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口 中美贸易或有突破
2017-06-23寇佳丽
寇佳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于2017年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同特朗普举行会晤。作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会晤,“习特会”最引人关注的不是特朗普独特的握手方式,也不是他飘逸的秀发,而是会谈本身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改变。
承认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
特朗普曾经在竞选期间表示,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一承诺在其上任后也时不时出现在他的公开言论中。不过,4月12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4月14日,美国财政部在其发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Report on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of Major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以下简称《报告》)中也指出,2016年下半年,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没有任何一个符合“汇率操纵”的标准。
为什么特朗普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白宫发言人斯派塞给出的理由是,自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国并未操纵汇率。如果这个理由属实,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乃至其上任后发出的针对有关中国汇率政策的指责,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因为他产生了某种特殊的、并不准确的“预见能力”?
玩笑并不能带给我们答案,不过态度转变这件事情也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身上。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告诉《经济》记者,特朗普对中国汇率问题的观点改变与美国的其他经济政策变化是一个道理,比如他曾承诺废除奥巴马医改,结果法案并未通过,税收政策如今也没能落实,“承认中国并没有操纵汇率,也是因为按照美国自己的规定,中国并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条件”。
按照美国法案,如果他的某个贸易伙伴符合三个条件,即对美贸易大量顺差、经常账户顺差大、持续对外汇市场进行单向干预,美国财政部就应该对该贸易伙伴的汇率和外贸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采取措施,促使该国实施合适的政策,改变汇率低估、贸易盈余高的状况。对于部分但不是全部符合上述条件的贸易伙伴,美国财政部则暂时将该国列入“观察名单”。
因此,按照谭雅玲的分析,特朗普之所以承认中国并没有操纵汇率只是因为中国不符合前述三个条件。然而,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事情不单如此。
他告诉《经济》记者,在美国看来,中国是否真正操纵汇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做法是否对美国有利,是否与“美国优先”原则保持一致。“在美国,竞选语言和执政语言向来难以一致,这很正常,特朗普大张旗鼓地指责中国汇率问题的时候,人民币正在贬值,后来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实施汇率稳定政策,人民币开始升值,美国自然就不担心了。不过从中国的角度看,任何时候我国都没有为了获得外贸优势而操控汇率。”
白明还透露,尽管国内媒体很少提到,特朗普和美国政府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态度转变很难说没有其他因素的作用,比如政治上的。至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特朗普会不会反悔从而再次借助汇率问题“对付”中国,谭雅玲认为可能性不大。她指出,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双边走势非常明晰,没什么值得争论的。何况,“美国既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又有什么理由拿市场经济那套理论约束中国呢”。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当下汇率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欧洲国家,而非中国。
对美贸易顺差的另一面
为什么中国并没有理亏,特朗普和美国政府却总难以释怀呢?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他们心里不平衡了。
在今年4月份的《报告》中,美国政府虽然承认中国近期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是阻止人民币快速贬值,有助于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经济免受负面冲击,却也强势指责中国曾经长期对汇率市场实施单向干预以抑制人民币升值,而对于没有干预外汇的日本和德国,美国政府则认为他们有国内需求不足的“罪名”。
美国政府的指向简单明了:中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对美贸易顺差大国。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指出,对美国财政部而言,真正惹美国不高兴的正是贸易逆差问题,“特朗普就任以来的这第一份汇率政策报告,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这个意图表述得更为清晰”。
关于这一话题,对外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劳资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尽管4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比2016年同期有所降低,但总体来看,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长期保持稳定,且增长或缩小均不明显。
“这种长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位置有关。尽管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印度正在逐步承接世界工厂功能,中国依然拥有大量优势,而特朗普想要制造业回归本国的计划需要一定时间落实,然后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看到效果。目前,包括日本和东南亚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向美国输出产品,尤其是加工组装等终端环节。”
屠新泉强调,上述原因导致一个现象,就是中国进口了很多半成品或者说中间产品,组装为成品后再出口到全世界,单纯看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确实很高,可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利润就难说了。他告诉《经济》记者:“比如说中国出口美国价值100美元的产品,利润可能只有5美元,但是美国出口中国30美元的产品,利润却可能有6美元,因为美国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而中国并没有。”石建勋也指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来自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公司。世界贸易組织数据显示,因为很多国家的中间产品运输到中国进行零部件组装,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价值中的40%实际上由其他国家产生。牛津大学对此研究表明,如果将此类中间产品货值从出口总额中去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少一半。
市场开放应是相互的
“习特会”之后,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中美两国共同宣布“百日贸易谈判计划”,也称“百日计划”。据悉,4月10日“百日计划”就已经启动。
从目前各种消息来看,“百日计划”本是中方动议,美方接了过去,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取得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成果。不过,美国很多企业都在担心,100天的时间根本不足以用来解决中美双方在贸易领域的难题,而如此短暂的时间可能也只会取得浮于水面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永福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有关“百日计划”的消息看,美国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却没有提到自己市场将要对中国做出哪些改变。“‘百日计划能够让双方在这段时间中互相摸清对方的意图,以此为基础重新协调,但需要注意,市场开放是相互的,美国希望中国扩大对美方牛肉的进口,中国何尝不希望美国放开高科技类产品的出口。”他这样强调。
中美贸易长期以来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从美国进口较多科技产品和资本产品,而对美国出口较多轻工业消费品。这样的贸易结构决定了双方都有想要从对方获得的市场领域。由于目前“百日计划”信息披露有限,一些分析机构已经主动预测该计划可能涉及的领域和取得的进展。
预测指出,“百日计划”最终可能触及的领域有以下四个方面。中国会要求美国放宽出口限制,特别是高科技相关领域的限制。美国会要求中国提高农产品等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中国或许会调整部分门类的进口关税以降低从美国进口商品的成本,促进对美进口。中美之间或许会互相开放投资领域,放宽各自的投资限制。
对此,曹永福指出,上述预测显示出一些机构和企业对“百日计划”的高度关注,也暗示了国内有关行业对中美两国贸易政策调整下自己将受何种影响的担心。他认为,某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比如牛肉,短时间内会冲击国内肉类企业的销售,可正当竞争在长期条件下总是对市场可持续发展有利的。他同时指出,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不是100天或200天可以改变的,因此这场谈判很难说会一帆风顺,但我们期待看到积极改变。
就在此次會晤之前的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详细列出了中国一系列的“贸易问题”,包括工业产能过剩、强制技术转让以及长期限制美国牛肉进口和电子支付服务等。在这之前,特朗普还下令专门机构研究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尽管《报告》最终没能给中国贴上“操纵汇率”的标签,但其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措辞也说不上“十分友好”。
有分析甚至指出,特朗普仍有大量幕僚没有到位,比如,财政部和商务部的副部长、助理副部长层级的官员依然空缺,而这两个部门恰是“百日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在不远的未来,这些空缺的填补者才是和中国进行具体贸易对话的负责人。无疑,其中的不确定性需要中国决策者考虑。
不过,屠新泉对《经济》记者表示,大家可以用更宽容的眼光看待“百日计划”。他表示,当我们说“百日计划”取得成果的时候,不是说中国或者美国的市场一下子全部放开,而是产生了比较正面的改变。“比如,100天结束的时候,中美之间签订了一项新的牛肉购买协议,或者美国调整了对华科技类产品的出口清单,又或者中国允许了一家美国大型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这些都可以看作突破性进展。”
链接
中美贸易互设“门槛”
1.2003年,美国出现首例疯牛病后,中国就下令禁止进口美国牛肉。疯牛病在医学上称为牛脑海绵状病,染上这种病的牛,脑神经会逐渐病变,行为反常,最终死亡。被疯牛病污染的牛肉,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2016年9月,中国附带条件地取消部分美国牛肉产品的进口限制。
2.美国高科技封锁政策源于“冷战”时期,是该国阻碍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依据《瓦森纳协定》和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华出口材料、电子器件、计算机、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军民两用技术,涵盖了高端芯片、高安全等级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技术产品,并根据技术发展情况不断增补。2013年7月,美国发布《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
3.1995年中国首次颁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目前共经过6次修订。根据中国现有的外商投资管理规定,外国投资者不能持有中国证券和保险公司的大多数股权。