然有眼睛,但用处不是很大。有些鱼有很敏锐的嗅觉;有些则有长长的触须,十分敏感;有些鱼对微小的电流或磁场的变动了如指掌。此外,不少鱼类还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器官:体侧线。顾名思义,也就是身体侧面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条线连接着藏在皮下的体管,体管中的神经细胞能够捕捉水中极为微小的变动。因此这是寻找猎物或者探知周边危险情况的好工具。
伪装的技术
在海水的中央,要伪装起来躲避掠食者是件难事。最有效的办法:同类鱼成群结队,齐头并进。
颜色和体型能够模仿周边环境,是最好的伪装。有些鱼类(比如海马)拥有奇怪的丝状体,可以在危险时伪装成海藻。也有的鱼可以根据周边的依托物来改变颜色。在海洋里,最新潮的大概是“条纹睡衣”,再怎么凶残的掠食者也会被它的图案扰乱视觉。至于小丑鱼,它们则会躲在海葵的触手当中。海葵的触手可以造成荨麻疹,掠食者可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