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广大而尽精微

2017-06-23

中华奇石 2017年4期
关键词:赏石奇石底座

一石则太苹千寻 一木则江湖万里

张鑫

奇石底座在赏石历史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可谓石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以独特的地位和洗炼的手法,把大自然的风姿神采、佳山丽水,传统文化中的大道至简、古意悠悠形象地缩写在方寸之间,有人甚至把它比作“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广不盈尺、富有诗情画意和浓厚历史氛围的嘉座,令人心驰神往,又往往寄托着爱石人和设计者、制作者的品性。

如果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那么一件好座,则更难得。若一方石可集山川险峻雄伟、秀美壮丽于一体,加上一件优质底座的衬托,便即刻增添了可见江湖的万里广阔。既没有喧宾夺主,又锦上添花。

然而当今的奇石底座已不仅限于功能性,而是石道、美学、文学和技艺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繁衍生患,甚至比赏石要灌注更多的心思与精力。

奇石底座用艺术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造化:陈列时是艺术,使用时是生活,制作时是传承。

完成一个打磨,需要多少道工序?如何上漆会使底座更加平整圆滑?一件作品的产生要绘制多少张草图、使用多少种技艺手法?……或许这是大部分石界人都不曾涉足和考虑过的领域。其实成就一件好的底座作品,其过程之繁杂、困难之多,重复的设计制作过程经常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哪怕是一件完全没有修饰的雏形,也需多人合力,花费数月。

然而正是背后的繁杂工作,才能呈现出一件件可以流传的作品。当我们面对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作品时,心中不自觉会升起一阵莫名的感动,感动于一件好的作品带给人们的美的震撼,感动于为作品付出精力的“匠人”们。

尽管“匠人”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守旧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在当代,匠人的领域已远远不止于熟练手工劳动的范畴。

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从庖丁解牛到温州光绪年间延续至今的小众笔铺,李渔是匠人,乔布斯也是匠人。对于石界来说,制作者是匠人、设计师是匠人、传承者也可以是匠人。

底座的产生是个技术活,但更需设计者动脑,如果没有情感和思考的注入、没有文化的积累、学识的宽博,制作出来的作品与工厂流水线并无区别。拥有好的工艺,更要有不设限的独特思维,和为做件好作品精益求精的执着情怀,在日复一日地用心思考、研究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框架自成一派,超越前人甚至是引领时代。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说:“我认为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时间除了打磨技艺,会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内容,幸运之处在于,若是有心人,所有这些都会体现在你的器物之中,让人看见和记住,了不起的不止技艺,更是心境。

今天的我们都需要了解的是石界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和一颗匠心的养成过程:为不断重复的工作设定目标、推陈出新,仅凭这些就早已超出了制作的范畴,而成为一种修炼。匠心并不是墨守成规,上能传承文化,也能开拓进取,以爱之名,制作更好的东西。

正是这样的精神,催生了石界众多的优秀品牌:始北山房、雅兴楼、秦石轩、熬斋、木石传尊、云林山房、周爷工房……他们或在各自的领域闲云野鹤,或在石界风生水起、各有所长,但他们又都具共性他们对美有极致的追求,对工艺有极高的尊重和认同,他们遵从传统工艺,让作品不矫揉造作,回归本我;他们创作符合当代审美的器物,让活在当下的人们重新欣赏底座的魅力,从选择开始的那一刻,就是传承最好的时刻:他们用心做品牌,用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甚至引导奇石底座行业的发展,渐渐推动石界对于审美和修养的整体进步。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此不疲,便是最终极的匠心所指。

无论是一个人的精益求精,还是件作品的精益求精,都锤炼着精气神,我想,“隐士”这样的名号应该也适合他们,或隐于深山幽谷,或大隐于市,但他们都不慢待每分钟,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执着于服务石界。

或许,这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方式,一种不緊不慢的生活方式,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生活方式。一开一合,一枯一荣,一切美都源于自然,归与自然。

鸿儒硕学 居安资深

张鑫

在评价个艺术家的造诣时,通常要把他的艺术追求置放在艺术成果之上考量,作为国内颇具盛名的赏石名家,杜海鸥直都立于“小众”与“精致”的阶层。他数十年如一日对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注、将传统底座保护流传到极致的态度,在今天看来,绝对是种精英式的作为。

他对艺术虔诚执着,又在生活与艺术中追求超高的境界,以保纷繁的生活里心性不朽。唐人张怀瓘所谓:“怿思通理,从心所知”正好可以诠释杜海鸥,以通达的物性、俯仰天地的情怀来修为自己的心性。

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他是在传承中创造经典、创造了一种可以流传的赏石方式,不如说这种轩昂自若气度不凡的态势、凌驾于山川林木之外的精神境界,把我们的目光引向高远。

矩不正,不可为方 规不正,不可为圆

张鑫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工艺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上海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知名赏石家柳国兴,师承余梦如(著名古董家具收藏鉴赏家)先生,使他在明清家俱、几架的制作上做到了极致,也让“雅兴楼”更具规格。

雅兴楼的几架主要有三板几、回纹几、独板几、翘头几等,看似简洁的外表,用料及做工却十分考究。主料全部采用百年老红木,其他只用瘿木或云石做辅材。每一件作品经精工雕琢后都力求线条精致流畅。而漆工更是精巧,全部采用生漆,“三批三磨两漆”是不能少的,反复多次,才能保证作品平滑完整,甚至连衔接处也做到天衣无缝。用做艺术品的眼光和标准要求制作每一件作品,这也是柳国兴的宗旨。

雅兴楼之创意,重料繁工,富丽仿古,圆屏方座,隐喻天地,自有超凡入圣之气派。如今的“雅兴楼”,已成为展示红术艺术的藏馆,在这里,每件红木器具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种文化的象征。

穿越闽江融入海:独尊传统

蓝红格

萧木堂与小肖底座同宗同源,是在同棵连理树上生成演化的传统底座技艺,被沪上石界并称“大肖小肖”,獨尊传统,古风气韵,一脉相承。

从闽江走出的肖昭诚,未取闵作木雕一瓢饮,却融入海派文化弱水三千。2Da4年立业奇石底座,钟情传统,潜心传统,从闽江入海,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跋涉中,12年励精图治,经历了一个传统底座的审美苦旅。

千姿百态的奇石,配制多元而不离其宗的传统底座,是一个精雅精善的整体审美和玄妙技艺,奇石底座深受明清家具和传统木雕的影响,在简与繁、形与神并存的审美中,萧木堂坚持一石一座相宜的设构前置,追崇“精而不过,巧而不俗,细而不匠,简而不繁”的工序配制。

在追溯明清家具传统底蕴,沿承苏作文玩架座,习摹海派名家经典的积淀中,萧木堂则面千石而不变其宗,将萧木之根深植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凌风节升而自成一格。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年生。 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张鑫

深耕于传统文化领域的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碰撞专注于石文化发展与当代设计相结合的张毅先生,落脚于烟水迷漾的吴地苏州,处处彰显风雅。

云林山房是赏石文化及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中的佼佼者,凭借对“古风”策划理念的透彻分析与理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张毅的收藏之众、作品之精,这切都能唤起人们对古风生活的记忆、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激情,山房中的苏式底座,古朴端庄、精致秀美、传承精髓、继承创新,旨在创造值得后世收藏的珍贵物件。

温庭筠笔下的“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閣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用在云林山房上,不失是种最好的表达,山房中,古意悠悠被诠释在任何角落,在这里,您会切身感受到主人张毅追求大唐的端庄,两宋的灵秀,元代的怪异,明朝的文雅,清代的孤标和现代的简约的赏石理念,也能体味出传统文化中尊贵雅致的生活情趣,这点也集中表现在他的任何一件作品中。

自序

猥毅的赏石观

与石头结缘,是因了内心的“山水”情节,通过石头开启了我寻找艺术的人生道路。逐后渐渐喜欢上了假山,盆景,家具,建筑,园林,文玩,风水,空间陈设等等。技进平道,艺进乎道,由石头慢慢领悟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自从青年时期买了第一块石头以后,就带着一股好奇与冲动,一发不可收拾,同时也开始恶补与石头相关的书籍。在参加第三届鉴评师培训时,老师无意中对我说的一句话“苏州是文人文化的发祥地,而赏石文化又是文人文化的一部分”,深深震撼了我,由此,赏石从兴趣慢慢变成了事业,我希望把赏石文化植根苏州,同时又希望当地优秀的传统赏石文化走出苏州。

带着万丈豪情,我深入全国各地充电,建立了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拜赏石盆景园林专家姜敏为石头老师,聘请高级技工制作专业底座,又拿石头到全国各地去配底座学习,甚至后来我专门建立了一个各种底座款式的陈列间。

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什么是好石头'”一会似乎清晰了,一会感觉又模糊了,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

慢慢地,我开始静下来了,在关注石界的同时,开始阅读石头以外的书籍——文化、艺术设计、工艺、古玩、美学等等,开始接触文化人,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古玩商等等,我开始去艺术馆,博物馆,古玩市场

我走进课堂去学习周易、园林,还想去美院学习,我开始办文化艺术展览,我似乎感觉冥冥中有一种指引:石文化的广博与深奥,可能会在当今时代建立它的体系,可能需要非常人的格局与智慧,而我希望成为那样一群人中的一个人。

我于是开始海量看石头、买石头,好的,看不懂的,有感觉的,我都会买,因为我要有大量实物资料。而我更偏重于传统石种,各个地方的太湖石、昆石、英石、灵璧石、宣石……石头越来越多。

同时我开始购入老石头、老底座、老家具、老石盆座……汲取其中的精华。

为使赏石类别尽量丰富,我又增添了许多新物件砖头、石山子、木山子、文房雅玩、紫砂盆、雕塑……这些都有助于拓宽赏石的道路。

我要把石头放在老家具上,放进老房子里。我在做我的石文化的梦

我总想快点读懂石头。但随着经年累月没有回报的投入,忽略了自身的其他责任,家人们开始由支持到抱怨,我开始焦虑和苦恼,“我为什么要这样喜欢石头?难道我的生命中除了石头没有其他了吗?”这时,另一个机缘来了,我慢慢感悟到,石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物”,寄情于物,以物载道,通过“物”来丰富、完善我们的人生。在兼顾了梦想与责任之后,心态放松了,豁然开朗了。

放下了倒慢慢的开始得到了……

我开始更多地回报社会:建立了苏州地质科普馆,免费开放,进课堂去宣讲。

我以前只送石头,但苦于遇不到受众,于是我开始经营石头,把石头当做孩子慢慢呵护、打造。以前看不清的人和事,转换个角度也能了然。

我今生注定走在了石文化的道路上,但我不再执拗,我努力,但我接受一切命运的安排。

我越深入,越觉得石文化的浩瀚:我越深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太少:我越深入,越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当代石文化的建立,不是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一代甚至几代人去实现。所以我沉淀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共同推动。

关于奇石与底座

都说在云林山房有各式各样的底座标本,那么石头配什么底座,在我看来首先要读懂石头。

读石的第一步便是养石,倾尽心血和时间,如:太湖石,出土后应该日晒雨淋一段时间,养出真实的皮亮。

然后是推敲,根据石头的,形、质、色、纹、声,石头产地、资源、市场情况、历史文化等,结合石头的用途和功能,挖掘出石头最大的价值,那么石头就可以考虑配座了。

配座又不能仅追求功能性和盲目崇拜传统的“瘦皱漏透”、“云头雨脚”,根据不同情况还可加入现代元素,我们应该丰富审美。

作为苏州人,我也谈一下我对奇石底座的理解。

园地域优势,我自然而然喜欢上苏式座,随着学习的延伸,后来接触补充了沪座、桂座、广座、台湾座等等。邂逅石座与庭院石文化后,那则是另外一种境界的提高,石与座的关系更加宽泛了。由此,云林山房的内容也更加全面。

不同石头有不同调性,就需要配不同风格的底座。不是最复杂不是工最细,不是最贵就代表最好,而是最能突出主题,凸显石头意蕴才好。石头也可以不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其他材质的,因为它最终也是为我们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所服务的。

苏座

苏式代表文气、简约、内敛、隽永,它可以不奢华、繁琐,但肯定是细腻、得体、不显于外而沉于内的。其中苏式座的精髓在于明式,明式家具也是我国的文化高峰。但到了清中期,受到时代审美的影响,苏座形式和工艺上均趋向于繁琐,但这类底座也有受众人群,有它的合理性。

鲁座(或泛指北方座子)

北方底座用榆木、核桃木、硬杂木等,造型大气、粗犷、豪放、雄浑。以太湖石为例,如果苏式座适合苏州太湖石,那么鲁座就真得适合北太湖石。如果苏式是优美,那鲁式就是雄美。

石座

接触石头底座最早是在北京故宫。我看到大多奇石都是配的石头底座,很兴奋,因为这更增加了我们石文化的深度。后来又到了曲阜文庙,拜读了相关书籍丁文父老师的《御苑赏石》、《石盆雅趣》,以及西泠印社等拍卖书……慢慢认识了一群从事庭院赏石文化的人,都使我很受益。

如果木座趋向于小型、温润、室内,那么石座就趋向于中、大型、古朴、室外,也适合于和青苔、菖蒲、绿植相配。

金属

铁、铜、不锈钢等等金属都可以是一种底座的材料,表达当代时尚、坚硬、工业、光滑、冷峻等意味,配合奇石共赏,别有一番风味。

亚克力

亚克力具有的纯度和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等,代表了中性、纯洁,适合于配一些不用底座衬托来表达的石头或其他一些意味等。

奇石的当代表现手法

当代创新出了更多其他材质的搭配,只要是山水意味的表达,我们不一定要局限,甚至可以用加工过的石头做观赏对象,如木山子、铜山子、瓷山子、琉璃峰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点,现在市面上出现一批新做的石头,并且有些还刻了款,這本身无可厚非,名日:新古典赏石,但如果冒充老石头,并以此来欺骗消费者,那是需要谴责的。

赏石·心话

先解决有无,再解决好坏

对立志于研究石文化的我来说,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有大量的实物,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个例子,范成大《太湖石志》上记载,太湖石有十几种颜色,我们找到了这十几种颜色吗?以前言辞羞涩,但看过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后启发了我,王老师既博学又收了那么多的老明式家具,那才有可能把明式家具文化说好,所以这一直是我的追求。但万事都有过程,只要目的不是沽名钓誉,即使说出些不成熟的观点,让大家讨论一下反而可能会更有益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非常愿意与大家分享赏石心得,可以为大家免费设计底座,以及欢迎大家与我讨论假山,空间陈设,家具,文房雅玩,石座等相关话题,

希望石友们到苏州旅游时,来云林山房坐坐,也欢迎石友和云林山房合作,也愿自己能走出去和石友交流互动。

在赏石路上我还有很多短板,也希望良师益友能给予我帮助,例如赏石的诗词意境,石文化与周易风水,石头的功能性开发,赏石与当代艺术、当代空间陈设等等。

后记

二十年前开始玩赏石,十年前建立了云林山房赏石艺术馆。

五年前成立了苏州地质科普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因为我们的初心是回报社会,让更多人受益。

现在我在建造云林书院,里面将会介绍赏石文化及国学……

赏石不止……

我一直在做梦……

一路走来,得到了太多老师朋友的帮助,在这里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借用朱光潜老师美学书上一句话,送给大家:“慢慢走,欣赏啊。”

术石傅尊

蓝红格

陈时洪赏石木座技艺以东阳木雕独特的平面浮雕为主要特征,融汇海派赏石的核心理念:将观赏石作为艺术品来创作表达,不仅发现观赏石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表现观赏石的艺术美,在创作中追求主题、追求意境、讲究细节、营造氛围、演绎故事,这是区别传统底座及其他流派的内在特征。一石一座的配制技艺不是简单的外延上的木石组合,而是以丰富的文化元素、精湛的木雕技艺,在继承传统中以不断创新的审美理念有机融合的木石联姻。这种内涵化的木石配制技艺,既融入了在雕工上讲究高端精致,在表现力上力求与文化艺术结合从而上升到艺术品层次的海派文化的特色,也传承了东阳木雕构思精巧、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表现形式。

陈时洪赏石木座技艺依托观赏石的自然美,从根植在东阳木雕文化的木雕艺术手法,结出与海派文化杂交的奇葩,成就观赏石的艺术品之美。陈时洪赏石木座所有的作品已形成一个文化“二维码”,即用多元特定的几何图形(东阳木雕、明清家具、苏作传统底座、海派文化、赏石文化等),按艺术创作规律,在二维(木石)立体面上交叠融汇自成一格的赏石木座配制技艺。

拱门易主,福猪回家

蓝红格

2002年,陈时洪从袁氏藏家手中喜得福猪。2004年被邱氏藏家相中,拱开粤门,南下广东。2016年,邱氏藏家来沪,爱不释手陈时洪儒释道人物木雕“和谐”,福猪旧主提出让福猪回家,邱氏欣然同意,将福猪从广东专程运抵上海,13年后福猪又拱开旧主之门,而邱氏则抱得“和谐”南下。陈时洪再得福猪,意将福猪奉上洪福尊座。2017年3月3日,灵璧藏家王跃来沪踏进时时红藏馆,一见福猪,如遇故交,石形肥硕厚实,肌理纹饰交叠,清细有致,古韵犹存。王跃次日再访而高价成交。

15年前,福猪离家走出灵璧,三度拱门易主,15年后海上喜遇家人,家人慧眼指福,不舍不忍,让福猪再返灵壁之家。

各种造化规矩雨忘

张鑫

清代丁月湖有云:“圆又不圆,方又不方,个中造化,规矩两忘。”,这犹如诠释熬斋一贯的风骨方圆之间,不拘形式,做人不为圆滑所俗,做器不为规矩所累。所以在奇石底座的领域风生水起时,熬斋又衍伸出架、台、屏、小器具、家俱等不同别类,领域宽广,自在精彩。

在熬斋斋主的理念中,注重的是“玩”,看似漫不经心的想法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一切能信手拈来的“玩”,都需要背后学养、记忆、文化、深度作依托,如此才能把握分寸,到位拿捏。遂看来,这样的“玩”又很执着,处处透漏着智慧。从传统工艺技巧的运用到顺应当代需求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他从表达外在的具象物器,升华到表现内心的意识,也由此对自己的探索提出了挑战。

微言大义,是熬斋的信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抱朴不泯自性 守真不染外境

蓝红格

“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無闻则已,闻则杰出”。剑门横江,铸就了四川人构建天梯栈道走出盆地文化的韧劲和耐力。李大刚传承了巴蜀人的基因,走出巴山蜀水而不显山露水。2D02年将巨方红木家具延伸至奇石底座,抱守传统,历久弥新而自成一格。

2013年,美籍藏石家胡克敏邂逅巨方传统底座,惊喜不已,多次造访切磋,如同个古典音乐的作曲家,找到了一支能够诠释和演奏她谱曲的乐队,而乐队的指挥却聆听了作曲家对古典音乐的诠释,并亲聆已故著名收藏家胡兆康先生之女讲述的久以传闻的佳话:上海古石藏家杜海鸥拜师如父,厚待恩师的故事。而杜氏传承有序,极具明清古意的底座,正是巨方学习揣摩的传统底蕴。胡克敏女士赠送李大刚由其编撰的《顽石山房的藏石心路》。看不懂英文版的李大刚,则从书中收藏的130多方古石与底座中,揣摩感悟到传统底座的气息和气脉,同时也感受到一个美籍藏石家持之以恒访古搜孤,抱朴归真的藏石心路。

传统是历代传承的一种文化记忆,尊崇传统使巨方底座成为从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叶子,而不是时尚潮流之下的浮萍,并获得标志性的审美特质。在观赏石成为面向高端人群或小众化的趋势中,李大刚则坚持“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让大多数人玩石”的理念,使巨方底座成为承载传统审美的普世价值的艺术品载体。

卧薪尝胆历练经典

蓝虹格

肖氏传统底座执着尊崇传统文化的审美要素,在追求细节中熔铸传统的真谛,13年以卧薪尝胆的历练设问:为什么传统文化千百年经久不衰?答魂附体中。传统底座以明清家具为源,临摹为始,但刻板摹仿则失之生机。从简到繁,从繁到简,实质是探索追崇传统文化之魂。传统底座深受明清家具和传统木雕的影响,但在简洁与繁缛并存的审美中,肖氏底座追求洗练而不滞郁,灵秀而不纤巧,含蓄而不失位,生动而不俚俗,古韵而不繁缛,精致而不悖谬。谭盾为《英雄》电影创作主题音乐,所有情景过程的音乐都是主题音乐的衍生,即1+1=1。传统底座如同为一部影片的配制主题音乐,魂即本真的古风之韵,而根植传统的创新,则是谭盾将小提琴调低10度后奏出的旋律,使《英雄》从序曲就开始就回到了秦代。

传统底座的传承与创新即一生二,二生三,但一为其宗,在研读千姿百态的奇石和尊崇传统的好古之风中,肖氏底座在不断积淀中创新,但变而不离其宗,宗即魂,卧薪尝胆之历练,传统之魂附创新之体,则逼近了经典。

丁永高,江西人,创意底座设计师。十六岁凭着对木雕艺术的执着和喜爱,开始了木雕艺术生涯,不到而立之年,就创立了“哲熙木雕创意底座加工厂”,目前工厂占地500多平方米,有工人及技师十多位。

丁永高说:“每一件奇石都是一件艺术品,都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为了创造奇石与底座完美结合的效果,丁永高把平雕、深浮雕、圆雕技艺有机结合,创造出了性价比极高的创意底座,于是,“哲熙木雕”凭着精湛的工艺,新颖的创意,合理的价格,得到了石友们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目前,创意底座风靡石界,丁永高和他的“哲熙木雕创意底座加工厂”依然刻苦专研奇石与底座完美结合的实践和理念,创立自己的优秀品牌,让全国各地的石友都能分享到创意底座的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赏石奇石底座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机械字码打印底座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奇石欣赏
电饭煲用智能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