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宿制初中语文微早读的实践探索

2017-06-23于俊霞栾彦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寄宿制语文课程写作能力

于俊霞+栾彦平

寄宿制初中生每天都有早读,怎样更好的利用早读,是寄宿制学校语文老师充满困惑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早读就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背诵。

我们学校属于寄宿制学校,近几年,我们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早读课存在的无序管理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践,以有效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与时俱进,与当前盛行的微课程接轨,借鉴微课程理念,探究“微早读”的内容与操作流程,提高教师开发利用整合教材的能力。

首先,我们的“微早读”有着极其迫切的需求。

我们学校不仅属于寄宿制学校,还属于农村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不准字音,读不通顺课文,读不懂文章内容,读不懂作者情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乃至数理化成绩。

很多老师对此毫无办法,因此,我们的“微早读”也就有了重要的责任,力争达到以下目的:激发兴趣,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渴望和热情;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敏锐的语感;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锻炼口才,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其次,我们的“微早读”有着合理的环节。

我们的“微早读”时间为二十分钟,分为四个环节,力争实现“四环节四实效”:听微故事促养成,读微经典浸人文,说微感受悟人生,写微测评验质量。

四个环节可以共存于一节早读,也可以反复循环某一或者某两个环节。

在“微早读”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微早读”中,我们的课代表和小组组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分钟内人人有事可做,课代表传达早读目标任务,小组长负责验收学生的测评,落实到每位同学。

在“微早读”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我们的“微早读”有著丰富的内容。

农村寄宿制学生有阅读的需求,然而因为在校住宿,既没有网络,也没有大量的图书,甚至什么时间做什么都有统一安排。因此,很多网络信息他们难以灵活运用,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新鲜的信息资料源,这样可以尽量帮学生接触到一个更充盈的世界。

我们的早读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自然风光、真诚宽容、惜时守信、勤奋执着、感念师恩、成长足迹、感悟亲情、励志人物等,基本上每月一个主题,每日一篇美文。

我们的早读材料选自名人散文集、名人传记、励志故事、感恩教育等等,我们会根据进度安排,将早读阅读材料打印成册,学生人手一份,形成系统的序列化主题教材。

第四,我们的“微早读”有着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微早读”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都有学生登台朗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每天能欣赏到一篇美文,积累了阅读素材,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见多识广,读得多了,自然也就会写了。每天都有一点收获,有时是感悟,有时是哲理,有时是感恩,有时是鼓励。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能力提升了,语言丰富了,表达提高了。

实践证明,“寄宿制初中语文微早读的实践探索”是有效的,是科学的,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作者简介:

栾彦平,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初二(8)班班主任,语文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称: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寄宿制语文课程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