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本真:李宗仁创作自述

2017-06-23李宗仁

艺术品 2017年5期
关键词:皴法李宗仁老子

文/李宗仁

自然本真:李宗仁创作自述

文/李宗仁

李宗仁 1966 年生,1989 年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组毕业,1995年美国 FONT BONNE UNIVERSITY 艺术创作硕士 ,2012 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主任,2012—2015年兼任台湾艺术大学有章艺术博物馆馆长,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获奖并发表作品多次,现为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以水墨绘画形式的表达是中华民族艺术特有的发展,水墨绘画形式甚至影响日本及韩国,具东方艺术代表性。历经改朝换代、画院制度的消长而有些变化,但始终仍能维持保有水墨绘画的特色:其原因乃是水墨绘画内涵着中华文化精粹的传承,并早已深耕于民族意识之中,呼应时代而有所改变,却有着不容取代的文化特征和独特性,象征着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化。然而从新文化运动后,水墨绘画形式的表达不断面临挑战,身处在当代除了接受挑战外更必须探索时代空间中可能的发展性与水墨创作实践。

李宗仁 融雪 120cm×60cm 2014 年

李宗仁 蓝海 120cm×60cm 2015 年

创作题材深入生长的土地,关怀自然与人文景观,对于地理上的台湾而言,地形多变涵盖高山、平原、海岸等地型。然而用传统皴法描写,实不足以表达台湾山峦景象,因台湾山地质感纹理多变,不易以一般皴法为之,因此,为了表现台湾山峦的特殊风貌,画台湾之山需自理出方法,笔者认为写生是条掌握地形纹理特征的最佳途径,透过对象的再认知转化成笔墨皴法,在技法表现上采墨色为底,秃笔重彩点出山色层次,以呈现茂林蓊山之态,并透过点线面交迭相辅的皴法,以对山壁垒石做充分的诠释与呈现,进而达到多年对山文化研究所形成的自我风格。

李宗仁 激荡 60cm×120cm 2015 年

在创作过程里,老子的“无为”思维与庄子的“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是笔者一直以来所自我反复警惕与追求的,意谓如何?在现代这个快速变迁和样样求快餐的年代,传统价值分崩离析,生活压力倍于以往,在这样的环境下,希望创作带给观者的是纯粹的、不假思索的感动,由自然界变幻万千的姿态中取材,延伸出自然万物生命不断地凋零与重生的真理,使观者产生对自然纯美由衷的赞叹,体验到无常与轮回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人与自然原是息息相关共生互助的。

在创作思辨构成的阶段,老子的言论对我而言之影响尤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及“有无相生”“万物负阴以抱阳”“有”“无”“阴”“阳”等,老子哲学虽以“道”为基础,但是其的哲学精神却在“自然”二字。老子的人生论,固以自然为宗,他的宇宙论也以自然为法。如果说老子哲学是”自然哲学”,那恐怕是再恰当也不过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此概念成为我在构图的基本,延伸出笔者反向构思的逻辑。传统的绘画习以”留白”将观者带入深远空蒙的境界或以意喻的观念简化形体构图,是以”虚””无”将视线导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思考创造有其一定的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创作里,笔者所期待的是虚实呼应的构思,透过将视觉以真实景致的引领,随着视线的移动导入虚幻自然的空间,展现出思考的形式与意境。

一、旧传统内容新时代思维

从传统中学习精华,进而充实自身的内涵修养,并以当代的环境及人文背景来思考艺术理念与创作题材的意义。传统内容面随时代转演的差异性与适应性,面临着极大的变迁与考验,关键在活泼传统内容和内在的精神与时代象征,正因艺术创作是用心关怀人生,反应现实心灵感受的直接方式,故艺术家必须以真实的情感做基础,透过创作表现出对时代,环境的关怀与责任,便能通过时空考验。

李宗仁 小油坑 120cm×60cm

李宗仁 金秋 60cm×120cm 2013 年

二、建立新的视觉语言

自始以来,一件动人心魄的作品的产生,除了拥有高妙的技法外,最重要的是能清楚地让观者感受到创作者立意明确及其细致的用心,当然,最基本的是对绘画的热情而衍生出对人、对周遭有着深刻细腻的观察力,而在绘画创作上,除这几十年走来的对传统水墨的传承影响外,在素描与造型创作方面的思考,对笔者的创作帮助极大。以材料技法构成的绘画语言,结合大自然所呈现出的那种不假雕琢的纯真,纯善,纯美,一直是笔者从事创作企图想要去了解与探勘的,期望能借由对创作的热诚,向造化求教创作的真义与生命的真谛,并以新的思维的方法建立新的视觉语言。

三、结合材料开创新技法

材料或技法,应是表达创作者的感情思想之所系的途径,对于元素的多元化与特殊性,应以江海纳百川的胸襟来面对吸收,勿须城府自封而观照自怜。传统的素材与表现手法并没有限制住我的表现形式,反而使笔者在有迹可循的脉络上汲取更多的绘画经验,而传承的冲击亦引导其体会更深层思考,属于在表现空间与价值,也使我更积极的去寻找属于自我的创作与责任。在技法上试验绘画媒材的新组合,不拘泥局限于传统工具与色彩的窠臼,演化出新的绘画风貌是笔者不断在尝试的。充分利用亚克力丙烯颜料在色彩上的特色,来补充传统色料和只运用墨来处理色的不足,增添整个画面的张力与表现性,并让水墨画透过色彩的应用而与大自然更加契合,呈现更新的意趣,更光辉的呈彩,同时也期望在孜孜不倦的发现与探掘中,能让后来习画者有些许的启发与帮助。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必须思考面临的问题是怎样能透过题材内容、色彩象征、技法表现、材料特性,甚至思考理解对象物的方式、自我对技法的安排、语言对元素的经营、脉胳对理念的影响,又如何转化建构成画面中的绘画语言。而以上所述思维之选择,往往也因生活环境、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甚至延伸历史的关联性及脉络的延续性;进而选择观察事物的观点、创作思想观念的融入、并且探索结构的意义、如何呼应文化的共鸣。进而在创作过程中推演出,具人文精神和高辨识度之时代绘画语言。

(本文作者为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责编 /唐 昆

猜你喜欢

皴法李宗仁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李宗仁尊师若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智者老子
胡友松和李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