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何以发生,人才何以成长
2017-06-23董振华
董振华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性活动。整个人类活动,如果我们要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另一类是改造世界,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知”和“行”。认识世界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但是,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前提。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必须首先改造主观世界。因为人们想要有效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搞清楚两个认识问题:一是这个对象“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另一个是“想把它改造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所对应的世界是一个“实然世界”,价值判断所对应的世界是一个“应然世界”。“实然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现实,“应然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想。理想和现实不可能完全割裂,但是二者也不可能完全重叠,总是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那么,把理想和现实连接起来的中介和桥梁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因此,人类做出所有实践活动之前必须首先做出决定,所谓决定也就是对行为客体做出“是非利弊”的判断,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缺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有效地改造世界。事实判断服从唯物论原则,而价值判断服从价值理性。价值理性回答“改造世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一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和价值选择不同,就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也就本质上决定了他的品格和情怀。
作为人才,首先要有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家国天下的人文精神,这都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前提。否则,即使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再非凡的能力和本领,也很难担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社会、造福人民的历史重任。而青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不断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理想信念熏陶。
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民主的制度环境,以培养自由个性。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人才作为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必须富于创新精神,具有自由个性。
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创新的过程中有一个质疑权威的过程,是对现有认识的超越和突破。从尊重权威到质疑权威,再到超越权威,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创新活动不断展开的过程。任何创新总离不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这一点正如牛顿所说的,“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因此,创新活动的进行首先要尊重权威。但是,创新并不是只对前人的成果继承和肯定就可以了,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质疑、改进甚至革命,进行突破和超越。对现有成果的否定、突破和超越,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创新活动离不开在尊重权威基础上质疑权威,唯有如此才能够超越权威。创新需要科学精神、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正是在批判性继承中的强烈的思想撞击中,创新才得以实现。而批判精神的弘扬是以一個自由民主的制度环境为条件的。如果没有这么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那么谁还敢于批判,谁还能够批判,谁还愿意批判,恐怕“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是最明智的选择,创新何以发生,人才何以成长?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